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身韻提沉音樂名字?王偉老師身韻巡禮坐相使用的音樂是《四海歡歌》。這首曲子是由周杰作曲,胡偉緯填詞,收錄在周杰2004年發行的專輯《七里香》中。曲子輕快歡快,充滿韻律感和活力,非常適合用于背景音樂。王偉老師身韻巡禮是一檔舞蹈類公益節目,那么,古典身韻提沉音樂名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古典舞作為我國舞蹈藝術中的一個類別,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并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范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色的舞蹈。古典舞創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稱作“戲曲舞蹈”。
中國古典舞現在仍未渡過它的童年,其自身還在成長發育中。但是身韻的創建,使它的審美內核已趨穩定,其理論基礎也已比較扎實,運動已經形成,我們完全有理由說它已擺脫戲曲的原形,向真正舞蹈的范疇邁進。
產生于八十年代初的中國古典舞《身韻》課,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已逐漸為中外舞蹈界和學術界所認識。1993年,它被國家教育委員會列為優秀教學成果而獲得獎勵。北京舞蹈學院李正一和唐滿城兩位古典舞老教授,毅然整理、創建了古典舞“身韻”課,它使中國古典舞重振雄風,使古典舞事業曙光再現。李正一教授在詮釋“古典舞”時這樣講道:“名為古典舞,它并不是古代舞蹈的翻版,它是建立在深厚的傳統舞蹈美學基礎上,適應現代人欣賞習慣的新古典舞。它是以民族為主體,以戲曲、武術等民族美學原則為基礎,吸收借鑒芭蕾等外來藝術的有益部分,使其成為獨立的、具有民族性、時代性的舞種和體系。”
古典舞身韻及其審美
“身韻”即“身法”與“韻律”的總稱。
身韻巡禮16個組合名字為:
1、坐氣
2、晃手
3、圓場快步
4、舞姿組合
5、穿搖
6、云肩轉腰
7、沖靠組合
8、含腆仰組合
9、圓之軌
10、風火輪
11、柔美組合
12、坐之相
13、云手
14、手之語
15、穿手
16氣之源
身韻巡禮來源及意義
1、來源
中國古典舞《身韻巡禮》舞蹈作品,由北京舞蹈學院王偉教授主編。該作品是王偉教授鄭櫻汪本著對中國古典舞文化的敬畏之心,對恩師們的感恩之心,對母校北京舞蹈學院成立60周年的獻禮之情,帶領優秀團隊編創而成的高等院校喊仔大學古典舞系身韻課程實踐教材。
2、意義
王偉教授梳理了身韻教學的邏輯,改變了以往從動作的位置和形態入手的練習方式,轉而從靜態坐式中開啟和尋找心意神領的內心想象和引導,獲得由內引外的重要學習思考過程。強頌豎調氣比力重要,神比形重要等。
《身韻巡禮》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既要注重基本元素的訓練性,又要把握它內在的審美屬性,使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情懷不斷滲透其中。也是對身韻發展脈絡的樹立以及對其歷史價值的探尋和確認,寄托著王偉教授對身韻的情感和責任和對事業的傳承之心。
1,《扇舞丹青》
《扇舞丹青》是96級中國舞編導班的畢業晚會上的一段古典舞身韻表演,雖然只有一分多鐘,但一向喜歡玩扇的佟睿睿把這一普通的傳統道具揮舞得“似扇非扇”、“似劍非劍”,表現出來的藝術意象是“畫中有舞”、“舞中有畫”。
2,《踏歌》
《踏歌》,中國傳統舞蹈。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間,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已興起,到了唐代更是風靡盛行。所謂“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它的母題是民間的“達歡”意識。
3,《桃夭》
漢唐古典舞《桃夭》,出自《詩經·周南·桃夭》,整個舞蹈洋溢著青春的氣息,舞者妙曼的身姿為觀眾塑造了如同小桃樹一般的少女形象。
4,《銅雀伎》
