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圖生物會員系統?該保護區是當今少有的亞熱帶完整生態系統,面積為4.1萬公頃,主要保護黔金絲猴和珙桐等珍稀動植物。黔金絲猴與大熊描一樣都是第四紀的伴生動物,是名符其實的“活化石”,目前僅在梵凈山林區有100到500只,對研究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環境有很高價值。那么,康圖生物會員系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的26個自然保護區
1.長白山自然保護區位于吉林省安圖、撫松、長白三縣交界的白頭山地區。1980年初被聯合國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該保護區面積達20多萬公頃,是我國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自下而上有4個垂直結構明顯的自然景觀帶。依次是針闊混交林帶、暗針葉林帶、岳樺林帶和高山冰原帶。長白山的植物多達1400多種,有“溫帶生物資源基因庫”之稱,野生動物有400多種。主要珍稀動植物有東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錢豹、紅松、長白落葉松等。
2.臥龍自然保護區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縣境內。1980年初被聯合國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該保護區面積為20萬公頃,主要保護西南高山林區自然生態系統和大熊貓等珍稀動物。這里是亞熱帶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由于高山阻擋了太平洋東來的氣流及西風環流,形成終年溫涼濕潤的亞熱帶山地氣候。從山麓到山頂形成了完整的垂直分布帶譜。主要珍稀動植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羊、小熊貓、白唇鹿、四川紅杉、岷江柏、獨葉草、追齡草、香樟等。
3.鼎湖山自然保護區位于廣東省肇慶市。1956年被列為我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8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是全球17個熱帶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中最北的一個。
馬
分類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哺乳綱
目: 奇蹄目
科: 馬科
屬: 馬屬
種: 馬
學名
Equus caballus
馬 (Equus caballus) 是一種草食性家畜,頸上有長鬃,尾有長毛,馬腳長有馬蹄。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原產于中亞草原,4000多年前就被人類馴化,15世紀后,才被殖民者帶到美洲和澳洲。
馬主要作為役使家畜,用于騎乘、挽車和載重,在戰爭和勞作中運用。在歷史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工業革命蒸汽機出現以前,一直是主要的拉車動力,以至于后來機器的能力要以馬力來衡量。在山區無法行車的路上,馬是主要的運載工具。
在戰爭中最早也是拉戰車,由游牧民族首先發明騎乘,中國直到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開始出現騎兵,羅馬帝國也是后期從中亞游牧民族處學習的騎乘。馬鞍也是游牧民族發明的,后來經過不斷的改進;馬鐙是中國人在唐朝后期發明的,一開始只是一個,為便于上馬,后來發展為一邊一個,波斯人稱為“中國鞋”,后來才傳到歐洲。直到20世紀末,由于各種戰車、直升機的出現和普及,騎兵才開始退出戰爭。目前騎乘多用于體育競賽,有的大城市巡警也還用馬。
馬也可以作為乳用和肉用,伊斯蘭教律法禁止食用馬肉,公元732年教皇格里高利三世下令禁止基督教徒食用馬肉,但后來作用不大,現在法國人、意大利人都食用馬肉,日本人認為馬肉是營養豐富的肉食。
大熊貓:僅產于我國四川、陜西、甘肅的少數地方
金絲猴:分布于四川、甘肅和陜西南部
白頭葉猴:產于我國云南、廣西南部及越南北部
白鰭豚:生活在我國長江中下游、洞庭湖、錢塘江中
揚子鱷:分布于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銀杉:產于廣西、四川、湖南、貴州等地
水杉:產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人參:產于我國東北、朝鮮等地熊貓啊,最常見了。下面列出的是一些中國的瀕危鳥類的名單(不全,實在太多):白鵜鶘、卷羽鵜鶘、紅腳鰹鳥、綠鸕鶿、海南虎斑(開鳥)、黃嘴白鷺、白鸛、東方白鸛、黑鸛、黑頭白鹮、朱鹮、白琵鷺、黑臉琵鷺、小天鵝、大天鵝、疣鼻天鵝、白額雁、雪雁、小白額雁、紅胸黑雁、冠麻鴨、鴛鴦、鶚
鳳頭蜂鷹、黑鳶、白尾海雕、胡兀鷲、高山兀鷲、禿鷲、蛇雕、白尾鷂、白腹鷂、蒼鷹、雀鷹、赤腹鷹、鳳頭鷹、松雀鷹、普通(狂鳥)、大(狂鳥)、棕尾(狂鳥)、金雕、烏雕、白肩雕、草原雕、獵隼、灰背隼、游隼、燕隼、紅隼、紅腳隼、柳雷鳥、巖雷鳥、黑琴雞、鐮翅雞、花尾榛雞、暗腹雪雞、藍胸鶉、白額山鷓鴣、灰腹角雉、黃腹角雉、黑頭角雉、紅胸角雉、紅腹角雉、勺雞、棕尾虹雉、綠尾虹雉……
1.長白山自然保護區
位于吉林省安圖、撫松、長白三縣交界的白頭山地區。
我國的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
蜂猴(所有種)、熊猴、臺灣猴、豚尾猴、葉猴(所有種)、金絲猴(所有種)、長臂猿(所有種)、馬來熊、大熊貓、紫貂、貂熊、熊貍、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鰭豚、中華白海豚、亞洲象、蒙古野驢、西藏野驢、野馬、野駱駝、鼷鹿、黑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羊、高鼻羚羊、扭角羚、臺灣鬣羚、赤斑羚、塔爾羊、北山羊、河貍、短尾信天翁、白腹軍艦鳥、白鸛、黑鸛、朱鹮、中華秋沙鴨、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虎頭海雕、擬兀鷲、胡兀鷲、細嘴松雞、斑尾榛雞、雉鶉、四川山鷓鴣、海南山鷓鴣、黑頭角雉、紅胸角雉、灰腹角雉、黃腹角雉、虹雉(所有種)、褐馬雞、藍鷴、黑頸長尾雉、白頸長尾雉、黑長尾雉、孔雀雉、綠孔雀、黑頸鶴、白頭鶴、丹頂鶴、白鶴、赤頸鶴、鴇(所有種)、遺鷗、四爪陸龜、黿、鱷蜥、巨蜥、蟒、揚子鱷、新疆大頭魚、中華鱘、達氏鱘、白鱘、紅珊瑚、庫氏硨磲、鸚鵡螺、中華蛩蠊、金斑喙鳳蝶、多鰓孔舌形蟲、黃島長吻蟲。
我國目前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的有9個自然保護區,它們是臥龍、鼎湖山、長白山、梵凈山、武夷山、神農架、錫林郭勒、博格達峰和鹽城。
以上就是康圖生物會員系統的全部內容,中國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的26個自然保護區 1.長白山自然保護區位于吉林省安圖、撫松、長白三縣交界的白頭山地區。1980年初被聯合國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該保護區面積達20多萬公頃,是我國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自下而上有4個垂直結構明顯的自然景觀帶。依次是針闊混交林帶、暗針葉林帶、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