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地理

2017四川高考地理答案,2017高考地理答案

  • 地理
  • 2023-04-22
目錄
  • 2017天津高考地理答案
  • 2019天津高考地理答案
  • 2019年高考地理海南卷答案
  • 2017年高考地理全國卷3答案
  • 2017高考地理答案

  • 2017天津高考地理答案

    高考真題太多,這兒圖片也沒辦法粘貼,你要的話給你一個連接,自己去看!

    2014年高考文綜真題(新課標卷Ⅰ)word解析

    文科綜合地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題前,考生務必在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選銷洞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試卷上無效。

    3. 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卸載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 考試結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太陽能光熱電站(圖1)通過數以十萬計的反光版聚焦太陽能,給高塔頂端的鍋爐加熱,產生蒸汽,驅動發電機發電。據此完成1-3題。 圖1

    1.我國下列地區中,資源條件最適宜建太陽能光熱電站的是:

    A.柴達木盆地B.黃土高原C.山東半島D.東南丘陵

    2.太陽能光熱電站可能會:

    A.提升地表溫度B.干擾飛機電子導航C.誤傷途徑飛鳥D.提高作物產量

    3.若在北回歸線上建一太陽能光熱電站,其高塔正午影長于塔高的比值為P,則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0 C.全年日P<1 D.冬至日P>1

    【答案】1、A2、C3、D

    【解析】1、柴達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虛弱少,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其它三地位于季風區,降水多、陰天多,太陽輻射較少,所以A對。

    2、光熱電站是依靠光能集聚產生熱能制造蒸汽,來推動發動機運轉,強光、高熱能可能會誤傷途徑的飛鳥,所以選C。

    3、在北回歸線上建一太陽能光熱電站,二分日時正午太陽高度為66.5°,影子不為0,影長與塔高比重P不等于0,A錯;夏至日時,正午太陽高度為90°,影長為0,P=0,B錯。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43°,影長大于塔高,P>1,D對。

    20世紀50年代,在外國專家的指導下,我國修建了蘭新鐵路。蘭新鐵路在新疆吐魯番附近的線路如圖2所示。讀圖2,完成4-6題。 圖2

    4、推測外國專家在圖示區域鐵路選線時考慮的主導因素是

    A、河流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來,我國專家認為,蘭新鐵路在該區域的選線不合理,理由爛斗宏可能是

    A、線路過長 B距城鎮過遠

    C、易受洪水威脅 D、工程量過大

    6、50多年來,蘭新鐵路并沒有改變該區域城鎮的分布,是因為該區域的城鎮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綠洲分布 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答案】4.D 5.B 6.B

    【解析】

    4.該地位于西北地區,鐵路的建設會選擇在海拔低的山谷附近,所以結合這個角度,答案也是地形。選D。

    5.從圖中可以看出,吐魯番為盆地內部,而蘭新線位于盆地邊緣,所以最可能是距離城鎮遠。該地位于西北,降水少,所以洪水災害威脅小。從圖中看出,該鐵路線沒有穿越等高線,所以工程量不大。B對

    6.該地區的城鎮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綠洲地區。所以選B。

    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含氮化合物濃度增加,產生沉降,是新出現的令人擔憂的全球變化問題。一科研小組選擇受人類干擾較小的某地,實驗模擬大氣氮沉降初期對植被的影響。實驗地植被以灌木植物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數據為實驗地以2009年為基數,2010-2013年實驗中植被的變化值(測量時間饑冊為每年9月30日)。據此完成7-9題。

    表1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數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7、實驗期間植被變化表現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變④植被分布改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實驗期間大氣氮沉降導致灌木、草本兩類植物出現此消彼長競爭的是

    A植株數量 B、總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9.根據實驗結果推測,隨著大氣氮沉降的持續,植被未來變化趨勢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縮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縮 D.灌木植物萎縮、草本植物茂盛

    【答案】7.A8.D 9.D

    【解析】

    7.生物量等于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之和,隨著時間發展,除了地下生物灌木植物略有減少,其他都是增加,簡單計算可知,生物量為增加,即①對。柱物密度即植株數量,從表中可知,數量呈遞增趨勢,即密度增加,即③對。

    8.從表直接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發展,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減少,但是草本植物增加,符合了題目此消彼長的設問。

    9.從表中可以看出,地上和地下的灌木植被相加呈減少趨勢,草本植被呈增加趨勢。

    圖3顯示某國移民人數及其占總人口比例的變化。讀圖3,完成10-11題。圖3

    10.圖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圖中,符合該國人口增長特點的是

    A.① B. ②C.③D.④

    11.該國人口增長數量最多的時段為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 1950-1970年D. 1970-1990年

