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鑒賞論文?大學音樂鑒賞800字論文篇一 音樂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會欣賞音樂便走出了欣賞美的關鍵一部分。因此學習欣賞音樂是一門很重的課程!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學到很多東西。那么,古典音樂鑒賞論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西方古典音樂有著燦爛輝煌的歷史。奴隸社會中,古希臘、古羅馬的音樂文化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中世紀,宗教音樂占有統治地位;其特點是以歌唱為主的多聲部音樂形式;11世紀世俗音樂和民間音樂發展起來;文藝復興時期,器樂逐漸取得重要地位;經歷16、17世紀,器樂的發展為18世紀的古典音樂打下腔慶擾基礎。
一、古典音樂的劃分
18世紀是古典音樂的分界線。18世紀以后,進入古典音樂時期,音樂史步入一個輝煌的時代。
二、古典音樂的流派
1. 巴洛克音樂時代
這是古典音樂的第一個流派。“巴洛克”原意是不圓的珍珠,最先用在建筑上。
2.古典樂派時代
18世紀下半葉開始的古典樂派時代,奧地利的海頓、莫扎特和德國的貝多芬是代表人物。這個時期的音樂伍旦形式基本上是器樂,聲樂退居其次。
3.浪漫主義樂派
19世紀20年代進入浪漫主義樂派時代,杰出的作曲家有德國的舒曼、門德爾松、韋伯、波蘭的蕭邦、奧地利的舒伯特、法國的伯遼茲。
4. 民族樂派時代
民族樂派是浪漫主義的重要分支,它出現于19世紀下半葉。
5.印象主義樂派時代
印象主義樂派萌生于19世紀的法國巴黎,創始者是法國的德彪西差早。印象主義源于法國畫家莫奈的《印象·日出》。
大學音樂鑒賞800字論文篇一 音樂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會欣賞音樂便走出了欣賞美的關鍵一部分。因此學習欣賞音樂是一門很重的課程!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學到很多東西。
一. 對中國古典音樂的認識
在這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國的古典音樂,體味到了中國古典音樂的美。笛聲的清脆,簫聲的深沉,琵琶的錚錚之音,這些李孫我們都從中感受到了華夏之音的美妙,體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悔鏈。中國的古典音樂是以五音--宮商角徵羽為基礎的,中國古代的音樂大家創作了中國獨特的音樂形式
如今在民間十分流行的是嗩吶這種樂器,無論民間的喜事還是喪事嗩吶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樂器之一。嗩吶作為我國傳統的樂器我國的音樂大家創作了優秀曲子如《百鳥朝鳳》堪稱經典。
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對我國傳統 文化 的了解,增強了民族的自豪感與自信心,有提升了對祖國的愛。
二. 對西方音樂的認識
《命運交響曲》堪稱經典,歷史上表現命運的音樂很多唯獨只有貝多芬用選取了敲門聲來表現命運,一聲聲短促而有力的敲門聲顯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與命運抗爭到底的決心。“命運”這一主題在貝多芬的演繹下有了另一種境地碧擾孫,成為了歷史上無人挑戰的經典。同時在這門課的學習中還有欣賞了幽默曲、圓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對幽默曲的欣賞,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這個時代的音樂更是在這些藝術家的身上學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棄精神和為實現目標不斷奮斗的高尚品格。
大學音樂鑒賞論文2000字篇一
浪漫派的音樂領敬皮域
