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一、聲現象 二、光現象 三、透鏡及其應用 四、物態變化 五、電流和電路 六、歐姆定律 七、電功率 八、磁場與磁性材料的應用 九、電磁感應現象及其應用 十、現代科技和人類生活對物理學的應用及發展影響等。十一、物理復習題和實驗指導章節也是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物理量(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速度V(m/S) v= \frac{S}{t}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rho=\frac{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frac{(G物+G輪)}{2}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frac{(G物+G輪)}{n}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frac{W有}{W總} ×100% 功率P (w) P= \frac{W}{t}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frac{F}{S}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rho 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Delta 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一.物理公式 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串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 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 電阻R(Ω) R=R1+R2+…… 并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干路電流等于各 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并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并聯電路 電阻R(Ω) = \frac{1}{\frac{1}{R1}+\frac{1}{R2}+……} 歐姆定律 I= \frac{U}{R}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 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frac{Q}{t} Q:電荷量(庫侖) t:時間(S) 電功W (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frac{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frac{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F=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rac{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frac{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frac{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frac{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frac{W}{t}=UI 熱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匯編 【力 學 部 分】 1、速度:V=\frac{S}{t} 2、重力:G=mg 3、密度:\rho=\frac{m}{V} 4、壓強:p=\frac{F}{S} 5、液體壓強:p=\rho 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rho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frac{(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eta=\frac{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eta=\frac{G}{ nF}(豎直方向) (2)、\eta=\frac{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eta=\frac{f}{ nF} (水平方向)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frac{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eta=\frac{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frac{Q電量}{t} 2、電阻:R=\frac{\rho L}{S} 3、歐姆定律:I=\frac{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frac{U1}{U2}=\frac{R1}{R2} (分壓公式) (5)、\frac{P1}{P2}=\frac{R1}{R2} 6、并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frac{1}{R}=\frac{1}{R1}+\frac{1}{R2} [ R=\frac{R1R2}{(R1+R2)}] (4)、\frac{I1}{I2}=\frac{R2}{R1}(分流公式) (5)、\frac{P1}{P2}=\frac{R2}{R1} 7定值電阻: (1)、\frac{I1}{I2}=\frac{U1}{U2} (2)、\frac{P1}{P2}=\frac{I12}{I22} (3)、\frac{P1}{P2}=\frac{U12}{U22} 8電功: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frac{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準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13、對于人體的安全電壓:≤36V(不高于36V) 14、動力電路的電壓:380V 15、家庭電路電壓:220V 16、單位換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材共包含六章,從第七章至第十二章。每一章都集中探討了力學的不同方面。第七章《力》介紹了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質,包括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等。
第八章《運動和力》深入探討了力與物體運動之間的關系,如牛頓第一定律、慣性等。同時,這一章也詳細講解了摩擦力、平衡力等概念。
第九章《壓強》則重點討論了物體間壓力的作用,以及如何計算壓強。通過實驗和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液體和氣體的壓強,并探討其應用。
第十章《浮力》解釋了浮力的原理,即為什么物體能在水中漂浮。通過浮力的應用,如密度、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作用。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介紹了功的概念、公式及其計算方法。同時,還講解了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以及機械能的種類和轉換。
第十二章《簡單機械》則介紹了杠桿、滑輪、斜面等簡單機械的工作原理和應用。通過實驗和實例,幫助學生理解簡單機械如何改變力的作用效果,從而完成工作。
這些章節的內容構成了力學的基礎知識框架,不僅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點。通過這些章節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力學的基本原理和應用,為進一步學習物理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八年級下冊的物理是整個初中物理學習的關鍵階段,它標志著從基礎理論向更深層次物理概念的轉變。這個時期,物理學科開始展現出其抽象的一面,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學好這一部分內容,首先必須對概念有深入的理解,這不僅僅是對定義的死記硬背,而是要能夠靈活運用這些概念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本學期的固液壓強和浮力知識,不僅與上學期學過的質量、密度、體積等基本概念緊密相關,而且還是后續學習做功、比熱容計算的基礎。
此外,本學期的簡單機械知識,同樣是學習初三機械效率以及繩的股數計算的基礎。這些概念的掌握不僅有助于理解物理現象,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這些知識在中考中往往以壓軸題的形式出現,以電學和熱學綜合組成復雜的問題,考驗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在備考過程中,學生需要注重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和應用,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知識記憶上。只有通過反復練習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掌握這些知識點。同時,教師和家長也應給予足夠的支持和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八年級下冊的物理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通過扎實的基礎知識積累和有效的學習方法,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這段學習旅程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八年級物理下冊的結構清晰,主要圍繞力學內容展開,共涵蓋了六章內容,從第七章到第十二章。第一章“力”是基礎,深入探討力的產生、性質以及力對物體的影響。緊接著,第八章“運動和力”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力與物體運動的關系,分析力如何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第九章“壓強”則進一步探討力在面積上的分布情況,解釋了壓力與壓強的關系,以及壓強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第十章“浮力”深入研究物體在流體中的浮力現象,解釋浮力產生的原因,并探討浮力對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則從能量轉換的角度出發,講解功的概念,以及功與能量的關系,包括動能、勢能的概念和相互轉換。最后一章“簡單機械”,則介紹了杠桿、滑輪等常見機械的原理和應用,以及它們在力學中的重要角色。
這六章的內容緊密相連,構建了一個全面而深入的力學知識體系,不僅在初中物理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也是中考物理考試的必考點。學生需要通過這六章的學習,不僅掌握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要在實際應用中靈活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各種物理問題。
八年級物理下冊公式詳解匯總
物理量(單位)
速度V(m/S)
v=S/t
重力G (N)
G=mg
密度ρ (kg/m3)
ρ=m/V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F浮=G物(只適用漂浮或懸浮)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定滑輪
F=G物
S=h
動滑輪
F= (G物+G輪)
S=2h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wt
壓強p (Pa)
P=F/S
液體壓強p (Pa)
P=ρgh
熱量Q (J)
Q=cm△t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一.物理公式
串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串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
電阻R(Ω)
R=R1+R2+……
并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并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并聯電路
電阻R(Ω)
= + +……
歐姆定律
I=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 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Q:電荷量(庫侖)
t:時間(S)
電功W (J)
W=UIt=Pt
電功率 P=UI=I2R=U2/R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熱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初中物理公式匯編 【力 學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壓公式) (5)、P1/P2=R1/R2
6、并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電功: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準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13、對于人體的安全電壓:≤36V(不高于36V)
14、動力電路的電壓:380V
15、家庭電路電壓:220V
16、單位換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的全部內容,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材共包含六章,從第七章至第十二章。每一章都集中探討了力學的不同方面。第七章《力》介紹了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質,包括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等。第八章《運動和力》深入探討了力與物體運動之間的關系,如牛頓第一定律、慣性等。同時,這一章也詳細講解了摩擦力、平衡力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