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歷史上冊考點?第1課 鴉片戰爭 1、背景:〈1〉罪惡的鴉片貿易: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走私鴉片。〈2〉鴉片給中國帶來了嚴重危害→ (1)白銀外流,造成清財政危機。(2)銀價上漲,那么,初二歷史上冊考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知識有兩種,其一是我們自己精通的問題;其二是我們知道在哪里找到關于某問題的知識。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八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1
第20、21課 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
一、正面戰場的抗戰
抗戰初期,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先后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一系列戰役。
1.臺兒莊戰役(1938年3月)
①背景——日軍占領南京后,為打通南北戰場,沿津浦路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徐州。
②地點——山東臺兒莊 ③指揮——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
④意義——臺兒莊戰役共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2.武漢會戰/武漢保衛戰(1938年6月—1938年10月)
①背景——武漢成為當時全國軍事、政治、經濟中心。日本企圖通過占領武漢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
②重要戰役——萬家嶺大捷(江西) ③結果——1938.10中國軍隊撤出武漢
④意義——歷時4個多月,日軍企圖迅速----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廣州、武漢失陷,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注: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中國投入兵力最多、戰線最長、犧牲最大的一次戰役。
初中生學習歷史要注意知識點的歸納總結,下面為大家總結了八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僅供大家參考。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一)時間:1900年。
(二)目的:為鎮壓中國的義和團運動,維護在華權益。
(三)經過: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在西摩爾率領下發動侵華戰爭。8月中旬,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列強第二次洗劫、焚燒北京)。
(四)結果:1901年,清政府被與列強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五)《辛丑條約》
該條約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辛亥革命
一、革命準備
1、組織準備
⑴興中會:①性質:中國資產階級第一個革命團體;②時間:1894年;③地點:檀香山;④建立者:孫中山
⑵中國同盟會:①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②時間:1905年8月;③地點:日本東京;④總理:孫中山;⑤綱領: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⑥機關刊物:《民報》;⑦意義: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2、思想準備:“三民主義”
①內容:“民族主義”(推翻清朝統治----前提);“民權主義”(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核心)“民生主義”(改革土地制度----補充 興中會在檀香山的秘密宣誓地點
與發展);②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③是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對同盟會革命綱領的闡發。
第一課 鴉片戰爭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1、背景:19世紀上半期,為了開辟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
2、時間: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經過:19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派人暗訪密查,緝拿煙販,并強迫外商交出鴉片二百多萬斤。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全部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4、鴉片走私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①白銀外流,清政府財政危機②銀價上漲,加重百姓負擔③腐蝕統治機構④危害中國人身心健康,削弱軍隊戰斗力 。
5、道光帝為什么下令禁煙:鴉片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災難,嚴重威脅清皇朝的統治
6、虎門銷煙的意義: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條約》
1、背景:18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2、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擴大海外市場和殖民地;
3、直接原因:中國的禁煙運動
4、標志: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
5、1941年初,英軍占領香港島
6、相關人物:林則徐、關天培(廣東水師提督,最后戰死在炮臺上)、道光帝、琦善(直隸總督,英軍攻陷浙江定海、繼續北上直逼天津時被道光帝派去與英軍談判)
7、結果:1842年8月,中國戰敗,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第一單元侵略與反抗
第1課鴉片戰爭
英國走私鴉片的目的:為了開辟國外市場、向中國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扭轉中英貿易逆差
鴉片輸入的危害:使許多白銀流入英國,加劇了中國的貧弱。鴉片還嚴重摧殘吸煙者的體質。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
虎門銷煙時間、地點、:1839年6月3日、廣東虎門、林則徐
意義: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對林則徐的評價)
根本原因: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
鴉片戰爭開始標志: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鴉片戰爭爆發。
結束標志: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
結果:清政府戰敗,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條約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對中國的影響: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民族英雄:林則徐,關天培
失敗根本原因:我國封建制度落后,清政府腐敗無能。
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戰爭爆發原因: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兩次鴉片戰爭根本原因一致)
第二次鴉片時間: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
侵華罪行第二次鴉片戰爭參戰國家: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兩國為幫兇。
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第1課 鴉片戰爭
1、背景:
〈1〉罪惡的鴉片貿易: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走私鴉片。
〈2〉鴉片給中國帶來了嚴重危害→ (1)白銀外流,造成清財政危機。
(2)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3)統治機構更加腐敗.
(4)毒害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
(5)嚴重削弱了中國軍隊的戰斗力。
〈3〉虎門禁煙: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
2、戰爭經過:愛國官員:關天培——中國近代犧牲的第一位清軍將領。
見課本第4頁畫像。
3、結果:簽訂中國第一個喪權辱國中英《南京條約》,
內容→(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元。
(3)開放廣州、廈門、寧波、福州、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4、影響:(1)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
(3)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5、(開放)五個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
見課本第5頁《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和《割讓香港島示意圖》。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列強的侵華罪行
1、第二次鴉片戰爭:(1)根本原因 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擴大侵略權益。
(2)時間 1956年10月——1960年10月
(3)主兇 英、法
(4)幫兇 俄、美
2、列強的罪行:(1)英法——占領北京,火燒圓明園。
以上就是初二歷史上冊考點的全部內容,八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2 第6課 戊戌變法 時間:1898年6月-9月 (時代背景:中日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1、代表人物: 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或資產階級改良派)2、揭開序幕: 1895年春,康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