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產量?生物產量指某種蔬菜一生當中由光合作用所合成的物質和根系所吸收的物質的積累總量,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所有器官。經濟產量指生物產量中通常有經濟價值的那部分產量。經濟系數指經濟產量和生物產量的比例。那么,生物產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麥的生物產量是指在單位面積土地上所收獲的所有干物質的重量,包括小麥的秸稈和子粒的干重,一般不包括地下根系。生物產量是莖葉光合作用的產物不斷運輸、貯存、累積的結果,它體現某一品種小麥在一定栽培條件下的總生產力。
經濟產量是指在單位面積土地上所收獲的子粒產量,在我國通常用每666.7米2產多少千克表示。國際上通用的是每公頃產多少千克或多少噸。經濟產量是莖葉等光合器官的光合產物運輸、貯存到子粒的結果。它體現的是某一品種小麥在一定條件下的有效生產力。
經濟系數是經濟產量與生物產量的比值,例如某小麥豐產田經濟產量每666.7米2是500千克,生物產量為1100千克,經濟系數就是:500÷1100=0.45,從這一公式可以看出,經濟產量是生物產量和經濟系數的乘積。要想提高經濟產量,就要從提高生物產量和經濟系數兩個方面考慮,而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提高經濟系數,經濟系數的大小與小麥品種特性有關,更與種植密度、肥水管理水平和病蟲害的防治情況有關。一般小麥的經濟系數在0.3~0.45之間,高產田多在0.4~0.45。目前肥水條件好的高產麥田多用矮稈品種,并且采用適當的肥水措施控制株高,尤其是控制基部節間的伸長,拔節后肥水促進,創建矮稈大穗的群體,從而提高經濟系數,增加產量。
生物產量是指作物整個生育期間通過光合作用生產和積累的有機物的總量,通常是指地上部的總干物質重量。
工具書定義
1、單位面積土地上所收獲的作物干物質總重。通常計算作物的地上部分重量,而甘薯、馬鈴薯等作物還需計算地下部分重量。
2、單位地面上植物一年中干物質生長量的總和。包括根、莖、葉、果實、種子等全部重量。通常以kg/畝/年為計算單位。茶葉生物產量由于研究對象、條件、測算方法等不同,差異很大,可達900~8000kg/畝/年(包括落葉在內),一般認為在1000kg以上。有人認為,理論上茶樹生物產量的上限,可達2000甚至16400kg/畝/年。
生物產量:是指作物在生產期間生產和積累有機物質的總量,即全株根、莖、葉、花和果實等干物質總重量,稱作生物產量。計算生物產量時通常不包括根系(塊根作物除外)。
生物產量:一定時間內,單位面積內全部光合產物的含量。
經濟產量:在生物產量中作為商品的利用部分的收獲量。
產量構成因素:作物產量是由單株平均產量與單位面積上的株數(或穗數)兩個因素構成的。
作物產量的簡介:
作物產量即是作物產品的數量。作物產量通常分為生物產量和經濟產量。生物產量是指作物在全生育期內通過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過物質和能量的轉化所生產和累積的各種有機物的總量,計算生物產量時通常不包括根系(塊根作物除外)。
在總干物質中有機物質占90%~95%,礦物質占5%~10%。嚴格說來,干物質不包括自由水,而生物產量則含水10%~15%。經濟產量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產品的收獲量,即一般所指的產量。不同作物其經濟產品器官不同。
綠肥作物(苜蓿、三葉草等)為莖和葉等。同一作物,因栽培目的不同,其經濟產量的概念也不同。如玉米,作為糧食和精飼料作物栽培時,經濟產量是指籽粒收獲量,而作為青貯飼料時,經濟產量則包括莖、葉和果穗的全部收獲量。
產量因素形成:
產量因素的形成是在作物整個生育期內不同時期依次而重疊進行的。如果把作物的生育期概分為3個階段,即生育前期、中期和后期。那么以子實為產品器官的作物,生育前期為營養生長階段,光合產物主要用于根、葉、分蘗或分枝的生長。
以上就是生物產量的全部內容,生物產量是指作物整個生育期間通過光合作用生產和積累的有機物的總量,通常是指地上部的總干物質重量。工具書定義 1、單位面積土地上所收獲的作物干物質總重。通常計算作物的地上部分重量,而甘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