《銅雀伎》講述的是三國時代(公元200--265)的舞伎鄭飛蓬與鼓手衛斯奴從小相愛,但光彩照人的飛蓬遭魏王曹操、曹丕父子兩代的霸占并倍受將官的欺凌,飛蓬因反抗被處死,已被陸蠢挖去雙目的衛斯奴擊鼓相送,最后,飛蓬剪下一束青絲,輕輕放在戀人的身旁,踏著悲憤的鼓聲,一步步地走向刑場。
5,《絲路花雨》
《絲路花雨》是中國自1979年起首演的大型民族舞劇,由《絲路花雨》創作組編友悉困劇,是以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和敦煌壁畫為素材創作的。
它歌頌了畫工神筆張和歌伎英娘的光輝藝術形象,描述了他們的悲歡離合以及與波斯商人伊努斯之好念間的純潔友誼。
《霓裳羽衣舞》、《扇舞丹青》、《碧雨幽蘭》、《蝶飛花舞》、《愛蓮說》、《羅敷行》、《點絳唇》、《桃夭》、《絲路花雨》、《孤鴻》等
1、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曲又稱霓裳羽衣舞。是一種唐代的宮廷樂舞。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宮祭獻老子時演奏。安史之亂后失傳。南宋年灶神悉間,姜夔發現商調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這些片斷還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無愧于音樂舞蹈史上的一個璀璨的明珠。
2、扇舞丹青
古典舞《扇舞丹青》: 是96級中國舞編導班的畢業晚會上的一段古典舞身韻表演,雖然只有一分多鐘,但一向喜歡玩扇的佟睿睿把這一普通的傳統道具揮舞得“似扇非扇”、“似劍非劍”,表現出來的藝術意象是“畫中有舞”、“舞中有畫”,這正好被古典舞系老師慧眼所識,又恰逢“桃李杯”比賽在即,于是把小小的身韻性扇舞擴展、創作成一個參賽作品,由古典舞系大專班最優秀的學生鄒亞童表演。
3、公莫舞
公莫舞又稱公莫巾舞,是一種傳統古典舞。其辭全文載《宋書》卷二十二、《樂府詩集》卷五十四,片斷載《南齊書·樂志》。已故東北師大楊公驥教授,1950年撰《漢巾舞歌辭句讀及研究》,后經增補寫成《西漢歌舞劇巾舞的句讀和研究即1986年發表,
不僅將本辭、和聲(襯字)等予以區分,更重要的是分出了“母”與“子”兩個角色,指出:《公莫舞》是寫兒子出外謀生、與母親分手的情景,“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中國最早的一出有角色、有情節、有科白的歌舞劇。
古風有韻味的舞蹈名字如下:
1、扇舞丹青。
“丹青”是中國畫的代名詞,體現了古典的意境,“扇舞”突出了舞蹈的特色;此舞蹈是96級中國舞編導班的畢業晚會上的一段古典舞身韻表演,表現出來的藝術意象是“畫中有舞”、“舞中有畫”,非常經典。
2、愛樂之城。
在電影《愛樂之城蠢喚游》之中有一段經典的踢踏舞,其中最經典的是男女主角在山頂共舞的一段了,就是在這里男女主角開始互生情愫,這段踢踏舞不僅只是跳舞,還帶動了劇情,非常唯美鏈慶。
3、雨中曲。
“雨”是指下雨之意;“曲”突出了音樂特點;《雨中曲》是好萊塢最為經典的歌舞片之一,也是非常有知名度的舞蹈之一,舞王吉恩凱利在雨中的這段經典舞蹈,叫“Singin In The Rain”,被無數人效仿和學習。
4、拐杖舞。
拐杖是一種重要的醫療康復輔助用具,那么“拐杖舞”的道具就是拐杖,拐杖舞是卓別林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卓別林不僅是優秀的電影人、音樂家,更是卓越的舞蹈家,他的肥褲子、破禮帽、小胡子、大頭鞋的經典熒幕形象。
5、點絳唇。
“點絳唇”是詞牌名,其中最經典的是李清照的《點絳唇·蹴罷秋千》,詩意十足,整支舞蹈情景交融,技藝精湛,完整細膩的塑造了一位深閨中的女子思念自己意中人帶銷的狀態,給人以美的感受。
以上就是古典身韻提沉音樂名字的全部內容,1、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曲又稱霓裳羽衣舞。是一種唐代的宮廷樂舞。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宮祭獻老子時演奏。安史之亂后失傳。南宋年間,姜夔發現商調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這些片斷還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