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總結?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1、菱形的定義 :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2、菱形的性質:⑴ 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⑵ 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⑶ 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那么,初中數學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數學的重要知識點有有理數、實數、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接下來分享具體的知識點內容。
初中數學重點知識總結
(一)有理數
(1)定義:由整數和分數組成的數。包括:正整數、0、負整數,正分數、負分數。可以寫成兩個整之比的形式。
(2)數軸:在數學中,可以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做數軸。
(3)相反數:相反數是一個數學術語,指絕對值相等,正負號相反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
(4)絕對值:絕對值是指一個數在數軸上所對應點到原點的距離。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5)有理數的加減法
同號相加,到相同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異號相加,取絕對值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6)有理數的乘法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
任何數與0相乘,積為0.例:0×1=0
(7)有理數的除法
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除。0除
以任何一個不為0的數,都得罩叢0。
(8)有理數的乘方
求n個相同因數乘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拆悶迅做冪。
初中數學教學,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情操和幾何思維能力。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中數學基礎知識點歸納總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初中數學基判帶棚礎知識點歸納總結
1、定理1 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的
2、定理2 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過對稱中心,并且被對稱中心平分
3、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都經過某一點,并且被這一點平分,那么這兩個圖形關于這一點對稱
4、等腰梯形性質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
5、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 形是等腰梯形
7、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8、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如果一組平行線在一條直線上截得的線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線上截得的線段也相等
9、推論1 經過梯形一腰的中點與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
10、推論2 經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與另一邊平行的直線,必平分第三邊
11、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12、梯形中位線定理 梯形的中位線平行于兩底,并且等于兩底和的一半 L=(a+b)÷2 S=L×h
13、(1)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 ad=bc ,那么a:b=c:d
14、(2)合比性質:如果a/b=c/d,那么(a±b)/b=(c±d)/d
15、(3)等比性質: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
16、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三條平行線截兩條直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17、推論 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他兩邊(或行喚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18、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那么這條直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
1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邊,并且和其他兩邊相交的直線, 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邊與原三角形三邊對應成比例
20、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
2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兩角對應相等,兩三角形相似(ASA)
22、直角三角形被斜邊上的高分成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3、判定定理2 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三角形相似(SAS)
24、判定定理3 三邊對應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SSS)
25、定理 如果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成比例,那么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
26、性質定理1 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對應中線的比與對應角平分線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7、性質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
28、性質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9、任意銳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銳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30、任意銳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銳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31、圓是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
32、圓的內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小于半徑的點的集合
33、圓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大于半徑的點的集合
34、同圓或等圓的半徑相等
35、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軌跡,是以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徑的圓
36、和已知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著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37、到已知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這個角的平分線
38、到兩條平行線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和這兩條平行線平行且距離相等的一條直線
39、定理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
初中生學會整理數學知識點并總結,能大大提高自己學習的效率。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數學知識點詳細歸納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初中數學知識點詳細歸納總結
一、基本知識
1、數與代數
有理數有理數:①整數→正整數/0/負整數②分數→正分數/負分數。
數軸:①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取一點表示0(原點),選取某一長度作為單位長度,規定直線上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就得到數軸。②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③如果兩個數只有符號不同,那么我們稱其中一個數為另外一個數的相反數,也稱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在數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點,位于原點的兩側,并且與原點距離相等。④數軸上兩個點表示的數,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正數早好大于0,負數小于0,正數大于負數。
絕對值:①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的絕對值。②正數的絕對值是他的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他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比較大小,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數的運算:加法:①同號相加,取相同的符號,把絕對值相加。
初中馬上要升入高中,數學是考試拉分科目之一,那么初中數學必考知識點有哪些呢。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數學必考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數學必租絕考知識點總結
一元二次方程
學生已經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在解決某些實際問題時還會遇到一種新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來認識這種方程,討論這種方程的解法,并運用這種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本章首先通過雕像設計、制作方盒、排球比賽等問題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給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讓學生通過數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體會,并給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節介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種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在介紹配方法時,首先通過實際問題引出形如 的方程。這樣的方程可以化為更為簡單的形如 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這個方程的解。進而舉例說明如何解形如 的方程。然后舉例說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為形如 的方程,引出配方法。
很多同學在復習初中數學時,因為沒有對之前的知識進行梳理記憶,導致整體的復習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1、菱形的定義 :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質:⑴ 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
⑵ 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⑶ 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⑷ 菱形是軸對稱圖形。
提示:利用菱形的性質可證得線段相等、角相等,它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且把菱形分成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由此又可與勾股定理聯系,可得對角線與邊之間的關系,即邊長的平方等于對角線一半的平方和。
3、因式分解定義: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的變形叫把這個多項式因式分解。
4、因式分解要素:①結果必須是整式②結果必須是積的形式③結果是等式④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關系:m(a+b+c)
5、公因式:一個多項式每項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這個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
6、公因式確定方法:①系數是整數時取各項最大公約數。②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冪③系數最大公約數與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冪的積就是這個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總結的全部內容,判定:1、對角線相等的菱形2、鄰邊相等的矩形。拓展閱讀: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 1、按部就班,環環相扣 數學是環環相扣的一門學科,哪一個環節脫節都會影響整個學習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