    【答案】10.A 11.C

    【解析】

    10.由圖可知移民人數/總人口=移民人口比例,可以推導出移民人數/移民人口比例=總人口,該國雖然移民數量發生多少變化,但是整體來看總量是在增加,即可得①圖符合,選A。

    11.該國人口呈增加趨勢,1950—1970遷移下降,所以增加最多,C對。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6題-第41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第42題-第48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需求做答。

    36.(24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圖6所示區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風,年平均大風(大于等于8級)日數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鐵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間的路段風沙災害較為嚴重,且主要為就地起沙,風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圍內。 圖6

    (1)分析錯那湖東北部沿岸地區冬春季風沙活動的沙源。(6分)

    (2)說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3)簡述風沙對該路段鐵路及運行列車的危害(7分)

    (4)針對該路段的風沙災害,請提出防止措施(6分)

    【答案】

    (1)多條河流在此注入錯那湖,泥沙沉積,河口三角洲面積較大,冬春季節河流水位低,何談泥沙裸露;錯那湖水位。(因河口外湖區水深較淺)出爐的湖灘泥沙面價較大。

    (2)冬春季氣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護;大風多,湖面較寬闊,西風經湖面無阻擋,沙源東部為河谷,風力強勁。

    (3)(鐵路路基較高)風沙堆積,填埋路基和軌道;侵蝕路基(和路肩);損害機車車輛和同新、信號燈,加大鋼軌、車輪等設別的磨損;影響運行列車安全。

    (4)(阻沙措施)在鐵路兩側設立阻沙墻(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蓋沙面,設置石(草)方格沙障。

    【解析】

    (1)—(2)春季多風沙參考沙塵暴,即風源和沙源。

    (3)從材料可知,該地位于青藏高原,風沙多,且風沙大,可能會掩埋鐵路,影響鐵路運行;另,該地區風力侵蝕作用強烈,可能會對鐵路基礎設施等造成危害。(該題答案語言不太好組織,應該是失分較多的一題)

    (4)為了應對風沙危害,就需要提高植被覆蓋率、修草方格沙障(寧夏沙坡頭最典型)

    37.(22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內陸綠洲地區,21世紀初,該國甲地發現便于開采,儲量豐富的優質磷酸鹽礦,位置見圖7,初期開采的礦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該國在甲地附近籌建了磷酸鹽工業城,使其成為集開采,加工為一體的國際磷酸鹽工業中心。

    圖7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設國際磷酸鹽工業中心的優勢條件。(8分)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設磷酸鹽工業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條件。(8分)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鹽礦石,都會造成污染。有觀點認為“與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鹽礦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較輕”。你是否贊同這種觀點?請通過對甲、乙兩地的對比分析,闡述理由。(6分)

    【答案】

    (1)沙特阿拉伯(靠近亞洲、非洲、歐洲市場),瀕臨海洋,產品運輸方便;磷酸鹽礦品位高,儲量大,易開采;油氣資源豐富,能源成本低,資金雄厚。

    (2)高溫干燥,淡水資源短缺,施工環境差;地處偏遠地區,人口稀少,勞動力缺乏;地區開發歷史短,工業基礎設施薄弱。

    (3)贊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納更多污染物;經濟活動密集,對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對:甲地生態環境更脆弱(水資源短缺,植被稀少,易荒漠化);乙地環境保護設施較完備,污染物處理技術較成熟。

    【解析】

    (1)工業區位優勢考查。

    (2)該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建設工業城淡水缺乏、溫度高、干旱;位于內陸,對外聯系不便;以及該國人口少,勞動力短缺。

    (3)開放性試題,挑一種觀點說出合適的理由即可。

    請考生在第42、43、44三道題地理題中任選一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做答時用2B鉛筆子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今年來,一種不同于傳統觀光游的“深度游”悄然興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過徒步、自駕等方式,圍繞某一特定主題獲得深刻體驗的旅游活動,有3位旅游者結伴擬于4月下旬自駕前往圖8所示區域(湖面高程3196米),進行以觀鳥為主題的深度游。圖8

    指出為應對旅游地自然環境的特殊性,他們需要攜帶的生活用品,并說明理由。

    【答案】海拔較高(3000米以上),氧氣含量偏低,需帶氧氣帶(瓶),抗缺氧藥品等;空氣較稀薄,太陽輻射強,需帶防曬物品;氣溫偏低,晝夜溫差大,續備防寒衣物;此該區域多大風,需備防寒帳篷燈等。

