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電與磁?二、電生磁 1、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的周圍存在著磁場,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有關,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磁效應.這一現象是由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在1820年發現的. 2、那么,物理電與磁?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庫侖定律:F=kQq/r?0?5
電場強度:E=F/q
點電荷電場強度:E=kQ/r?0?5
勻強電場:E=U/d
電勢能:E?6?9 =qφ
電勢差:U?6?9 ?6?0=φ?6?9-φ?6?0
靜電力做功:W?6?9?6?0=qU?6?9?6?0
電容定義式:C=Q/U
電容:C=εS/4πkd
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
加速勻強電場:1/2*mv?0?5 =qU
v?0?5 =2qU/m
偏轉勻強電場:
運動時間:t=x/v?6?8
垂直加速度:a=qU/md
垂直位移:y=1/2*at?6?0 =1/2*(qU/md)*(x/v?6?8)?0?5
偏轉角:θ=v⊥/v?6?8=qUx/md(v?6?8)?0?5
微觀電流:I=nesv
電源非靜電力做功:W=εq
歐姆定律:I=U/R
串聯電路
電流:I?6?9 =I?6?0 =I?6?1 = ……
電壓:U =U?6?9 +U?6?0 +U?6?1 + ……
并聯電路
電壓:U?6?9=U?6?0=U?6?1= ……
電流:I =I?6?9+I?6?0+I?6?1+ ……
電阻串聯:R =R?6?9+R?6?0+R?6?1+ ……
電阻并聯:1/R =1/R?6?9+1/R?6?0+1/R?6?1+ ……
焦耳定律:Q=I?0?5 Rt
P=I?0?5 R
P=U?0?5 /R
電功率:W=UIt
電功:P=UI
電阻定律:R=ρl/S
全電路歐姆定律:ε=I(R+r)
ε=U外+U內
安培力:F=ILBsinθ
磁通量:Φ=BS
電磁感應
感應電動勢:E=nΔΦ/Δt
導線切割磁感線:ΔS=lvΔt
E=Blv*sinθ
感生電動勢:E=LΔI/Δt
物理書正解: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和運動方向有關。意思就是一段沒有斷路的電路,有一部分在磁場中運動,電路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發電機就是一個線圈(電路),在外力的作用下切割磁場(磁場由發電機內的定子,就是永磁體或電磁鐵提供),從而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方法一:用右手螺旋法則,根據你提供的電流可判斷電流的磁場垂直紙面指向紙外,它當中的磁鐵平衡后于電流磁場方向相同也就是垂直紙面指向紙外。
方法二:分析磁鐵N極處磁場中的一段導線,根據左手定則可知導線受到垂直紙面指向紙里的力,由于力與作用力相反,N極受到一個垂直紙面指向紙外的力,最后就會N極垂直紙面指向紙外。
故B是對的。
電和磁是與電磁力相互分離和相互聯系現象。它們共同構成了電磁學的基礎,電磁學是一門重要的物理學學科。
電力基本原理
電是與固定電荷或移動電荷相關的現象。電荷的來源可以是基本粒子,電子(帶負電荷),質子(帶正電荷),離子或任何更大的具有正負電荷不平衡的物體。正電荷和負電荷相互吸引(例如,質子被電子吸引),而同級電荷彼此排斥(例如,質子排斥其他質子,電子排斥其他電子)。
電的常見示例包括閃電、來自插座或電池的電流以及靜電。常用的SI電能單位包括:電流的安培(A),電荷的庫侖(C),電勢差的伏特(V),電阻的歐姆(Ω)和功率的瓦特(W)。固定點電荷具有電場,但是如果電荷處于運動狀態,它也會產生磁場。
磁性基本原理
磁性定義為通過移動電荷產生的物理現象。同樣,磁場會引起帶電粒子移動,從而產生電流。電磁波同時具有電磁成分。波的兩個分量沿相同方向傳播,但彼此成直角(90度)定向。
像電一樣,磁力在物體之間產生吸引力和排斥力。雖然電是基于正電荷和負電荷,但是沒有已知的磁單極子。任何磁性粒子或物體都具有“北極”和“南極”,其方向基于地球磁場的方向。
電與磁是有聯系的
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經過長期的實驗研究,于1820年4月首先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即電流周圍存在磁場,電“生”磁。
1.通電導體跟磁體一樣,周圍也存在著磁場。
2.導體中的電流方向改變,磁場方向也改變。
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經過長達10年的探索,通過實驗得出:逼和電路中一部分導體,在磁場里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做電磁感應現象。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
1.切割磁感線的速度越快,感應電流越大。
2.磁場越強,感應電流越大。
3.垂直切割時感應電流最大。
發電機的原理是閉合導體切割磁感線,消耗了機械能得到了電能。
電動機的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以上就是物理電與磁的全部內容,電和磁是兩種互相關聯的現象,它們之間的關系早在古代就被人們所認識。在現代物理學中,電和磁被視為兩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麥克斯韋方程組來描述。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原理都涉及到電和磁之間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