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于1991年在化學系的基礎上建立。張乾二院士、萬惠霖院士、黃培強教授、江云寶教授曾先后擔任學院院長。現任院長為謝兆雄教授。學院現設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共3個系。學院現有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那么,廈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化學化工學院致力于加強化學與化工學科交叉,促進化學化工一體化建設,構建學科、科研、人才三位一體的協同發展體系,形成從基礎研究到應用開發研究的完整創新鏈條,并取得顯著成績。
學院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努力優化人才培養結構,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全院在校生2613人,其中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分別為996人,961人和656人,其中學歷留學生25人(包括外籍碩士13人,外籍博士12人)。創建于1991年的化學“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是教育部首批建立的全國四個化學人才培養基地之一,歷次評估均獲評“優秀”;5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成為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是廈門大學的二級教學單位,其源頭可追溯至廈門大學創立時期開辦的“化學”課;1923年,廈門大學化學系成立,為廈門大學初創時期首批建立的理學系科之一;1991年,廈門大學以化學系為基礎組建化學化工學院。截至2016年2月,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共設有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3個系,開辦有4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二級學科具有碩士、博士授權資格,建有2個博士后流動站;有在職教職工334人,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各類在校生2424人。
1921年,廈門大學創建,全校設有17門課,其中化學列為其中之一。
1923年,廈門大學化學系成立,為廈門大學初創時期首批建立的理學系科之一。
1928年,耶魯博士紀育灃繼劉之后出長化學系。
1930年,繼紀育灃之后,物理化學家、化學史家張資珙博士出任化學系主任,兼理學院院長。
抗日戰爭期間,有機化學家劉椽為化學系主任,并兼過理學院院長。
1946年,旅美歸來的盧嘉錫博士,應聘回母校執教,接替劉椽出任化學系主任。
1949-1950學年度,化學系在校學生達50名。
1951年,化學系開始招收研究生。
1958年-1960年,化學系設置放射化學專業。
1958年,化學系建立化學系總支委員會。
1960年,為籌辦福州大學與物質結構研究所,盧嘉錫教授赴榕任職(化學一所也隨之遷往福州)。
1963年,陳國珍教授調任于二機部。
1970年后,化學系連續招收了五屆工農兵學員。
1977年后,化學系先后恢復了正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制度。
1983年,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成立廈門大學物理化學研究所。
1986年,經國家計委,國家教委批準,建立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1年,廈門大學以化學系為基礎組建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廈大研究生基本都在海韻校區。
海韻校區 正是位于 曾厝垵村。曾厝垵是另外一塊堪比漳校的偏僻地兒。交通一般般,只有兩輛公交車到這里,沒有銀行(有ATM),移動營業廳也不辦什么業務。開證明,上體育課,校選課經常得跑到本部去。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復試名單周子豪,王靜文,楊文慧等。
復試資格審查:
1.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2.往屆考生提交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和復印件、《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應屆本科畢業生提交學生證原件和復印件、《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在境外獲得學歷、學位的考生,提交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3.大學期間成績單原件(加蓋教務部門或檔案單位公章)。
4.準考證(網上下載)。
5.簽訂《誠信復試承諾書》和《告知書》請認真閱讀,并將這2份材料打印手寫簽名。
錄取分數線:
1、堅持“擇優錄取、寧缺毋濫”的原則確定擬錄取名單。總成績=初試成績÷5×權重+復試成績(百分制)×權重。
2、復試成績滿分為100分,復試成績占總成績權重:50%。
3、不予錄取情況。復試成績不及格(60分以下)者不予錄取;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不合格或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4、同等學力任一門加試科目不及格(60分以下)者不予錄取;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以上就是廈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全部內容,1970年后,化學系連續招收了五屆工農兵學員。1977年后,化學系先后恢復了正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制度。1983年,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成立廈門大學物理化學研究所。1986年,經國家計委,國家教委批準,建立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991年,廈門大學以化學系為基礎組建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