    【解析】根據經緯度可以推斷,該地區為青藏高原。該地區空氣稀薄(缺氧),光照強(防曬),溫度低且晝夜溫差大(御寒),大風天氣比較多(防風)等。

    43,(10分)自然災害與防治

    圖9所示區域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斷裂帶,2013年4月20日,這里發生了7.0級強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區出現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圖示區域發生了嚴重的次生地質災害。

    圖9

    說明本次地震后圖示區域次生地質災害嚴重的原因。

    【答案】圖示區域(地處斷裂帶)巖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強烈地震造成震區巖石松動、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質災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劇,引發泥石流。

    【解析】材料所示,該地區位于斷裂帶,即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巖石整體性易遭破壞;又該地區多暴雨,所以易誘發滑坡、泥石流。

    44,(10分)環境保護

    坡耕地上的切溝由流水侵蝕而成,圖10為切溝景觀

    指出切溝對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答案】

    危害:切溝分割土地,破壞耕地,妨礙耕作。(嚴重時課阻斷交通);加大土壤侵蝕量(切溝形成后,水流集中,沖刷能力增強,水土流失加劇)。

    防治措施:調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間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措施(如修建排水溝等);(在水流集中區域)設置障礙(如草地、灌叢等);在切溝中修建攔水壩(谷坊);切溝填埋。

    【解析】該題具體參考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等相關問題進行作答。

    2019天津高考地理答案

    近幾年高考地理命題趨勢是什么呢?概括起來就是:凸顯地理學科特色,強調對地理思維能力的考查;著重考查主干知識;試題與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的趨勢明顯;對考生描述、分析、闡釋、論證地理問題的虛好指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等。下面是我為你整理關于2017高考地理典型例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2017高考地理典型例題2017高考地理典型例題答案

    1.A【解析】新加坡位于馬六甲海峽邊緣,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優越。

    2.B 【解析】從鐵路線的規劃來看,馬來西亞東海岸銜接鐵道可以連接馬來半島的東西兩岸,可以從陸地上避開新加坡,減輕對新加坡的過度依差配賴。

    3.C 【解析】兩人必須同時處于夜晚才能同時觀月。據圖可以確定吉隆坡所在的經度為東7區。而倫敦為中時區,當北京時間11月15日3時時,吉隆坡為凌晨2時,倫敦為19時,都處于夜晚,可以同時觀月。

    4.C【解析】由材料得知,從公共服務巾心的m行距離角度探索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模式,m行距離越短,化石燃料使用量越少越環保。

    5.B 【解析】雙城模式意味著新組團與城市規模功能都處于同一水平,應做大做強,滿足城市規模增長的需求。

    6.D【解析】選項A、B、C為新城增長模式的新建組團特點,選項D為雙城增長模式的新建組團特點。

    7.A【解析】迎水側的洲頭河水流速快,沉積物顆粒較粗,A正確;側翼河水分流,由于狹管效應,流速較快,細小的顆粒無法沉積,而是沉積了顆粒較大的砂礫物質,B錯;尾部河水從兩側匯集,水的動力能量減弱,沉積了顆粒細小的淤泥層,C錯;因江心洲是洪水期和枯水期周朔性交替出現而形成的,沉積物的顆粒大小也相互交疊,不是逐漸變化的,D錯。

    8.C【解析】三峽蓄水后,泥沙淤積到庫區,下泄的泥沙減少,江心洲的面積趨于縮小,A錯;南水北調東線從揚州調水,對上游方向的南京沒有影響,B錯;農墾活動圍墾了大量濕地,江心洲的濕地大量銳減,C正確;傳統工業的退出,是江心洲產業活動的升級,被生態科技類的產業活動所取代,是江心洲可持續發展的標志,D錯。

    9.A【解析】濱江堤岸本來是為了防洪、灌溉而高筑的沿河大堤,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功能,并成為市民濱江活動的阻力,應該通過合理的綠化和景觀構建,增加臺階、斜坡與外部連接,提高其可達性,A對;工業遺址等人文景觀可以保留以構建文化特色景觀,凸顯曾經的文化元素,B錯;東側岸線較窄,與市區只有狹窄的江水相隔,二者關系密切,應該通過橋隧聯系兩岸,相互融合,C錯;西側破碎的濕地之間需要通過綠道串聯成線,形成一個可以互通的整體,為更多的人提供服務,而不是相互獨立,D錯。

