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格式?歷史研究報告的格式包括:提出問題、調查渠道 1、提出問題 關于中國的歷史,許多同學們都不懂,而且,國家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所以,我為此想補充大家對祖國的知識,特此,做了一次調查。2、調查渠道 ①查閱《中華上下五千年》,了解中國的知識。②通過網絡,了解中國的現狀,并查找人口情況。那么,歷史研究格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研究報告
課題:張鼎丞身平事跡
研究人:
研究方法:上網查閱,查找書籍,個人對其歸納。
課題內容:
1.張鼎丞的出身:
張鼎丞,又寫為張鼎亟,原名張福仁。1898年12月,誕生于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金砂鄉西湖寨村一個貧農家庭中。青年時期任一名小學教師的他,在1927年南昌起義的推動下,開始參加青年運動和農民運動,從事反帝反封建斗爭,在實踐中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張鼎丞的抗戰經歷:
張鼎丞同志是閩西革命根據地主要創建者之一和卓越的領導者。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張鼎丞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于1928年6月同鄧子恢一起發動并領導了威震八閩的“永定暴動”。 1929年7月,張鼎丞同志任中共閩西特委委員、軍委書記、紅四軍第四縱隊黨代表。后歷任中共閩西特委組織部部長、閩西暴動委員會副總指揮、閩西工農紅軍第七軍第19師第57團團長,中共閩西特委軍委書記,第四軍第4縱隊黨代表。同年12月,參加了在古田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會后跟隨毛澤東、朱德同志轉戰贛南。1930年擔任閩西蘇維埃政府主席。1931年出席第一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工農兵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土地部長。
在學術研究中,報刊作為重要的參考文獻來源,其引用方式和格式規范具有特定的規定。例如,《歷史研究》期刊根據學術交流的需求和編輯工作的規范化,對其引文注釋規范進行了更新和完善。新的規定適用于期刊如《中國社會科學》和《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內刊》,以及《歷史研究》的注釋體例和標注位置,包括對非連續出版物(如報紙文獻)的標注,格式為:[序號]作者. 題名[N]. 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注釋是論文中對特定內容的補充說明,通常用圈碼①、②、③等標識。而參考文獻則是對論文內容進行引用的列表,與文中注釋相對應。每個引用應明確標注在標點符號內,如(王小龍,2005)。多篇文獻需逐個列出,而不是用數字序列代替。例如,學位論文的引用格式為:[序號]作者. 篇名[D]. 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例如,張筑生的論文《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的引用格式為[11] 張筑生. 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 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1983:1-7。
歷史研究報告的格式包括:提出問題、調查渠道
1、提出問題
關于中國的歷史,許多同學們都不懂,而且,國家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所以,我為此想補充大家對祖國的知識,特此,做了一次調查。
2、調查渠道
①查閱《中華上下五千年》,了解中國的知識。
②通過網絡,了解中國的現狀,并查找人口情況。
③問家長,關于中國在社會的發展情況。
3、總結
中國的歷史悠久,自石器時代約有一萬年左右的歷史,在古代最為強盛,最為強盛的時代有:漢、唐、宋。因此出現了許多名人:例如:黃帝華夏始祖黃帝、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韓非子、漢高祖劉邦、造紙術改進人蔡倫、外科鼻祖華佗、禁煙英雄林則徐等。
寫研究報告的注意事項
1、確保研究真實進行
一線教師科研課題的成果公告制度,就是要確保研究的真實性。如果出現明顯抄襲性質的“研究報告”,將有可能將抄襲者抄襲活動的相關信息公諸于眾,并在一定的期限內取消其參與一線教師課題研究的資格,因為我們不想做無用功。
2、站在“巨人”肩膀之上
具體的在研究報告中應表現在:第一,對研究背景介紹中,應適度提及別人已經研究了什么,我的研究有什么特點。
如果是范例,要有研究課題的,研究哪段歷史,疑問點要列出來,然后就是舉證,要史料記載
和最近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來做推斷,最后給出你認為的結果。
如果是科研性質的最好要圖文并茂,挑重點和關鍵圖片和珍貴史料上
研究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于××××的研究報告”、“關于××××的研究報告”、“××××研究”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作為公文,最好用規范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題結合式標題。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歷史論文寫作格式及歷史論文的寫法
導語:圍繞歷史教育、歷史教學這條主線來寫歷史論文,我們中學歷史教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而關于歷史論文寫作格式及歷史論文的寫法是怎樣的呢?下面是我分享的歷史論文寫作格式及歷史論文的寫法,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一)歷史論文寫作的基本立足點和論文取向
在歷史科學工作者的宏大隊伍中,中學歷史教師是一支重要方面軍,在歷史科學的廣闊領域里,中學歷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是一個重要分支。中學歷史老師的業務特點決定了在撰寫歷史教學論文時除具有一般史學論文的共性外,也必然還帶有自己的特性,這就是首先要緊緊圍繞如何教好歷史這門課程,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學到科學的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革命人生觀。歷史老師除教學外,安排適當的時間精力撰寫歷史教學論文,也是十分必要的。近年來,在職稱評定工作中,在主要考評教學實績之同時,也看有沒有論文、論文寫的怎樣,就更表明了中學歷史教師寫歷史論文的正當性和必要性。
歷史論文的內容取向與主要類型,是應很好考慮的。首先應該肯定,廣大中學歷史教師能夠并且已經撰寫出不少各種題材和內容的歷史學論文,跟專業研究工作者、大專院校教師同樣為歷史科學做出了貢獻。
以上就是歷史研究格式的全部內容,本規定適用于《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內刊》和《歷史研究》。一、注釋體例及標注位置文獻引證方式采用注釋體例。注釋放置于當頁下(腳注)。注釋序號用①,②,③……標識,每頁單獨排序。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