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是生物戰嗎?是病毒。非典潛伏期1~16天,常見為3~5天。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瀉。起病3~7天后出現干咳、少痰,偶有血絲痰,肺部體征不明顯。病情于10~14天達到高峰,發熱、乏力等感染中毒癥狀加重,并出現頻繁咳嗽,那么,非典是生物戰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當年非典在中國發生,當年全球人口流動也沒這么大,傳播途徑相對小。非典在中國找不到來源,現在來看,也可能是某國針對中國的生物戰。
2003年非典事件資料
2003年是羊年。
非典是發生在2002年11月初,直至2003年夏季,染病人數日減,非典病毒才得以完全控制,在中國廣東省的佛山市發現了首例非典病例患者后,非典病毒開始大范圍傳播,并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
非典
SARS事件是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于2002年在中國廣東發生,并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
截至2003年8月16日,中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中國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國臺灣:665例,死亡180人。
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非典后來為什么消失了
上下五千年吃野味的傳統都沒事,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只是人類科學有限,無法找出病因而已,找個理由給世界人民一個交代而已。
非典發生時一直沒有特效藥,疫情消失的原因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有說夏季高溫不利于傳播的,有說多次在人群傳代導致病毒弱化的,到這些結論都未經證實。
隨著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肯定是科學之謎越來越多,它的危害涉及生靈,祈盼科學技術用于正途。
答:生物戰劑主要是指能使人、畜生病、農作物毀壞的細菌、病毒、立克次體、毒素等,最常見的有炭疽桿菌、鼠疫桿菌、土拉桿菌、天花病毒、登革熱病毒、肉毒毒素、蓖麻病毒、產氣莢膜桿菌等幾十種。大多數生物戰劑都具有傳染性強、死亡率高的特點。
生物戰劑從感染到發病有潛伏期,會在不經意中通過飲水、蚊蟲叮咬、接觸病人或病人觸摸過的物品等多種途徑傳染給別人,對感染區居民造成很大心理危害。如近幾年世界上流行的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屬于絕癥性;瘋牛病毒、西尼羅病毒在歐洲、美洲有傳播;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冠狀病毒,其死亡率雖不高,但傳染性強。這些病毒對居民的生活和社會秩序都有很大影響。尤其是非典型肺炎冠狀病毒這類新型病毒,對居民的威脅及造成的心理危害最大。不過,我國抗擊“非典”的事實證明,只要政府重視,居民能夠提前掌握一定的防護知識,是完全可以戰勝這類威脅并將損失降至最低的。
1.傳染源:把有癥狀的人群隔離治療,減少人群中的傳染源。
2.傳播途徑:呼吁大家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切斷傳播途徑。
3.易感人群:通過喝板藍根等藥物進行預防,增強人群抵抗力。
SARS源自于野生動物的報告,雖然尚未得到科學界的最終證實,但是卻為我們的生活注入了“顯影劑”,使原本人類與自然不和諧的關系暴露了出來。混沌學中有一個著名的“蝴蝶效應”,說的是歐洲一只蝴蝶扇動翅膀就可能會造成太平洋上的一場風暴。意即事物雖有時空差距,但它們卻是息息相關、環環相扣的,SARS給人類造成的風暴源于人類自身。
今年6月5日是第31個世界環境日。此前,聯合國環境計劃署已將今年的宣傳活動主題確定為“水——二十億人生命之所系”,以呼喚人類關注日益嚴重的水危機。在此,我特別向各位推薦“保護中國生物多樣性網站 ”及《中國外來入侵種》、《恢復中國的天然植被》等書。作者: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生態學博士---解炎。
立法與管理對策
國家目前并沒有專門針對外來種的法規或條例,應迅速制定防止外來入侵法和入侵種管理法,從法制高度重視生物入侵問題。由于外來入侵生物威脅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僅靠某一個或幾個部門是不夠的,應成立包括農業、林業、環保、海洋、貿易、檢疫、衛生、國防、司法、教育、科研等國家主管部門在內的統一管理協調委員會,從國家利益的高度全面管理外來入侵種。
非典從2002年12月10日開始,到2003年6月20日結束。
2002年12月10日,一位名叫黃杏初的廣東河源農民發燒住進了醫院。他就是至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非典病人,也是后來被學界命名為SARS的病毒的起點。自此,中國人開啟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日子。2003年6月20日,最后一批18名非典患者從北京北郊一所名叫“小湯山”的非典醫院里走出來。
擴展資料:
在自然界,這個病毒可能寄生在某一部分的生物體里邊,但是它又不侵襲另外的一些人體,當所有這些生態改變的時候,必然要產生新的疾病,所以說傳染病將長期存在,這是一個符合自然辯證法的實際情況
在SARS后,可以感受到“細菌的不可毀滅性”是其特征之一。因為“細菌具有別的生物不可匹敵的生命力。它們對生存條件的要求很低,地上天上水中土中無所不在”。即使“發生核戰爭,在毀滅人類的同時還將毀滅脊椎動物,但是大多數的昆蟲能夠幸存下來,核武器更奈何不了細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民生周刊:非典十年祭
以上就是非典是生物戰嗎的全部內容,生物戰劑主要是指能使人、畜生病、農作物毀壞的細菌、病毒、立克次體、毒素等,最常見的有炭疽桿菌、鼠疫桿菌、土拉桿菌、天花病毒、登革熱病毒、肉毒毒素、蓖麻病毒、產氣莢膜桿菌等幾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