    10.B【解析】三地都位于北回歸線以北,三地陽坡都為南坡,北坡都為陰坡。據圖可知丙地陰坡林線要高于廣東省襪沖平均值;甲地陽坡林線應低于乙地南坡林線;緯度最高的山是丙山,其陽坡林線較低;經度數值最小的是乙山,其陰坡林線較丙山低。

    11.B【解析】A選項巾,乙山緯度不是最低的,氣溫并不比其他山地高;B選項中,乙山位于背風坡,風力較弱,局地多霧,蒸發小,土壤濕度大,適于植被生長;C選項中,西北季風屬于干冷氣流;D選項,光照強,利于植被生長。

    36.(1)①緯度較低,夏季高溫;②地勢較低,山脈阻擋受冬季風影響較小,冬季溫暖;③地處云貴高原,高粱生長期光照充足;④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適中,適宜高粱生長。(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

    (2)①酒廠位于赤水河上游,水質清純,富含礦物質;②特殊的河谷地形和局地小氣候(濕熱氣候)利于微生物發酵;⑧特珠的水土條件生長的糯高粱品質優良。(每點2分,共6分)

    (3)①接近優質釀酒原料(糯高粱)地、水源量大且質優;②當地釀酒歷史悠久,多技術熟練的釀酒工人;

    ③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大;④公路運輸便利,基礎設施完善;⑤茅臺酒的品牌影響大。(每點2分,任答4點得8分)

    (4)贊同:①有利于優化茅臺鎮的產業結構;②提供更多的就業就會;③增加地方財政收入;④改善茅臺鎮的生態環境。

    反對:①茅臺鎮旅游基礎設施落后;②地處偏遠地區鄉鎮,遠離市場、交通不便;③釀酒的獨特行業特征使有些環節可欣賞性不強。(贊同或者不贊同,任答2點可得4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只答贊同或者不贊同不得分。)

    37.(1)①火地島島上山脈阻擋西風,西側為迎風坡,降水較多,氣候濕潤,形成溫帶闊葉林景觀;②東側為背風坡,降水較少,氣候較干,形成溫帶草原和荒漠景觀。(每點3分,共6分)

    (2)①該海域有南極環流與西風漂流流經,海水擾動帶來海底大量無機鹽分;②該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磷蝦提供充足的食物供應;③該海域受西風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換影響,形成適宜的海水溫度、鹽度;④適宜生存的海域面積大;⑤該海域同類別生物數量較少,處于食物鏈的最底層,所似數量龐大。(每點2分,共10分)

    (3)①狂風急浪;②海巾浮冰和冰山;③酷寒冰凍等。(每點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給分)

    42.體驗活動:①尋找濕地明星——尋找具有代表性的濕地鳥類,了解濕地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作用;②愛心交流活動——呼吁人們關愛濕地、保護濕地;③游高原濕地,岡理想希望——將白己的理想與愿望通過濕地傳遞;④印象濕地——記錄濕地美景,走進濕地藝術;⑤濕地運動——體驗濕地康體活動等。(每點2分,任答2點得4分)

    2019年高考地理海南卷答案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讀書能醫愚,讀書能治窮,讀書能療病,讀書能礪志,讀書能致遠,讀書能練達,讀書能聰慧,讀書能知道怎樣交友,怎樣識人,怎樣說話,怎樣做事,怎樣活著才身心健康,讀書能明白什么樣地人生稱得上完美無憾?!毕旅娼o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三地理卷子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理卷子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11X4=44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海拔1200米的盤吉爾塔格山巖體多為火山巖,巖石中含豐富的碳酸鈣,形成獨特的火山巖石林景觀(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1~2題。

    1.該地巖石主要由

    A.流水攜帶泥沙固結形成

    B.巖漿上升冷卻凝固形成

    C.大規模的海陸變遷形成

    D.干旱區風化物沉積形成

    2.形成該石林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風化和風力堆積

    B.冰川侵蝕和風力侵蝕

    C.風力侵蝕和流水侵蝕

    D.流水侵蝕和風力堆積

    國慶花車設計彰顯各地自猜敗然、人文環境特色。下圖為某省級行政區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時的花車造型,主要由如意(形似該省輪廓,寓意“一帶一路”)、山形、火箭、奔馬、飛天等元素構成。讀圖,完成3~4題。

