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新人音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1)教學目標:1、通過表演《云》,感受并表現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2、能夠看圖為歌曲填上適當的詞,并能準確地讀拍。教學重點:感受并表現歌曲。教學難點:能夠準確的讀拍。教學準備:錄音機、電子琴。教學內容及過程:一、開始部分:1、 聽音樂進教室。2、 發聲練習。3、那么,人音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讓學生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2、演唱歌曲時能準確、形象地模仿出鐘表走動的聲音。
3、讓學生主動參與為歌曲伴奏,即興編創歌曲伴奏譜和動作,并能簡單地評價他人的演唱和演奏。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1)學會歌曲《這是什么》的演唱,并能準確、形象地模仿鐘表走動的聲音;
(2)自己為歌曲編創動作,并能用打擊樂器自編節奏為歌曲伴奏,對他人的演唱和演奏能簡單的作出評價。
2、難點:
(1)準確演唱歌曲,鐘表走動的聲音要唱的輕巧、短促;
(2)能協調的做到邊打節奏邊唱或邊表演邊唱。
教具準備:
電子琴、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情境導入
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嘀嗒嘀嗒嘀嗒嘀嗒當當當,嘀嗒嘀嗒嘀嗒嘀嗒當當當,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謎底是鐘表。今天我們就唱一唱這首謎語歌——這是什么。”
二、寓教于樂
1、教師范唱:加入伴奏音樂,老師要唱出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并形象地模仿出鐘表走動的聲音。
在老師演唱的時候,請大家判斷一下歌曲的節拍,也可以自己跟隨音樂拍一拍。
2、、朗讀兒歌
3、問:“嘀嗒嘀嗒是什么聲音?”(鐘表針走動的聲音)
“你能模仿一下嗎?”教師要指導學生讀的要輕巧、短促。
小青蛙回家音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愉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學唱歌曲。
2.感知“××︱”與“×××︱”的節奏型,體驗用聲勢表現節奏的樂趣。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歌曲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引起興趣。
1.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個小小的朋友,(引出青蛙)看這是誰呀?(青蛙)
2.青蛙是怎么走路的?它唱歌的聲音又是怎樣的?
二、感知“××︱”與“×××︱”的節奏型,用聲勢表現節奏。
1.播放課件,感受歌曲中不同時值的節奏。
師:我們的小青蛙朋友是怎么跳、怎么唱的呢?
師小結:小青蛙有時慢慢跳、慢慢唱,有時快快跳、快快唱。
2.理解節奏圖的含義。
師:老師這里有兩幅圖,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哪一幅是小青蛙在慢慢跳、慢慢唱?哪一幅是小青蛙在快快跳、快快唱呢?
3.幼兒看著節奏圖,用聲勢表現節奏。
師:那我們先來學一學小青蛙慢慢跳、慢慢唱,好嗎?
三、學唱歌曲《小青蛙回家》。
1.教師范唱歌曲。
師:小青蛙唱唱跳跳它要到哪里呢?;本文……我們來聽一聽(教師范唱歌曲一遍)師:小青蛙要干什么呀?(回家)它回到家了嗎的?我們再來聽一聽。(看課件,并逐句演示圖示)
師:小青蛙回家了嗎?小青蛙跳著、唱著高興的回到了家。
【 #教案#導語】說課稿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教”。 無 我整理了人教版一年級音樂說課稿三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音的強弱
一、說教學內容:
這堂課我運用的是小學一年級(人教版)的教材,主要內容是音樂知識——音的強弱。
二、說教學目標:
這節課主要通過各種音樂活動,幫助學生感受、體驗音的強弱,并通過音樂游戲訓練學生對強弱音的分辨能力和反應能力,其次是創設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在身心愉悅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提高對音樂的表現和創造能力。
三、說教學重難點:
這堂課的重點就是感受音的強弱,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運用學到的音的強弱知識處理歌曲。
四、說教法學法:
許多美學家認為,音樂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同時又是最講究形式結構的藝術。所以,我認為音樂教學應努力創設一些美的情境,使兒童在充分的體驗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獲得形式、技能的領悟。
在本節課中,我以“美”為突破口,以實踐為中心,以技能為手段,以能力為重點,讓學生在大量的音樂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具體做法有:
1、律動體驗:上課鈴一響起,在沒進入教室之前,我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強弱對比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律動進教室。
第六課 咯咯噠
一、教學內容:
1、 聆聽《公雞 母雞》
2、 聆聽《我的小雞》
3、 扮演《母雞叫咯咯》
4、 扮演《下蛋啰》
二、教學總目標:
1、 通過聆聽、扮演,表示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 認識鈴鼓和響板,并通過探索式的學習掌握其演奏方法。
3、 能夠自編動作參與扮演。
三、教材分析:
1. 管弦樂《公雞母雞》
《公雞母雞》選自法國作曲家圣-桑1886年所作的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這部組曲由13首帶有小標題的小曲和終曲組成,分別是(1)序奏與獅王進行曲;(2)公雞母雞;(3)騾子;(4)烏龜;(5)大象;(6)袋鼠;(7)水族館;(長耳朵的角色;(9)森林深處的杜鵑;(10)鳥舍;(11)鋼琴家;(12)化石;(13)天鵝。
《公雞母雞》首先由鋼琴和小提琴采用以同音反復組成的音調和頓音,模仿母雞咯咯的啼叫聲,仿佛剛剛下了蛋的母雞在報喜。接著鋼琴模仿公雞的啼叫聲。公雞和母雞的叫聲交織在一起,樂曲情趣盎然。
2. 童聲合唱《我的小雞》
《我的`小雞》是一首阿塞拜疆兒童歌曲,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
人音版小學音樂下冊《春曉》教學反思
一、用音樂的材料營造音樂的氛圍。
本堂課以唐朝詩人孟浩然的古詩《春曉》來導入,考慮到學生對現代合唱曲的音色、旋律上的不熟悉,我適時地讓學生欣賞經典的`視頻資料,由桑葉松指揮的《春曉》視聽的結合讓學生的興趣再一次提高起來。
二、用音樂的手段解決音樂的問題。
教學手段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根據教學內容自然生成的,手段不是非新穎不可,而是要恰到好處,所以我在整堂課中反復使用的教學手段都是音樂的,比如“哼唱旋律、節奏、圖形譜、動作表現等等,我認為這樣的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仔細地臨聽音樂,關注音樂,真正沉浸在音樂之中。當然,這些手段的運用是抓住每一句或每一段旋律的最主要的特征而自然生成的。有些也不能互換,比如我認為在教學合唱《春曉》最有特點的應該是在音色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的提問是人聲模仿大自然中的那些聲音?人聲除了表現歌聲還可以表現詞,層層深入,層層剝筍,引導學生理性地感受人聲的表現力。
三、用音樂的技巧指導音樂的表現。
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是我們音樂教師一直關注的問題。
以上就是人音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的全部內容,《公雞母雞》首先由鋼琴和小提琴采用以同音反復組成的音調和頓音,模仿母雞咯咯的啼叫聲,仿佛剛剛下了蛋的母雞在報喜。接著鋼琴模仿公雞的啼叫聲。公雞和母雞的叫聲交織在一起,樂曲情趣盎然。2. 童聲合唱《我的小雞》《我的`小雞》是一首阿塞拜疆兒童歌曲,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