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三段式怎么寫?三段式為:起始、轉化、平衡。例如800度下:CO+H2O=CO2+H2的K值為1,投入c(CO)=1mol/L ,c(H2O)=2mol/L,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反應,求平衡后CO的轉化率和H2O的轉化率。那么,化學三段式怎么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化學反應速率
1、定義: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
表達式:v = △c/△t
濃度常用單位:mol/L
時間常用單位:s 、 min、h
化學反應速率常用單位:mol/(L·s) mol·L-1·s-1或者mol/(L·min) mol·L-1·min-1
2、理解化學反應速率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所以反應速率是正值。
(2)、濃度指溶液或氣體的,固體、純液體無濃度可言。(因為純固體和液體的濃度是恒定不變的
(3)、中學階段的化學反應速率是平均速率。
那怎么求化學反應速率呢?---三段
例題:在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發生 N2+3H2 = 2NH3 ,在2s末時,測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
三段式法求化學反應速率
三段式解決速率和平衡問題解題模式
①從上到下依次:起始量、變化量、某時刻量;②物理量可以是物質的量也可以是物質的量濃度,但必須一致,不可混用;③(物質的量或者物質的量濃度)變化量之比 = 計量系數比;④某時刻反應物量 = 起始量 - 變化量某時刻產物的量 = 起始量 + 變化量。
三段式為:起始、轉化、平衡.
例如800度下:CO+H2O=CO2+H2的K值為1,投入c(CO)=1mol/L ,c(H2O)=2mol/L,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反應,求平衡后CO的轉化率和H2O的轉化率.先列出三段式:
CO+H2O=CO2+H2設CO轉化濃度為x
起始濃度 1 2 0 0
轉化濃度 x x x x
平衡濃度 1-x 2-x x x
根據平衡常數的定義,得:(1-x)(2-x)=x平方
解之得x=2/3
轉化率CO為2/3;H2O為1/3
化學反應速率的三段式,為起始量,轉化量,某時刻量或者平衡量。
三段式為:起始、轉化、平衡。
例如800度下:CO+H2O=CO2+H2的K值為1,投入c(CO)=1mol/L ,c(H2O)=2mol/L,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反應,求平衡后CO的轉化率和H2O的轉化率。先列出三段式:
CO+H2O=CO2+H2設CO轉化濃度為x
起始濃度 1 2 0 0
轉化濃度 x x x x
平衡濃度 1-x 2-x x x
根據平衡常數的定義,得:(1-x)(2-x)=x平方
解之得x=2/3
轉化率CO為2/3;H2O為1/3
比如工業合成氨反應,開始加1molN2,3molH2,設平衡時N2反應掉xmolN2 +3H2 ==2NH3初始的量 1 3轉化的量 x 3x 2x剩余的量1-x 3-3x2x這樣分析后在進行相應的計算
化學三段式怎么列如下:
1、首先,寫出給出反應的或是題目中提到的有關化學方程式。
2、接著,找到化學式中各物質的起始量、轉化量、某時刻量。
3、最后,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方程進行計算。
化學三段式通常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1、初步反應(Initiation):在這一步驟中,起始物質(例如反應物或催化劑)經歷一系列反應,從而形成中間體或反應活性物種。這些反應通常需要外部能量輸入,例如光照、加熱或催化劑的作用。
2、傳遞反應(Propagation):在傳遞步驟中,中間體或反應活性物種與其他反應物發生反應,并通過生成新的中間體或反應產物釋放產生。這些反應通常是自持續的,其中每一步生成的中間體繼續與其他反應物進行反應。
3、終止反應(Termination):在終止步驟中,反應產生的中間體或反應活性物種與其他反應物結合,以消耗反應物并生成最終的產物。這些反應通常會導致反應鏈的終止,因為中間體或反應活性物種被徹底消耗。
化學三段式的由來:
化學三段式的概念由英國化學家C.N. Hinshelwood和J. Eyring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
以上就是化學三段式怎么寫的全部內容,三段式解決速率和平衡問題解題模式 ①從上到下依次:起始量、變化量、某時刻量;②物理量可以是物質的量也可以是物質的量濃度,但必須一致,不可混用;③(物質的量或者物質的量濃度)變化量之比 = 計量系數比;④某時刻反應物量 = 起始量 - 變化量某時刻產物的量 = 起始量 + 變化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