    3.該花車代表的省級行政區是

    A.隴 B.蜀 C.新 D.內蒙古

    4.國慶期間,該省省會城市

    A.日出早于北京

    B.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于扮旅上海

    C.晝漸短,夜漸長

    D.東南方日出,西北方日落

    據2019年12月10日消息,自9月以來的澳大利亞東部森林大火持續肆虐,是當地史上最嚴重的火災。悉尼地區12月10日的天氣預報是:最高氣溫39℃,晴,西南風4-5級。如圖為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11月7日拍攝的山火煙霧擴散及周邊區域的照片。完成5~6題。

    5.快速獲取森林火災點、蔓延方向和實施火災點救援,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 GIS+GPS B. 僅RS可以

    C. RS+GIS+GPS D. 僅GPS可以

    6.12月10日,防止悉尼森林大火蔓延的最佳做法是

    A. 疏散著火點西南方向的居民

    B. 清伐著火點東北側的地表

    C. 優先發布搶救野生動物預警

    D. 及時實施當地的西水東調

    特斯拉電動車一直使用優質的松下鋰電池,續航里程長,是世界新能源汽車中的精品。2017年7月,特斯拉與松下公司合作,在美國內華達州開始建設超級電池廠,所有工序都在廠內完成,并配套了自己的太陽能發電。預計2020年投產后,員工將達到6500人,電池產量將是2014年全球電池產量的總和。為吸引這個項目,內華達州拋出了14億美元的優惠禮包。據此完成7~8題。

    7.特斯拉公司建設超級電池廠,對電動車生產的意義是

    A.減少產品運輸 B.增加汽車產量

    C.降低生產成本 D.提高電池質量

    8.推測內華達州吸引超級電池廠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稅收收入 B.發展相關產業

    C.擴大就業機會 D.改善生態環境

    我國一直重視大豆生產,20世紀上半期,我國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但1995年以后我國大豆開始進口,且進口規模越來越大。目前,我國八成的大豆需要進口,巴西和美國是我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近半年來,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出現大幅下滑。據此回答9~11題。

    9.1995年以后,我國大豆進口規模越來越大,最主要是因為()

    A.人口快速增長

    B.消費能力提升

    C.大豆種植面積銳減

    D.國外大豆的沖擊

    10.中美貿易摩擦可能使得美國大豆()

    A.銷售價格降低 B.競爭力減弱

    C.運輸成本升高 D.生產投入增加

    11.為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大豆產業的影響,可以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實現大豆自給

    B.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大豆利用率

    C.限制大豆的消費,尋找替代農產品

    D.拓寬大豆進口渠道,保障大豆安全

    二、綜合題(共56分)

    1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香草是一種多年生熱帶藤本香料植物,分布在炎熱、潮濕、海拔在1 500m以下且有一定遮陰的坡地,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稱號。馬達加斯加香草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品質最佳的香草,在全球市場上,80%以上的香草產自馬達加斯加。香草穗缺顫從種植到產出豆莢需要三四年時間,過程中須進行人工授粉才能結莢,大約需要手工授粉600朵花才能得到1千克的香草豆莢。受多種因素影響,香草的價格波動很大,且近兩年價格持續飆升,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農民們為了擴大種植面積,不斷侵占國家森林生態保育區,并在培育和加工過程中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因此有些專家認為香草價格的不斷上漲可能會扼殺馬達加斯加香草出口產業。下圖為馬達加斯加島等高線圖。

    (1)分析馬達加斯加島地形對植被的影響。

    (2)判斷圖中甲、乙兩地哪個地區比較適合香草的生長,并分析其適合香草生長的自然原因。

    (3)說出香草價格波動較大的原因。

    (4)簡述香草價格的持續上漲可能會扼殺馬達加斯加香草出口產業的原因。

    13.貴州省花江鄉山高坡陡,水土流失面積達80%,干旱頻率高達90%,1997年該鄉森林覆蓋率僅3%。作為“西電東送”起點的馬馬崖大型水電站,歷時2年多,于2015年1月正式投產發電。圖1為“花江鄉在貴州省的位置圖”,圖2為花江鄉2000年石漠化狀況。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碳酸鹽類巖石的成因類型及其在貴州省的分布特征。

    (2)說明馬馬崖水電站修建的優勢區位條件。

    (3)年降水量1000多毫米的花江鄉干旱頻率高,分析原因。

    (4)針對花江鄉的環境問題,從保護與開發角度,請你為花江鄉提出合理建議。

    14.【旅游地理】(10 分)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近年來,在法國從電力公司、標致汽車等大型公司,到奶酪工坊、香皂廠等中小型企業,2000多家企業向游客敞開了大門,以開放工廠、設立博物館等方式吸引游客參觀,在參觀中游客能與工作人員交流,可以觸摸原材料,看到生產過程,聞到產品的味道,有些還能品嘗。這種“體驗式”的企業游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游客參與其中。統計數據顯示,法國開放參觀的企業中,93%都是中小企業或者小微企業,34%的企業擁有50年以上的歷史。下圖示意法國波爾多一家歷史悠久酒莊的工作人員正在向游客講解造酒過程。

