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下冊物理考點?(6)液體壓強的傳遞---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不變地向各個方向傳遞(即p=p,) 應用:液壓機、千斤頂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 總結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2.通常情況下,那么,八年級上下冊物理考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聲: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音的特性、聲的利用、噪音的防止
熱:溫度計、物態變化
光:光沿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特點、光的折射、凸透鏡成像規律
下冊公式較多:物理量(單位) 公式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wt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F/S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一.物理公式
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串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
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
電阻R(Ω) R=R1+R2+……
并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干路電流等于各
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并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并聯電路
電阻R(Ω) = + +……
歐姆定律 I=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
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Q:電荷量(庫侖)
t:時間(S)
電功W
(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熱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匯編
【力 學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紽’-F (壓力差)
(2)、F?。紾-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壓公式)
(5)、P1/P2=R1/R2
6、并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電功: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準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13、對于人體的安全電壓:≤36V(不高于36V)
14、動力電路的電壓:380V
15、家庭電路電壓:220V
16、單位換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其實任何學科都是一樣的,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勤奮是最好的學習 方法 ,沒有之一。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上學期物理知識點總結蘇科版
第一節浮力
一、浮力
1.浮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2.符號:
3.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G-F
4.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5.浮力的施力物體:液體
6.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也受到氣體對物體的浮力。
二、浮力的產生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力。
2、浮力是液體對物體的壓力的合力。
三、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2、實驗結果表明
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第二節阿基米德原理
一、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2.數學表達式:=
3.用于計算的導出式:
4.適用范圍:液體和氣體
二、關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討論
1.區分:浸沒、浸入、浸在、沒入;
2.。
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其實任何學科都是一樣的,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勤奮是最好的學習 方法 ,沒有之一。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
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
實驗注意事項:小車每次下滑的高度應該相同,目的是保證初速度相同。
2.慣性:
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3.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是二力大小之和;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是二力大小之差。合力方向都與較大力的方向相同。
4.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它處于平衡狀態。(合力為零)
5.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點上,二力平衡時合力為零。
6.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合力為0)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1.壓力:
(1)定義: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方向:垂直于支持面
(3)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①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②當相壓力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2.壓強:
(1)物理意義: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第一章 聲現象 基礎知識
回聲測距離:2s=vt
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一:聲音的產生
重點定義:
1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振動可以發聲
要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3發生物體的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
疑點:
1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振動而產生聲音。
2 “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動停止,發生也消失”。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聲,但是原來所發出的聲音還會存在并繼續向外傳播。
二:聲音的傳播
重點定義:
1 聲的傳播需要介質
2 聲以波的形式傳播,這種波叫聲波
要點:
1 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介質
2 聲音的介質有:固體,氣體,液體
3 真空不能傳聲
重點:
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因為物體的振動,物體兩側的空氣就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這就是聲波
三:聲速和回聲
重點定義:
聲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跟介質的溫度有關。
要點:
1 聲音在單位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
2 聲速與介質的種類有關。一般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在氣體中傳播最慢
3 聲速與節制的溫度有關。一般在氣體中,溫度越高,聲速越快
4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碰到障礙物后被反射回來,人們能夠與原生區分開,這樣反射回來的聲波就是回聲。
八年級上下冊物理公式同學們整理過嗎?如果沒有請來我這里瞧瞧。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下冊物理公式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
其他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1km=1000m;1dm=0.1m;
換算關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001m。
2.測量長度的常用: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準所測物體的一端;
③讀數時視線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視或者俯視。
3.時間的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
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
換算關系:1h=60min;1min=60s。
4.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除誤差,但應盡量減小誤差。
誤差的產生與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有關。
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改進測量方法。
以上就是八年級上下冊物理考點的全部內容,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有“力”與“重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的力都是相互的,力的單位是牛頓。重力是指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它的質量成正比,重力用字母G表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