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論文?微生物與疾病:可以研究微生物與人類疾病之間的關系,探究其在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以及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微生物資源利用:可以研究微生物在資源利用方面的應用,如生物降解、生物轉化、生物合成等,探究其在環境保護、能源開發等方面的應用。那么,微生物論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二十一世紀,世界生物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隨之也引發了一系列法律上的新問題。分析微生物及其基因是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還是科學發現?探討其是否具備專利法保護所應具備的條件,了解發達國家加強生物技術專利保護的國際慣例,對我國的生物技術專利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微生物學論文 會計072袁璐060712224 微生物(microorganism簡稱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見的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它們都是一些個體微小(一般<0.1mm)、構造簡單的低等生物,包括屬于原核類的細菌(真細菌和古細菌)、放線菌、藍細菌、支原體、立克次氏體、和衣原體;屬于真核類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動物和顯微藻類;以及屬于非細胞類的病毒和亞病毒(類病毒、擬病毒和朊病毒)。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謂“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醫藥、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在21世紀的生命科學的發展中,微生物更是發揮了無可爭辯的關鍵作用。 在整個生物界中,各種生物體形的大小相差十分懸殊,微生物由于其形體都極其微小,因而導致了一系列與之密切相關的五大共性特征:1. 體積小,面積大。這有效地增強了微生物的信息溝通能力,并由此產生其余四個共性特征。2. 吸收多,轉化快。這個特性為微生物的高速生長繁殖和合成大量代謝產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質基礎。3. 生長旺,繁殖快。它使得對生物學理論的研究周期大為縮短,空間減小,經費降低,效率提高。4. 適應強,易變異。
生物柴油 論文編號:SP017 論文字數:21059,頁數:40 摘要 生物柴油是一種無毒、可生物分解、可再生的燃料,其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是以菜子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花生油、葵花子油、棕櫚油、椰子油、回收烹飪油及動物油等為原料在催化劑(堿或酸)的作用下與甲醇進行酯交換反應制成的脂肪酸甲酯。具備與石化柴油相近的性能。和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燃燒后可有效地減少機動車尾氣中氮氧化物、硫化物以及顆粒物的排放,具有降低柴油機排放的潛力。 生物柴油就是一種用油菜籽等可再生的油脂原料經過合成而得到的長鏈脂肪酸甲酯,它是通過以不飽和油酸C18為主要成分的甘油脂分解而獲得的。它的十六烷值高,大于49(石化柴油為45),是一種可以替代普通柴油使用的環保燃油。 生物柴油含有C16~C18長度的碳鏈,因此從碳鏈長度上看,生物柴油具有潤滑性。從其粘度、閃點以及低溫流動性等特性上看,生物柴油可以在某種條件下作為潤滑劑使用。 關鍵詞: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碳鏈;柴油;潤滑性Abstract Biodiesel is a non-toxic, biodegradable and renewable fuels, its main component is the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a rapeseed oil, soybean oil, corn oil, cottonseed oil, peanut oil, sunflower oil, palm oil, coconut oil, recovery Cooking oil and animal oils as raw materials in the catalyst (base or acid) and the role of methanol carried out under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made 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Compared to diesel and petrochemical, bio-diesel is a clean renewable energy, burning can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vehicle exhaust of nitrogen oxides, sulfides and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s, with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diesel emissions. Biodiesel is a renewable use of rapeseed oil and other raw materials obtained through the synthesis of long-chain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it is not saturated by oleic acid C18 a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decomposition Triglyceride obtained. Its high cetane number, more than 49 (petrochemical diesel to 45), is an alternative to ordinary diesel fuel used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iodiesel contains C16 ~ C18 length of