    說明越來越多法國企業和游客參與企業游的原因。

    參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6.B 7.C 8.C 9.B10.B11.D

    12.(1)馬達加斯加島以山地為主,山脈大致呈南北走向(或東北—西南走向),阻擋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東部降水豐富,形成了熱帶雨林植被景觀,西部地處背風坡,形成熱帶草原植被景觀;地勢高差大,水熱狀況隨海拔發生變化,形成植被的垂直分布,植被類型豐富。

    (2)甲地。原因:甲地緯度較低,熱量條件好;地處山地迎風坡,降水豐富,形成熱帶雨林氣候,水熱條件好;森林豐富,有較好的遮陰條件;山地地形有利于排水。

    (3)香草的產區集中,需人工授粉,產量小;氣候異常,多臺風、干旱等極端天氣,導致香草產量變化大;需人工授粉,受勞動力價格變化的影響大。

    (4)價格的上漲,會導致香草被提前采摘上市,加工不合理,質量變差;替代香料出現和增多;與其他生產國的競爭加劇;大面積種植,破壞生態,影響香草產業的發展。

    13.(1)沉積巖。絕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2)地處亞熱帶季風區,年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北盤江流經云貴高原,河流落差大;西部大開發政策,水電開發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鄰近珠江三角洲,具有廣闊的水電市場。(答出三點即可)

    (3)季風氣候,降水時間集中,無雨時間較長;碳酸鹽類巖石地區,地下漏斗發育,地表和地下水容易滲漏;森林覆蓋率低,土壤層薄,涵養水分功能弱;山高坡陡,(經濟欠發達)修建水利工程難度大,雨水難以儲存。(答出三點即可)

    (4)以水資源開發利用(或生態環境恢復與保護)為中心,通過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以及修壩、建梯田等工程措施,解決干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問題;開發喀斯特景觀、庭院經濟、立體農業等,發展旅游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14.企業參與:企業游能使企業透明開放地接受消費者監督,贏得消費者對企業的信賴,維護和改善企業良好形象;企業游可以傳遞企業的價值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展示和保護企業歷史和文化遺產;企業游是企業進行市場營銷和品牌推廣的重要手段,提高知名度,增加企業收入。

    游客參與:游客可以獲得獨一無二的體驗,增長見識,滿足好奇心;可以身臨其境地了解企業的生產環境、衛生標準、產品質量等,形成對企業和產品的印象和評價。

    高三地理卷子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高三中國地理綜合試卷及答案

    ★高考地理鞏固試題及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三地理專項模擬試題含答案

    ★高考地理鞏固試題及答案2020

    ★2018年高中地理會考題及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測試題及答案

    ★高三月考地理試題

    ★高三地理答題模板大全

    ★高三地理答題新模板

    ★云南省高中地理會考試卷及答案

    2017年高考地理全國卷3答案

    高中地理關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簡介

    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中局部區域各種不同活動現象的總稱。包括:

    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的基本標志

    光斑:太陽光球邊緣出現的明亮組織,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譜斑。光斑一般環繞著黑子,與黑子有密切的關系。

    譜斑:太陽光球層上比周圍更明亮的斑狀組織。

    太陽風:太陽風形成的帶電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極光

    耀斑:發出的強大的短波輻射,會造成地球電離層的急劇變化。對人類的影響很大。造成短波通訊中斷。

    日珥:在日全食時,太陽的周圍鑲著一個紅色的環圈,上面跳動著鮮紅的火舌,這種火舌狀物體就叫做日珥。

    影響:太陽活動對于地震、火山爆發、旱災、水災、人類心臟和神經的疾病,甚至交通事故都有關系。因此也形成了太陽活動預報這門學問。

    太陽黑子是在太陽的光球層上發生的一種太陽活動,是太陽活動中最基本、最明顯的現象。它實際上是太陽表面一種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像是一個淺盤,中間下凹,溫度比光球層表面的溫度低1000℃到2000℃,所以看起來比較“黑”。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一

    1、晨昏線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的半球是白天(晝半球),背著太陽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圈)叫晨昏線(圈)。它是由晨線和昏線組成。

