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發光?那么,生物發光?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是指生物體發光或生物體提取物在實驗室中發光的現象。它不依賴于有機體對光的吸收,而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化學發光,化學能轉變為光能的效率幾乎為100%。生物發光的一般機制是:由細胞合成的化學物質,在一種特殊的作用下,使化學能轉化為光能。
發光物質在生物發光中起著關鍵作用。例如,螢火蟲發光細胞中含有兩種發光物質,它們與ATP及氧一起反應,在氧與熒光素結合時發生電子轉移同時發生能量的變化釋放出熒光光子而發光。波長460納米,光色為藍色。
主動發光:絕大多數主動發光的生物這種發光是有用途的,如捕食、逃避捕食者以及信息交換等。
不同的生物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來。多數發射藍光或綠光,少數發射黃光或紅光。例如,螢火蟲發光波長為460納米,光色為藍色;而某些深海魚類發光波長偏向紅色,波長480~490納米。
生物發光現象啟發人類從工程角度研究、模擬這種發光效率極高而產熱量極少的熒光現象,新一代冷光源的研制就是一例。生物發光的生物學意義主要是有助于獵食者捕食其他生物、被捕捉動物逃避捕食者以及同種屬動物的不同個體間信息的交換。
生物發光光度計基于化學發光和生物發光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來研究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和生理活動。例如,在腫瘤研究領域,生物發光光度計可以用于檢測腫瘤細胞特異性標記物的表達水平,為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信息。
深海動物因種類繁多而呈現出復雜的多樣性,其發光的方式和器官各不相同。經過科學家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已經揭開了深海動物發光的秘密。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生物發光光度計在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將在生命科學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生物發光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