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新加坡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是扼守太平洋與印度洋,是亞洲與大洋洲交通的十字路口 具體分析: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城市基礎設施排名世界第一。簡稱新加坡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共和制,首都為新加坡市。那么,新加坡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梵文意為獅子城,又因國土小如星斗,故稱星洲、星島。新加坡國土總面積618平方千米,人口約有270萬,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這4369人。是世界上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1965年獨立后,立足本國實際,因地制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究其發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發揮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這個有利因素,成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的典型國家。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馬來半島最南端,領土由新加坡島和附近54個小島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北面與馬來半島隔著寬僅1.2千米的柔佛海峽,西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在南面隔著新加坡海峽同印度尼西亞相望,海峽長105千米,寬1.7千米,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
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貧乏,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國際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和水文條件十分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國際航空客運周轉量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
(1)從與東南亞諸國相關位置看,新加坡地處物產富饒的東南亞中心,可稱為“物產集散地,貨物轉運站”
(2)從海陸位置看,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東口,處在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航運要道上,扼守“十字路口”的交通“咽喉”,又有天然良港有利于各國船舶的停靠、中轉。
(3)從緯度位置看,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屬熱帶雨林氣候,風光優美,有利于發展旅游業
除此以外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優越性還有:勞動力眾多、民族獨立等
新加坡的優越性就體現在它的地理位置上,因為它是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上的咽喉。至于它的處于熱帶雨林氣候帶里,不能說有什么優越性。你必須清楚,雨熱同期的好處主要體現在發展農業生產上,而新加坡面積狹小,不適合發展農業,它的農副產品主要依賴于對東南亞國家的進口。另外,水資源豐富,這個不能套在新加坡上,雖然說新加坡降雨豐富,但實際上,它是一個水資源匱乏國,因為它的面積過小,境內并無可做儲水的江湖,因此它的用水,主要是從馬來新亞進口,也不排除部分海水淡化。以上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之間。終年高溫多雨,各月平均氣溫在25~28°C之間,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均勻,無干旱期。新加坡地理位置因靠近海洋,或者說周圍海洋面積大,其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較南美洲亞馬孫平原,非洲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等地的熱帶雨林氣候的濕熱程度低一些。
新加坡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是扼守太平洋與印度洋,是亞洲與大洋洲交通的十字路口
具體分析: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城市基礎設施排名世界第一。簡稱新加坡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共和制,首都為新加坡市。
新加坡位于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其中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88.5%。新加坡島東西約50千米,南北約26千米,國土面積733.2平方公里2022年。
截至2022年,新加坡總人口約564萬,公民和永久居民407萬,華人占74%左右。主要民族為華族、馬來族、印度族。新加坡以符合都市規劃的方式將全國劃分為五個社區(行政區),定名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和中區社理會,2020年,這五個社區分為31個選區,包括14個單選區和17個集選區。
早期文明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是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據新加坡學者許云樵考證,“蒲羅中”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比淡馬錫(明朝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早1000多年。
以上就是新加坡地理位置的優越性的全部內容,3、投資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于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訊,政局的穩定,國民素質較高等特點,使外國資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同時,各國銀行云集新加坡,銀行總數僅次于倫敦、紐約和香港,成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4、國際旅游和會議中心 就自然和歷史文化條件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