在整體上,“浪漫主義”一詞在音樂領域是用以形容一段從大約1820年代至1918年為止的時期。當時的“浪漫”所代表的內涵與現代的定義并不相同,在1880年樂評家E。T。A。霍夫曼將莫札特、海頓、和貝多芬列為三大“浪漫作曲家”,而路易·史伯爾(Louis Spohr)也曾以“好的浪漫風格”來形容貝多芬第五交響曲里的其中一個段落。嚴格來說莫札特是古典時期的作曲家,而貝多芬則被視為是浪漫主義的開端。到了20世紀初期,由于主流音樂風格的大變,19世紀時期的音樂開始被人冠上“浪漫時期音樂”的稱呼了,后來的音樂史學上也都采取了這種區分法。
現代對于浪漫主義音樂的研究重點包括了構成其音樂的元素—例如對于民間音樂的大量使用,這也直接反映了當時浪漫民族主義的潮流。浪漫主義音樂的一些成分早在18世紀音樂里便已出現,狂飆突進運動中展現出的強烈精神和情緒成為了哥德的先驅,而法國大革命時期也出現了一些帶有血腥而激情風格的歌劇,浪漫主義音樂便是在這時期開始顯現出其獨特的風格。洛倫佐·達·彭特替莫札特撰寫的歌劇劇本,搭配上莫札特譜出的獨特音樂,呈現出了一股帶有個人和自由特質的新音樂風格。
鋼琴曲鑒賞論文
鋼琴曲是古典音樂的代表作品之一,在音樂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鋼琴曲有著豐富的音樂內容和深刻的內涵,是一種高雅藝術的體現。本文將對鋼琴曲進行鑒賞,從曲式結構、音樂表現和藝術價值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評價。
曲握正式結構的分析
曲式結構是鋼琴曲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音樂作品構成的基礎。在鋼琴曲中,常見的曲式結構包括:奏鳴曲、狂想曲、變奏曲、練習曲等。
以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為例,它的曲式結構分為三個部分:急板、變奏板和復雜的終曲。急板部分是整個曲子的引子,音樂表現出急促、慷慨激昂的情感。變奏板是曲子的主體部分,它通過對旋律和節奏的變化來表現出對主題的深入探究。終曲則是曲子的段碧悔高潮部分,將主題和變奏部分高度融合,以強有力的音樂效果結束了整個曲子。
音樂表現的解讀
鋼琴曲是一種高度抽象的藝術形式,需要通過音樂表現來傳達作曲家的思想和情感。
以肖邦的《降E大調夜曲》為例,這首曲子抒發的是一種悲痛的情感,通過鋼琴的低沉和緩慢安靜的音樂效果來表現。在曲子的中間部分,肖邦采用了加速的技巧來展現對思念和悲傷的掙扎,最終在末尾升高的音樂效果中,將整個曲子推向高潮,表達出對逝去愛人的不舍和思念。
藝術價值的評價
鋼琴曲是一種高雅藝術的代表,具有多方面的藝術價值。
寫作思路及要點:結合實際完成小論文
正文:
古典音樂 ,是音樂的一種類型。古典音樂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是指那些從西方中世紀開始至今的、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西方古典音樂,主要因其復雜多樣的創作技術和所能承載的厚重內涵而有別于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
狹義指古典主義時期,1750年(J·S·巴赫去世)至1827年(貝多芬去世),這一時期為古典主義音樂時期,它包含了兩大時間段:“前古典時期”和“維也納古典時期”。“最為著名的維也納樂派也是在“維也納古典時期”興起,其代表作曲家有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被后世稱為“維也納三杰”。
所謂古典,其實就是指西方自文藝復興以后至我們所在年代前五十年作品的總和。古典音樂里的這個古典和“古典時期”的古典二字完全不一樣。古典音樂,已經是一個文化范疇的概念。
是西方并逐步意味著全球的主流音樂的一部分。確實如此型豎,時至今日,西方古典音樂如同摩天大廈,而它周邊的是大片沒有影響力的小房子。前后的差距使西方古典音樂已經可以用全球主流音樂,乃至為主流文化的代名詞了。古典兩字已經不代表時間或者歷史性,而是一個文化概念。
但無論它如何強大,作為并非古典音樂原發地文化的我們,對古典音樂也不能盲目接納。
以上就是古典音樂鑒賞論文的全部內容,鋼琴曲是古典音樂的代表作品之一,在音樂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鋼琴曲有著豐富的音樂內容和深刻的內涵,是一種高雅藝術的體現。本文將對鋼琴曲進行鑒賞,從曲式結構、音樂表現和藝術價值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