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jié)?2023高考地理作文高中文綜里的一項科目,是大家普遍反映比較偏向理科的一門學科,主要知識點除了地理環(huán)境方面還會包括大氣、洋流等等。2023高考地理復習知識點一、大氣的成分 1、干潔空氣: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氣 3、固體雜質(zhì) 二、大氣圈的結(jié)構(gòu) 1、對流層 2、平流層 3、高層大氣 三、那么,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ji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地理知識點也是很多的,相信這也是很多高考學子的頭疼之處。你們知道有哪些2022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嗎?以下是我整理的2022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大全,歡迎閱讀和分享。
目錄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識點總結(jié)
高考地理記憶口訣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
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51北京時間以東八區(qū)(120°地方時)為標準時間
52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時間為標準時
53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經(jīng)線(理論上),不通過陸地(實際)
54地球自轉(zhuǎn)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不同地方時、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陽直射點的判斷與該點的切線方向垂直,地方時為12點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jīng)線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晨昏線與經(jīng)線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jīng)線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晨昏線與經(jīng)線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側(cè)視圖的判讀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63地球俯視圖的判讀逆時針自轉(zhuǎn),中心為北極;順時針自轉(zhuǎn),中心為南極。
高三的同學們已經(jīng)進入到了高考復習階段,那些地理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會感到壓力很大,很難適應高三地理的復習節(jié)奏,也跟不上老師的復習進度。下文我給大家整理了《高三了地理很差怎么辦 必考知識點總結(jié)》。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及答題技巧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
⑴拉丁美洲氣候濕熱的原因:位于赤道兩側(cè),周圍海洋廣闊.
⑵安第斯山南段東西兩側(cè)景觀差異原因:受安第斯山影響,山地東、西兩側(cè)降水差異較大。
⑶非洲缺失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原因:非洲同緯度是海洋.
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帶的原因:南半球同緯度是海洋.
⑸同在北回歸線附近,卻出現(xiàn)了非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
我國東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等氣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熱帶高壓及來自大陸內(nèi)部的信風影響,全年炎熱干燥,
南亞受熱帶季風影響,我國東南部受亞熱帶季風影響。
歸納: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西岸的氣候差異及成因:------海陸位置與大氣環(huán)流形勢不同.
⑹我國旱澇災害主要分布于:東部季風區(qū)原因:副高強弱不穩(wěn)定,夏季風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大
⑺我國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來得早,去的晚,雨季時間長;北方雨季較短。
⑻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氣是:伏旱(最佳答案)
(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現(xiàn)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⑼為什么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地區(qū)熱帶山地環(huán)境與北半球其它地區(qū)相比,向北推進了5----6個緯度?
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擋,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濕氣流通道;
②夏半年,強大的西南季風從印度洋帶來大量暖濕氣流,深入大峽谷內(nèi)部,使峽谷底部等溫線與同緯度相比明顯向北推進。
高考的腳步越來越近,文科生需要背誦的知識點數(shù)不勝數(shù),地理尤其困難。我?guī)臀目频母呖紝W子總結(jié)了地理容易混雜的高考必背考點,一起看看吧!
1.晝夜現(xiàn)象、晝夜更替與晝夜長短
晝夜現(xiàn)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發(fā)光、不透明的球體,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對應的另一半黑暗的現(xiàn)象。晝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轉(zhuǎn)而使地球產(chǎn)生的白晝與黑夜以一個太陽日(24小時)為周期的交替現(xiàn)象。而晝夜長短是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轉(zhuǎn)引起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使除赤道外的各緯度晝夜長短產(chǎn)生周年變化的現(xiàn)象。
2.節(jié)氣與季節(jié)
節(jié)氣是根據(jù)天氣和物候的演變情況確定的,以太陽在黃道上運動15°為劃分標準,一個回歸年有24個節(jié)氣。季節(jié),是根據(jù)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情況確定的,以太陽在黃道上運動90度為劃分標準;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來暑往及物候的變更情況。
3.氣溫遞減率與地溫遞增率
前者表示對流層內(nèi)氣溫隨高度而逐漸下降的變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后者表示常溫層以下一定深度內(nèi),地溫隨深度逐漸增高的變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溫度增高3℃。
此書名為“知識不是力量”,目的不是要宣揚知識無用論,而是希望借此名重新思考學習的本質(zhì)。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識總結(jié),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識總結(jié)1
地質(zhì)地形
⑴ 南極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qū)埋藏豐富石油)原因
南極(北極)地區(qū)曾經(jīng)位于溫暖濕潤地區(qū),森林茂密,后經(jīng)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 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剛果盆地原來是內(nèi)陸湖,后經(jīng)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 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內(nèi)力作用----斷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
斷塊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洲:
① 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
①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洲:
① 歐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為主,平原面積廣大,占總面積2/3;
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廣布
北美洲:
①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qū),西部是山地,東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南美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
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勢低平。
2023高考地理作文高中文綜里的一項科目,是大家普遍反映比較偏向理科的一門學科,主要知識點除了地理環(huán)境方面還會包括大氣、洋流等等。
2023高考地理復習知識點一、大氣的成分
1、干潔空氣: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氣
3、固體雜質(zhì)
二、大氣圈的結(jié)構(gòu)
1、對流層
2、平流層
3、高層大氣
三、大氣運動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冷熱不均
2、水平運動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氣壓差異
3、水平運動原動力:水平氣壓梯度力
四、大氣水平運動受力
1、水平氣壓梯度力:決定原始風向、風速
2、地轉(zhuǎn)偏向力: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
3、摩擦力:改變風向,減小風速
五、大氣環(huán)流
1、三圈環(huán)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緯、中緯、高緯
2、季風環(huán)流
(1)成因: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
(2)分布:東亞:溫帶季風氣候;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六、海陸分布影響環(huán)流
1、北半球氣壓帶呈塊狀分布
(1)一月,大陸上是高壓,海洋上是低壓
(2)七月,大陸上是低壓,海洋上是高壓
2、南半球氣壓帶呈帶狀分布
七、常見天氣系統(tǒng)
1、鋒面
(1)冷鋒
(2)暖鋒
(3)準靜止鋒
2、氣旋與反氣旋
2023高考地理復習策略主動去探究
高三在做地理題過程中,一定要善于思考,遇到疑難問題時隨時記錄,認真歸納、總結(jié),自己探索出做題規(guī)律,堅持一段時間,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以上就是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jié)的全部內(nèi)容,高考地理地圖方面重要知識點總結(jié) 地圖專題1.經(jīng)度的遞變:向東度數(shù)增大為東經(jīng)度,向西度數(shù)增大為西經(jīng)度。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shù)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shù)增大為南緯度。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4.經(jīng)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jīng)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