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歷史?歷史:湖北歷史源遠流長。夏商以前,南方民族長期在這里勞動和生活。春秋時,國土主要在今湖南、湖北地區的楚國在南方諸國中最為強盛。戰國時,南方諸國統一于楚。西漢劃天下為十三部,湖北以漢水為界,西為南郡,那么,湖北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湖北歷史上有很多國家,舉例如下:
1、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湖北省境內出現諸多小國。
2、秦代(前221年-前207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前221年)后,廢除分封,實行郡縣制,湖北省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含敏、南陽、長沙、黔中和九江郡,并置若干縣。
3、西漢(前206年—25年):湖北省大部屬荊州刺史部。
4、東漢(25年—220年):沿置南郡、南陽郡、江夏郡以及漢中郡、廬江郡等。
5、三國(220年—280年):魏、蜀、吳爭奪荊州,后魏、吳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長沙郡、襄陽郡、南陽郡、南鄉郡、義陽郡、魏興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6、兩晉(265年—420年):湖北省大部分仍屬荊州之江夏、襄陽、南郡、建平、宜都、義陽、南鄉、南陽、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長沙、天門、武陵、魏興等郡,開始僑置州、郡、縣。
7、南北朝(420年—589年):湖北省主要屬南朝范圍,仍設州、郡、縣,僑置州、郡、縣增多激脊,變更頻繁,建制紊亂。
8、隋朝(581年—618年):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后,先撤銷僑置州、郡、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又行恢復。今湖北省除西北部分和東部一隅外,絕大部分屬荊州,統領南郡、夷陵、競陵、沔陽、清江、襄陽、舂陵、漢江、安陸、永安、江夏等郡。
愛國詩人屈原、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開創“光武中興”返拍配的劉秀、發動“神龍賀衡政變”的張柬之、萬歷時期的內閣首輔漏指張居正等都是湖北人。
清康熙三年 (1664) 分湖廣省為左右兩布政使司,左司仍駐武昌府御猜配 (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城區)。右司駐長沙府 (今湖南長沙市鎮指)。六年 (1667) 左司改兆拿名湖北省,右司改名湖南省。湖北省轄境相當今湖北省。1927年省會在武漢市。
歷史:
湖北歷史源遠流長。夏商以前,南方民族長期在這里勞動和生活。春秋時,國土主要在今湖南、湖北地區的楚國在南方諸國中最為強盛。戰國時,南方諸國統一于楚。西漢劃天下為十三部,湖哪拆北以漢水為界,西為南郡,東為江夏,均隸屬于荊州。
2002年,湖北省轄有12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3個直管市,60個縣,38個區。
文化:
湖北地方文化匯東西南北之李碧棗長,承楚文化之緒,具有悠久的文化歷慧鋒史,創造和發展了富有楚文化傳統的多種藝術形式,大致可分為戲曲、說唱、歌舞等幾大類。湖北地處長江中游,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又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十分豐富,享有“文物大省”之譽。
出身宜昌的談枝愛國詩人屈原,出身襄陽的和平使者王昭君,出身孝感的孝子董永,出身荊含好敏州的伍襪哪子胥等都是歷史名人。
以上就是湖北歷史的全部內容,湖北長江以北屬河南行省,以南屬湖廣行省。 明朝改制,全國設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湖北屬湖廣布政使司。 清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分治,大體以洞庭湖為界,南為湖南省,北為湖北省,是為湖北建省之始。 湖北省當時領有武昌、漢陽、黃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