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常識?中國地理常識及背誦順口溜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繞邊邊;唯有地球生物現,溫氣液水由此緣。赤道鼓,兩極扁,自轉時間變遷;緯圈等相對,經線平行,赤道最長,兩極變點。西經二十度,東經一百六,東西半球一刀切;赤道零緯度,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地球自轉,晝夜更換;繞日公轉,四季出現;自轉一日,那么,中國地理常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包含多方面意義。秦嶺一淮河一線,劃分了黃土高原南界、亞熱帶與暖溫帶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以及河流結冰與否的區分,同時影響著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的分布,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也在此處。大興安嶺則成為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之處,區分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是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以及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的界線也在此。
中國能源利用的現狀及變化特點值得重視。主要依賴煤炭,同時積極利用石油、天然氣、水電、核電,并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風能、沼氣、地熱能、海洋能等。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能源需求量大增,耗能大的工業發展加速了能源緊張局面。同時,能源利用率低、勘探開采滯后、國際石油價格上漲以及缺乏石油儲備體系也是問題所在。為解決能源緊張,采取多元化能源戰略、建立石油儲備體系、加大能源勘探與開采、推進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工程、穩妥發展核電、因地制宜發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強公民節能意識、推動產業升級、利用乙醇汽油等措施至關重要。
武漢市作為中國的重要城市,其區位因素極為關鍵。武漢市位于長江和漢江匯合處,處于中國的中部,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擁有豐富的自然條件,包括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條件、氣候條件適宜以及地形平坦,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地理常識(中西對照)》是由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聯合編撰的一部地理書籍。該書旨在通過中西對照的方式,讓讀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的地理環境、文化特色以及與世界的聯系。
本書的ISBN號為10位的[7802002311]和13位的[9787802002319],由華語教學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為2007年3月,定價為59.00元人民幣。
《中國地理常識(中西對照)》不僅僅是一本地理書籍,它更是一本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文化橋梁。通過中西對照的方式,讀者可以更直觀地理解中國地理的獨特性以及其在全球地理格局中的位置。本書不僅涵蓋了中國大地形區、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環境等地理基本內容,還通過豐富的案例和圖表,展示了中國地理的多樣性與復雜性。
本書的一大特色是,它將中國地理與西方地理學理論相結合,使讀者能夠從不同角度理解中國地理現象。通過比較中西方地理學的觀點和方法,讀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國地理的獨特性及其在全球地理環境中的角色。
《中國地理常識(中西對照)》不僅適合地理愛好者和學生閱讀,對于對外交流、國際貿易、文化交流等領域的工作人士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通過本書,讀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地理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增進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欣賞,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地理常識及背誦順口溜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繞邊邊;唯有地球生物現,溫氣液水由此緣。
赤道鼓,兩極扁,自轉時間變遷;緯圈等相對,經線平行,赤道最長,兩極變點。
西經二十度,東經一百六,東西半球一刀切;赤道零緯度,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
地球自轉,晝夜更換;繞日公轉,四季出現;自轉一日,公轉一年,自西向東,方向不變。
地球有五帶,依四線分;回歸間熱帶,極圈分寒溫;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
地圖方向辨,擺正放眼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邊;經緯網較難,經線指南北,東西緯線圈。
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緯圈東西,自轉反時走;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緯圈東西,自轉順時走。
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大洋四大洋,太平最深廣;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
板塊構造學,六塊來拼合;塊內較穩定,交界地震多。
洋以洲為界,洲以洋分野;太平洋為四洋首,位于亞澳兩美間;大西洋西南北美,東岸臨界歐與非;印度洋臨亞非澳,南部三洋水相連;北冰洋面為最小,亞歐北美三洲環。
地表十分陸占三,亞歐非洋兩美南;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亞非原本相結連,蘇伊運河來割斷;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數大洋洲面積小,似斷不斷亞下邊;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占西半邊,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
中國地理概述
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其版圖形狀象一只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地勢自西向東逐漸降低。
中國陸地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里,全球第三大國土,面積相當于整個歐洲。
中國領土東西跨度超過60度,跨越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5200公里;南北跨度接近50度,南北距離約5500公里。
最北端位于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最南端則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最西端則位于新疆帕米爾高原。
中國擁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陸海岸線,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于船舶停靠和避風。此外,中國島嶼數量約5000多個,絕大多數分布在長江口以南海域。
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位于浙江省東面海域;南海有四個群島,分別是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中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是中國的內海。
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遼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山東半島則是第二大半島。
臺灣海峽位于福建省與臺灣省之間,連接南海和東海,是中國海上運輸的重要通道,被譽為“海上走廊”。
中國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臺灣省地震活動最為頻繁。
中國的地理位置-2
在中國的版圖上-6
中國的人口-10
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12
中國的地形-14
中國的氣候-16
中國的經濟-18
中國的工業-20
中國的農業-22 喜馬拉雅山-26
秦嶺-28
長白山-30
天山-32
昆侖山-34
青藏高原-36
內蒙古高原-38
黃土高原-40
云貴高原-42
東北平原-44
華北平原-46
長江中下游平原-48
塔里木盆地-50
準噶爾盆地-52
柴達木盆地-53
四川盆地-55
長江-56
黃河-60
雅魯藏布江-64
京杭運河-66
鄱陽湖-67
洞庭湖-69
太湖-70
青海湖-72
臺灣島-74
海南島-78
南海諸島-80 鐵路-84
公路-87
航空-89
水運-90
三峽工程-92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94
南水北調-95 礦產資源-98
動物資源-100
植物資源-103
水資源-104
環境保護-105 北京-108
上海-116
天津-121
重慶-124
南京-127
蘇州-130
杭州-133
哈爾濱-136
大連-138
武漢-140
廣州-142
深圳-145
廈門-148
昆明-150
拉薩-152
西安-154
呼和浩特-157
香港-160
澳門-163 黃山-166
廬山-170
武夷山-173
武陵源-176
武當山-179
泰山-181
嵩山-185
峨眉山-188
樂山大佛-191
普陀山-193
九華山-195
五臺山-198
莫高窟-201
承德避暑山莊-204
長城-206
秦始皇陵與兵馬俑坑-210
長江三峽-214
九寨溝-217
桂林山水-219
路南石林-222
西雙版納-224 中國所擁有的“世界遺產”-231
以上就是中國地理常識的全部內容,中國地理常識涵蓋了疆域、自然資源等多個方面。首先,中國疆域遼闊,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中國領土四至清晰,最北端位于黑龍江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航線,最南端位于南海南沙群島上的曾母暗沙附近,最東端位于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最西端則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