    2.晨昏線的判讀在日照圖上,晨線和昏線的判斷方法

    一是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判斷: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過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線是昏線,由夜半球過渡到晝半球的分界線是晨線。

    二是根據晝夜半球判斷:位于晝半球西部邊緣與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晨線,位于晝半球東部邊緣與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昏線。赤道上地方時為6時的是晨線,18時是昏線。

    3.晨昏線的特點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個正球體,同時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線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晝半球與夜半球的面積應相銀擾州等,即晨昏圈是一個李族過球心的大圓,且平分地球。

    (2)晨昏線平面與太陽光垂直。晨昏線上的各點太陽高度為0,晝半球上的各點太陽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點太陽高度小于0。

    (3)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

    (4)晨昏線只有在春、秋分時才與經線圈重合。

    (5)晨昏線在夏至、冬至時與極圈相切。

    (6)晨昏線自東向西移動15°/小時,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

    4.晨昏線的移動

    一般地,如果地軸的傾斜方向不變,晨昏線在如圖1~3范圍內移動。1、2、3分別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時晨昏線的位置。即3月21日與9月23日晨昏線與經線圈重合,導致全球晝夜平分;6月22日擺動幅度最大,導致北半球晝最長,南半球夜最長;12月22日擺動幅度也最大,導致南半球晝最長,北半球夜最長。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二

    1.提供能量:

    (1)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2)太陽輻射是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來源:內部的核聚變。

    (3)緯度鋒蔽差異 熱量差異:緯度低,太陽輻射強,生物量多;反之。

    2.太陽活動:

    (1)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分為:日冕(最外層)、色球、光球(太陽表面、最亮)。

    (2)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太陽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標志,它是太陽活動最強烈的顯示。

    (3)太陽風在日冕層;太陽風暴發生于太陽表面。

    3.太陽活動的三大影響:

    (1)太陽電磁波擾動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

    (2)帶電粒子流擾動地球電磁場產生磁暴

    (3)帶電粒子流進入大氣層產生極光。

    4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三

    1.電離層的影響

    地球大氣層在太陽輻射的紫外線、X射線等作用下形成電離層,無線電通訊的無線電波就是靠電離層的反射向遠距離傳播的。當太陽活動劇烈,特別是耀斑爆發時,在向陽的半球,太陽射來的強X射線、紫外線等,使電離層D層變厚,造成靠D層反射的長波增強,而靠E層、F層反射的短波卻在穿過時被D層強烈吸收受到衰減甚至中斷。

    2.氣候的影響

    太陽活動與地球上氣候變化的關系也是比較明顯的,地球上氣候變化與黑子數目變化周期密切相關,可是其具體的作用機制還遠遠沒有搞清楚。世界許多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與黑子活動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關性。另外地球高層大氣的變化也與太陽活動相關。地震、水文、氣象等多方面的研究都說明了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3.磁場的影響

    整個地球是一個大磁場。地球的北極是地磁場的磁南極,地球的南極是地磁場的磁北極。地極和磁極之間有大約11度的夾角,因此地球的周圍充滿了磁力線,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地磁強度。平時地磁受多方面的影響,會有不同程度的擾動,而影響最大的就是磁暴現象。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活動有時比較平靜,有時比較劇烈;太陽有自轉,太陽上的活動區有時對向地球,有時又背向地球;地球本身有自轉又有公轉,因此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是很復雜的,周期也是各種各樣的。

    4.航天的影響

    大耀斑出現時射出的高能量質子,對航天活動有極大的破壞性。高能質子達到地球附近肘,特別是容易到達無輻射帶保護的極區,會影響極區飛行;如遇衛星則對衛星上的儀器設備有破壞作用;太陽能電地在高能質子的轟擊下,性能會嚴重衰退以至不能工作;如遇在飛船外工作的宇航員將危及生命。太陽活動達到高峰時,地球上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氣溫升高、海水加速蒸發、西太平洋熱帶海域的降雨增多,而與此同時,東太平洋熱帶海域氣溫降低,這一現象類似于拉尼娜現象。

    注:總的說來,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擾動地球上空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2.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3.作用于兩極高空大氣,產生極光;4.影響地球自然環境,產生自然災害。

