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理位置?湖南在中國地圖上中部偏南。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省境絕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湘江貫穿省境南北,故簡稱湘。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東以幕阜、那么,湖南地理位置?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湖南位于我國東南腹地,長江中游,是連接東部沿海省與西部內陸省的橋梁模早地帶。全省土地面積 21.18萬平方公里。因大部份地區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又以省內最大河流為湘江,而簡稱“湘”。 湖南東南西三面環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開口的馬蹄形盆地。境內山地約占總面積的一派如半,平原、盆地、丘陵、水面約占一半。主要山脈有雪峰山、武陵山、幕阜山—羅霄山及南嶺山脈。省內最高峰為炎陵縣的酃峰,海拔 2122米;最低點為塵碼啟臨湘市的黃蓋鎮,海拔21米。主要水面有洞庭湖及湘江、資水、沅江、澧水,四水由西南向北匯聚洞庭湖,經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
湖南是我國人口眾多的省份之一, 2001年末全省總人口6595.85萬人,在全國31個省市中,僅低于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廣東、四川,排名第7位。湖南又是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311人,比全國平均人口密度高1倍多。
湖南是一個多民族省,全國 56個民族,都有居民在境內生活。少數民族分布在全省14個市州,但多數在湘西、湘南一帶,呈小聚居、大分散態勢。
湖南是我國旅游大省之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極為豐富,素以名山名水、名樓名寺、名城名人著稱于世。
【位置】長沙市位于湖南省東部偏北,
湘江下游和運衫洞長瀏盆地西緣。其地域范圍為東經111°53′~114°15′,北緯27°51′~28°41′。東鄰江西省宜春地區和旁枯萍鄉市,南接塌李株洲、湘潭兩市,西連婁底、益陽兩市,北抵岳陽、益陽兩市。
湖南省,簡稱“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長沙歷舉。位于中國中部,界于北緯24°38′-30°08′,東經108°47′-114°15′之間,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悉吵,北連湖北,湖南省總面積肢陸碧21.18萬平方千米。
湖南位于我國東南腹地,長江中游,是連接東部沿海省與西部內陸省的橋梁地帶。全省土地面積 21.18萬平方公里。因大部份地區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又以省內最大河流為湘江,而簡派如稱“湘”。 湖南東南西三面環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開口的馬蹄形盆地。境內山地約占總面積的一半,平原、盆地、丘陵、水面約占一半。主要山脈有雪峰山、武陵山、幕阜山—羅霄山塵碼啟及南嶺山脈。省內最高峰為炎陵縣的酃峰,海拔 2122米;最低點為臨湘市的黃蓋鎮,海拔21米。主要水面有洞庭湖及湘江、資水、沅江、澧水,四水由西南向北匯聚洞庭湖,經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
湖南是我國人口眾多的省份之一, 2001年末全省總人口6595.85萬人,在全國31個省市中,僅低于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廣東、四川,排名第7位。湖南又是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311人,比全國平均人口密度高1倍多。
湖南是一個多民族省,全國 56個民族,都有居民在境內生活。少數民族分布在全省14個市州,但多數在湘西、湘南一帶,呈小聚居、大分散態勢。
湖南是我國旅游大省之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極為豐富,素以名山名水、名模早樓名寺、名城名人著稱于世。
湖南省位于我國的中部地區,東臨江西、廣東,南接廣西、貴州,西鄰湖北,北靠河南。自古以來就是南北交通要沖和文化交流重地。那么,湖南屬于什么方向呢?
地理位置
從地理位置上看,湖南位于我國中部偏南地區,與東南、南部沿海地區相隔較遠,可以說屬于中南地區。南岳衡山地處湖南境內,是中國南方著名的名山之一,而且還是“五岳”之一,這也說明了湖南屬于南方方向。
經濟發展
湖南是我國中西南地區的重要經濟區,是中國10個中西部拓展開放區域之一。2019年,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4.3萬億元,較2010年增長了159%。湖南省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如錳礦和煤炭等,也是著名的鋁生產基地,因讓含銷此也可以說湖南屬于中西南方向。
文化歷史
湖南在歷史文化上有著豐富的內涵,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湘江流域就成為楚文化的發祥地坦游和傳播中心。古時候,湖南屬于南方方向,是南方文化的重要一環。如今,湖南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還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美食文化,是一個兼具南北文化精髓的地方。
教育和科技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湖南省逐漸崛起為新興的科技產業中心。不僅如此,湖南自古以來就是教育重地,現老族在也是繼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之后全國第五個建立省級的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組的省份。
以上就是湖南地理位置的全部內容,湖南位于我國東南腹地,長江中游,是連接東部沿海省與西部內陸省的橋梁地帶。全省土地面積 21.18萬平方公里。因大部份地區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又以省內最大河流為湘江,而簡稱“湘”。 湖南東南西三面環山,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