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總復習?高三生物學習方法1.生物培養興趣。高三是持久戰,唯一比較輕松有趣的就是生物這個科目了。如果你學的深你會發現它很簡單而且與我們息息相關。所以在學習時要注意培養興趣,這樣你就會想去學得深,并且這有益于帶動其他科。那么,生物總復習?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做好復習前準備工作
1、明確考試指導思想,把握考試方向。
各個地區生物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都不是很大,生物中考復習時間又非常緊,而學校下達的任務特別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的復習,建構科學的知識網絡,加深知識的理解,并力爭在中考取得優異成績,是我校生物老師反復思索的問題。進過反復討論斟酌,我們首先統一了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①要力爭學校分管領導和年級全體班主任的高度重視;②必須讓全體師生明確中考首戰的奠基作用;③切實制定好復習計劃,特別是時間安排和具體階段目標;④確定以教材為中心,四本教材必須達到過手過關,同時配以適合我校學生復習的資料;⑤認真分析近年來本地區的生物中考試題,同時利用各種有效渠道了解生物中考動向;⑥作好臨考前應試心理、應試技巧、基本方法的再教育和情緒調動。
2、做好思想動員工作,讓學生樹立自信心,端正學習態度。
其實我校每個班也有十來個學生由于學習成績差,對進一步升入高中學習不抱希望,所以對生物課的學習就更不用說了。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生物學科抱著輕視的態度,認為生物簡單,考試沒有問題。這樣的心理進入中考復習,會使中考復習課復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們認為必須重視復習前思想動員工作,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自信,保證學生以良好的心態進入生物總復習。
生物7年級下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現在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布于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
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示意圖:7下P5
3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露西 175萬年前古人類:東非人
1929年:裴文中發現了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的化石。
生殖:人生要經歷由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發育形成新個體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靠生殖來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不一樣,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別。
男女生殖解剖圖:7下P9
生殖過程:7下P10
分娩:懷孕到第40周時,胎兒就發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排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點:身高突增,神經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顯增強。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青春期的性意識:初期的與異性疏遠,到逐漸愿意與異性接近,或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
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8上P19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質。
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無機鹽:水可以運輸能量,無機鹽包括鈣,磷,鐵,碘,鋅。
高三馬上臨近高考,那么高三生物知識點有哪些呢。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大全
【篇一】
1、消化酶、抗體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種細胞器: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2、細胞膜、核膜、細胞器膜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協調。
維持細胞內環境相對穩定
生物膜功能許多重要化學反應的位點
把各種細胞器分開,提高生命活動效率
核膜:雙層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過
結構核仁
3、細胞核由DNA及蛋白質構成,與染色體是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
染色質兩種狀態
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4、植物細胞內的液體環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細胞液。
原生質層指細胞膜,液泡膜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植物細胞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質壁分離中質指原生質層,壁為細胞壁
5、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自由擴散:高濃度→低濃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協助擴散:載體蛋白質協助,高濃度→低濃度,如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6、物質跨膜運輸方式主動運輸:需要能量;載體蛋白協助;低濃度→高濃度,如無機鹽
離子
胞吞、胞吐:如載體蛋白等大分子
7、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這種膜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1、 復習、夯實基礎、開闊視野,加深理解首先中考生物復習要按章節進行,復習、夯實基礎。這樣性強,便于理解、記憶,基礎打得牢固、扎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行知識講解,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梳理,通過由淺入深的講解,突出重點、攻破難點,注重近兩年的中考題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把相關的重點及近兩年的中考題涉及到的知識前后聯系起來,形成知識網絡,由識記水平上升到理解水平。復習課上教師應幫助學生對已往所學的一些分散在各章節中的、零碎的知識進行歸納、概括、比較、歸類、串聯,使知識化、網絡化,使學生在較深層次上同化這些知識。1、對知識進行整理,概括:一本書的內容上完了,這本書中到底講了些什么,一般的學生是不會歸納、概括的,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打破章節界限,列出一些標題,把各種知識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網絡或體系。如,學了循環、消化、呼吸、排泄,可以列出如下標題:(1)四大(循環、呼吸、消化、排泄)在新陳代謝中有何作用來進行綜合復習。(2)體育鍛煉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影響(包括對運動、對循環、對呼吸、對神經等)進行綜合復習。
2、對知識進行比較:就是指對不同對象進行對比,確定其異同,從而抓住事物的本質。
八年級上冊生物總復習(知識點匯總)
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一、動物(第一章至第三章)
1. 目前已知的動物約150萬種,按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
2. 水生動物最常見的是魚,此外,還有 ①腔腸動物,如海葵、珊瑚;②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③甲殼動物,如蝦、蟹;④海豚(哺乳動物)、龜(爬行動物)等其他水生動物
3. 魚適應水中生活最重要的兩個特點:①能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來取食和避敵。 ②用鰓在水中呼吸
4. 陸地環境特點與陸生動物的適應:①氣候干燥……有防止體內水分散失的結構,如角質的鱗或甲,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有多種運動方式. ③氣態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于身體內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氣管(蚯蚓例外,靠體表呼吸)④晝夜溫差大,環境變化快而復雜……有發達的感官和神經,對多變環境及時作出反應
5. 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中,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靠濕潤的體壁呼吸.可根據環帶著生在身體前端來判斷首尾(環帶也叫生殖帶)
6. 身體由許多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叫環節動物,如蚯蚓、沙蠶、水蛭
7. 哺乳動物:具胎生,哺乳,體表被毛,體溫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貓
8. 恒溫動物:可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恒定,使體溫不隨外界的變化而變化的動物,包括鳥類和哺乳動物.反之,體溫隨環境溫度變化而改變的動物是變溫動物,如蛇、昆蟲等。
以上就是生物總復習的全部內容,8.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與環境共同進化的產物,是生物與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 9.生物圈的結構和功能能長期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這一現象稱為生物的穩態。 10.從能量角度來看,源源不斷的太陽能是生物圈維持正常運轉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