    2017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模板

    (1)注意題中的關鍵字詞:題中的關鍵字詞,是試題的“題眼”,需認真把握才能為正確解題打下基礎。

    (2)注意選擇正確項還是錯誤項:大多數情況下,高考地理試題要求考生選擇出其中的正確選項,但也有一些試題要求考生選擇出其中的錯誤選項。如:江蘇地理試卷中有雙項選擇題這一題型,有的題目要求考生選擇出錯誤的兩項,但一些粗心的考生根據慣性思維選擇了正確的選項,從而出現相反的結果。

    (3)注意觀察和提取圖中的信息:高考地理試題離不開圖,正確提取圖中的信息是解題的基礎。在高考地理試題給出的坐標圖中,有時命題者有意將不同坐標圖中的數值發生變化,不認真審題的考生就很容易在這方面出問題。

    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

    (1)直選法

    直選法主要是針對一些考查識記性知識的試題而言的,這類高考地理試題往往考查考生對教材中基礎知識的記憶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解題時根據自身對知識的記憶情況,高考地理選擇出正確選項即可。雖然高考越來越重視對考生能力的考查,但知識是能力的基礎,不少試卷中還是會出現一些需用直選法來解答的選擇題。

    (2)圖文轉換法

    圖是地理學科的一大特色,教材中的不少知識點都是以圖的形式呈現的,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要關注教材中的圖表,認真分析圖表中隱含的信息,學會分析各種類型圖的一般方法。對于教材中一些以文字描述的結論、原理,可試著將它們轉繪成圖形,以便記憶和理解,如轉繪出某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圖、某日全球各地晝長的分布圖等。在答題時,要注意適時地進行圖文轉換,使題中所給的圖(或文)信息朝我們比較熟悉的文(或圖)去轉換,這將極大地提高高考地理答題效率。

    (3)排除法

    大多數同學在解答高考地理選擇題時多采用排除法。所謂排除法,就是在認真閱讀、分析題干所給條件的基礎上,對題目所給的四個選項逐一分析排除。高考地理解題時可先從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選項開始,然后把比較有把握的選項排除,直至最后剩下唯一的選項。找準解題的關鍵點,根據這個關鍵點進行排除,不僅可以正確解題,也可大大節約寶貴的考試時間。

    例題1:我國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最重要的限制條件是( )

    A.土地資源不足 B.化肥、農藥不足 C.勞動力不足 D.水資源不足

    拿到此題第一步細讀題干,找出 “西北地區”、“農業生產”、“最重要”,“限制條件”四個限定詞,第二部聯想西北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干旱,沙漠廣布,農業生產類型是綠洲農業和灌溉農業為主,這兩種農業發展的前提都是有灌溉水源。第三步進行綜合分析雖然西北地區沙漠為主,土地資源比重低;另一方面勞力也不充裕,經濟條件差,購買農藥化肥的能力有限,但其“農業生產”的“最重要”的“限制條件”應該為水資源的不足,故正確答案為D。

    例題2:回歸線和極圈之間現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C、亞寒帶針葉林 D、溫帶落葉闊葉林

    高考地理題干中要求是“回歸線”和“極圈”之間的“天然”森林,聯想到回歸線到極地之是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氣候、極地氣候,其對應的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和亞寒帶針葉林,四個答案都有可能,但仔細分析,由于人類活動,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多為人工林,而現存的天然林,只是緯度較高的亞寒帶針葉林故選C。

    2017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模板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勢起伏狀況

    3.(多種地形條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圖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于高緯度地區)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天氣狀況(云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于裸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影響降水的因素:

    1.氣候: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2.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3.地勢(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達最大值

    4.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5.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6.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7.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節變化、有無斷流(取決于降水特征、雨水補給、河流面積大小)

    2.含沙量:取決于流域的植被狀況

    3.結冰期:有無、長短

    4.水位:高低、變化特征(取決于河流補給類型、水利工程、湖泊調蓄作用)

    2017高考地理答案

    41.非洲是最早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地區之一,以下各圖反映了殖民地的歷史變化過程。回答下列問題。(30分)

    17~18世紀非洲形勢圖 20世紀彎鉛初非洲形勢圖 20世紀60年代末非洲形勢圖 圖10 圖11 圖12

    (1)讀圖10,說明西方殖民者占據地區的分布特點和A地區的自然環境對當時殖民區域擴大的限制。(8分)

    (3)圖11中標號B的獨立國家是 (2分)

    分)

    41.答案要點:

    (1)主要分布空鉛在非洲沿海埋虧好。(2分)A地區及其附近地帶熱帶雨林茂密,難以深入內地。(6 3

    (3)埃塞俄比亞(2分)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片|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午夜无码性爽快影院6080|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在线高清无码A.|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免费人成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