the carbon chain, from the carbon chain length, the bio-diesel has lubricity. Its viscosity, flash point and the low-temperature liquid,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e bio-diesel ca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o use as a lubricant. Keywords: Biodiesel;Fatty acid methyl ester;Carbon chain;Diesel;Lubricity 目錄 摘要………………………………………………………………………………….I 第一章 文獻綜述……………………………………………………………………..2 1.1 生物柴油概念………………………………………………………….2 1.2 發展綠色動力生物能源的意義……………………………………….2 1.3 生物柴油的研究現狀………………………………………………….2 1.3.1 制備工藝研究 1.3.2 性能結構表征 1.4 本課題提出的依據………………………………………………………7 第二章 生物柴油制備原理…………………………………………………………8 2.1 原材料…………………………………………………………………8 2.2 制備原理與收益……………………………………………………8 2.3 成品理化結構與性能………………………………………………13 2.4 主要結論…………………………………………………………….17 第三章 潤滑油品的基本特征………………………………………………………18 3.1 油類潤滑劑的結構特征………………………………………………18 3.2 影響油品潤滑性的主要因數…………………………………………21 3.3 生物柴油的結構與可潤滑性……………………………………….243.4 主要結論……………………………………………………………......25 第四章 生物柴油的潤滑性試驗………………………………………………….26 4.1 試驗機及其工作原理………………………………………………26 4.2 實驗設計……………………………………………………………27 4.3 試驗結果與分析……………………………………………………30 4.4 主要結論……………………………………………………………35 全文總結……………………………………………………………………………36 主要參考文獻………………………………………………………………………37 致謝……………………………………………………………………38 以上回答來自:http://www.lwtxw.com/html/58-5/5074.htm
· 94 ·液調pH,使之成為5Be’,pH7~8的母液溶液。用IRC一50[NH4 ]型樹脂吸附,再用2%氨水溶液洗脫,將洗脫液濃縮至15Be’。將其上D一2018型大孔吸附樹脂,并用高純水洗脫,分段收集各組分。將卡那霉素B稀溶液進行濃縮至24Be’,用乙醇結晶,即得到卡那霉素B成品。卡那霉素結晶母液一5Be’、pH7—8的母液溶液一IRC一50[NI-h ]一2%氨水洗脫一濃縮一上D一2018型大孔吸附樹脂一卡那霉素B收集液一濃縮一乙醇結晶一卡那霉素B成品。3 小結3.1 新工藝中的D一2018型樹脂為弱酸型陽離子大孔吸附樹脂,它的再生處理徹底與否決定了對卡那霉素B的分離效果。3.2 濃縮時要求真空度在0.095 Mpa以上,溫度在30℃遼寧藥物與臨床2003年第6卷第2期左右。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卡那霉素B成品的色澤和純度。3.3 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兩種工藝條件下生產的卡那霉素B的純度:新工藝生產的卡那霉素B純度在90% 以上,達到出口的要求;老工藝生產的卡那霉素B純度只有70% 左右。3.4 在新工藝中采用乙醇結晶,比老工藝中采用甲醇、丙酮重結晶更經濟、更安全,同時更簡便。3.5 結晶母液中的雜質對分離柱的分離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我們通過用卡那霉素A和卡那霉素B純品的混合液上柱分離作對比,它的分離效果明顯好于結晶母液上柱分離的效果,所以在上柱分離之前應對結晶母液進行除雜質處理。
微生物及其基因呼喚專利法保護
二十一世紀,世界生物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隨之也引發了一系列法律上的新問題。分析微生物及其基因是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還是科學發現?探討其是否具備專利法保護所應具備的條件,了解發達國家加強生物技術專利保護的國際慣例,對我國的生物技術專利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生物技術的發展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在農業、醫藥、化工、環保等一系列領域引發了巨大的變革。科學家預言二十一世紀是生物技術的世紀,但是,非技術領域發展的落后使生物技術的先進性未能充分發揮。原先的政治、經濟、醫學、倫理道德、法律制度體系所處的制度環境因為生物技術的發展而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而原先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操作系統卻無法像生物技術的發展一樣在短期內迅速實現體系的裂變、轉型、升級。生物技術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帶給人們無限驚喜的同時,也帶給了人們無限的苦惱。
在法學界,生物技術及其專利性問題,一直是困擾學者們的重大難題。對于活的生物體及DNA雙螺旋結構的描述主張專利權利,也引發了一系列激烈的爭論,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已經涉及到了專利制度的本質以及發明和科學發現的界定、科技和倫理等一系列深層次問題。
微生物及其基因專利保護紛爭
根據傳統專利法的觀點,要解決能否就微生物及基因主張專利權利的問題,關鍵在于微生物及基因應屬于專利法上的發明還是科學發現。
以上就是微生物論文的全部內容,一、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1.生態平衡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起到了調節作用。微生物可以影響許多事物,比如說生物群落結構、土壤質地和化學組成等。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機質和礦物質,釋放營養物質并且循環利用它們,促進土壤更新和繁榮。此外,微生物可以依靠無機化合物作為能量和有機物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