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動能定理的例題?1.恒力f下位移s=v^2/(2a)=mv^2/(2f)其中a=f/a 質點回到出發點,恒力f不做功,因為位移為零,恒力3f做功為w=3fs具體代入,所以根據動能定理,有3fs=1/2mv2^2,得到速度一定是根號3倍v,那么,物理動能定理的例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如圖所示,在游樂節目中,選手需借助懸掛在高處的繩飛越到水平的浮臺上.選手可視為質量m=60kg的質點,選手抓住繩由靜止開始擺動,此時繩與豎直方向夾角α=530,繩的懸掛點O距水面的高度為H=3m.不計碰備空氣阻力和繩的質量,浮臺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計,水足夠深.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選手擺到最低點時對繩的拉力F的大小
(2)若繩長l=2m,選手擺到最高點時松手落入水中.設水對選手的平均浮力F1=800N,平均阻力F2=700N,笑散毀求選手落掘租入水中的深度d
(3)若選手擺到最低點時松手,則繩長l為多長時,落點距岸邊最遠?請通過推算進行說明.
(1)選手擺到最低點的過程中,由機械能守恒得
mgl(1-cosα)=1/2mv^2①
選手經過最低點時F-mg=mv^2/l②
①②兩式聯立,解得:
F=(3-2cosα)mg=1080N
(2)對選手開始下落到在水中速度為零整個過程進行分析,重力、浮力和阻力分別做功,設進入水的深度為d,由動能定理有:
mg(H-lcosα+d)-(F1+F2)d=0 代入數據解得:d=1.2m
(3)選手從最低點開始做平拋運動
水平方向上有:x=vt
豎直方向上有:H-l=1/2gt^2
以上兩式聯立解得:x=2[l(1-cosα)(H-l)]^1/2=2[0.4l(H-l)]^1/2
當l=H/2時,x有最大值,解得l=1.5m.
答:(1)選手擺到最低點時對繩的拉力F的大小是1080N;
(2)選手落入水中的深度d為1.2m.
(3)若選手擺到最低點時松手,繩長l為1.5m時,落點距岸邊最遠.
(1)
對碧旦M應用動能定理
-μMgs=M(v0/3)2悔亮擾鍵游/2-Mv02/2
s=4v02/(9μg)
(2)
機械能損失為摩擦生熱。
fd=Mv02/2-(M+m)(v0/3)2/2
解出d就是鐵塊在木板上的滑行距離。
單位面積的動能是0.16J/cm2
那么可以求得槍口面積上的動能為
槍口的截面積(可近期為圓形)×單位面積動緩肢能
也就是πx(d/2)2孫哪叢x0.16
表示槍口的出口動能。
也就是答案則櫻所示。
而該動能可以用著1/2mv2來表示,所以進而可以求得v.
解:設克服阻力做功為Wf
根據動陪兆能定理
∴Wf+mgR=1/攜亂旁2mv2-0
∴Wf=1/辯橡2mv2-mgR
(1)到達最大距離顯然是小鐵塊速度為0時所處的位置。進行受力分析,小鐵塊只受摩擦力作用,F摩=μN=μmg。于是小鐵塊的加速度a=μg,方向向左。由v0-μgt=0,得出小鐵塊速度為0時所花時間為v0/μg,于是,向右滑動了最大距離S=v0*t-at^2/2=(v0)^2/2μg。用動能定理解的話,就是對手配小鐵塊用動能定理,mv0^2/2-0=F摩畢銀指S,S=mv0^2/(2μmg)=(v0)^2/2μg。
(2)小鐵塊在木板上滑行最大距離時和大長板相對速度為0,根據能量守恒,ΔP=FS,其中ΔP=(M+m)*v0^2/2-(M+m)*(v0/3)^2/2=4(M+m)*(v0)^2/9,F=μmg,所以S=4(M+m)*(v0)^2/9μmg。
當然,有可能會問,為什么是速度為0或相同才出現題目所問的情搏神況。邏輯上是這么分析的,如果不進行分析,直接計算也是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的。比如第一問,假設t時刻后速度為vt,vt大于0或小于0,會發現計算出的距離都要小于vt=0的情況。
以上就是物理動能定理的例題的全部內容,一、動能 --指 物體 因 運動 而具有的 能量 。數值 公式 :Ek=(1/2)mu^2 國際單位是焦耳(J),簡稱焦。動能和 勢能 都是 標量 ,即只有 大小 而不存在 方向 。純動能計算題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