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音樂分為哪七音?中國古代“七音”分別是: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1、宮相當于現在樂譜中的do音;2、商相當于現在樂譜中的re音;3、角相當于現在樂譜中的mi音;4、徵相當于現在樂譜中的sol音;5、那么,古時音樂分為哪七音?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宮、商、角、徵、羽”是我國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類似現在簡譜中的1、2、3、5、6。即宮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但是這“宮商角徵羽”的名稱是何時形成的呢?它們嘩基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采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
那么,“宮商角徵羽”這五個名稱又是從哪里來的呢?這就有多種說法了。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代的天文學,即是從二十段巖八個星宿的名稱而來的,如“宮”來自二十八星宿環繞的中心——中宮,其他四音來自不同的星宿名稱,這是“天文說”;而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人馴養的畜禽,說“牛、馬、雉、豬、羊”五個字在古代的讀音和“宮、商、角、徵、羽”近似,這是“畜禽說”;有的研究者說:它們來源于古代氏族的圖騰,這是“圖騰說”;而在古代的音樂著作《樂記》中的說法則為: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說宮音代表國君,商音代表萬民……這是“君臣說”。不論是“天文說”、“畜禽說”、“圖騰說”或握蘆御“君臣說”,各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給音樂涂上了一層或神秘、或樸素、或帶有封建主義倫理觀念的色彩,表達了中國先民的不同的音樂觀念。
1、音節不同
五聲音階是宮、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順序排列,即為:1、2、3、5、6。
七森弊聲音階則是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如按音高順序排列,即為:1、2、3、4、5、6、7。
2、調式調性不同
五聲音階的民族調激腔式為:宮調式、商調式、角調式、徵調式和羽調式。
七聲音階的民族調式為:清樂調式,雅樂調式,燕樂調式三大類。
擴展資料:
中國古時的音律也分為十二個半音,各律名稱分別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按五度相生法產生。后于明朝始創十二平均律。
這十二個名稱也就是古人所用的音名,有固定的音高。首律黃鐘的音高相當于現在國際通用音律的f1。
古時的定音器是十二個規定長度的竹管。其中黃鐘律管的長度約合現在的25.36厘米。這個長度也是古時的長度單位,叫“夏尺”。
因宮、商、角、徵、羽沒有固定音高,所以各種民族調式音階都可以有十二種不同的高度。不過現代人不會習慣“黃鐘宮”、“大呂宮”之類的語言。因此,在說明音階高度時采取土洋結合的方式,即“C宮調式”、“D宮調式”。
宮、商、角、徵、羽的相互音程關系相當于唱名1、2、3、5、6的相互音程關系。
五音非調,乃音名也,其為宮、商、角、徴、羽。相當于現在的do(1),re(2),mi(3),so(5),la(6).因緩磨為喊哪納中國音樂是以這五個音為主的,叫“五正音”,其它的是偏音或叫變音,即是音名。其實也沒什么區別,鄭沒古代也有七音,即 宮 商 角 變徵 徵 羽 變宮
七音: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
1、【宮】五音之一。通常相當于今首調唱名卜巖中的do音。
2、【商】五音之一。通常相當于今首調唱名中的re音。
3、【角】五音之一。通常相當于今首調唱名中的mi音。
4、【徵】五音之一。通常相當于今首調唱名中的sol音。
5、【羽】五音之一。通常相當于今首調唱名中的la音。
6、【變徵】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角音與徵音之間的樂音。
7、【變宮】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羽音與宮音之間的樂音。
擴展資料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采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困饑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
“宮商角徵羽”來自古代的天文學,即是從二型尺御十八個星宿的名稱而來的,如“宮”來自二十八星宿環繞的中心——中宮,其他四音來自不同的星宿名稱,這是“天文說”。
而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人馴養的畜禽,說“牛、馬、雉、豬、羊”五個字在古代的讀音和“宮、商、角、徵、羽”近似,這是“畜禽說”
參考資料:-宮商角徵羽
“七音”是音韻學術語余宏薯。宋、豎者元等朝代的音韻學家在唇、舌、齒、牙、喉五音之外,又增加半舌音和絕羨半齒音兩類,合稱七音。
以上就是古時音樂分為哪七音的全部內容,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宮類似于現在樂譜中的do音。商類似于現在樂譜中的re音;角類似于現在樂譜中的mi音;徵類似于現在樂譜中的sol音;羽類似于現在樂譜中的la音;變徵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