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卷子?那么,初一生物卷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期末的``` 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5分) 1. 細胞分裂 2. 細胞分化 3. 染色體 4. 呼吸作用 5.光和作用 二、選擇題(單選題,將正確答案寫在題后的括號中,每題2分,共40分) 1.生物圈是指 ( ) A.大氣圈、海洋圈和巖石圈 B. 大氣圈、海洋圈和高原圈 C. 大氣圈、水圈的大部分和巖石圈的表面 D. 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巖石圈的表面 2.適宜生活在大氣圈的生物 ( ) A.只有鳥類和昆蟲 B.有鳥類、昆蟲和大部分動物 C.有鳥類、昆蟲和一些微生物 D.鳥類 3.顯微鏡目鏡放大倍數是10×,物鏡放大倍數是40×,物體 被放大的倍數是 ( ) A.10× B.40× C.400× D.50× 4.下列物體中屬于生物的是 ( ) ①陽光 ②細菌 ③病毒 A.① B.②③ C.③ D.①②③ 5.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 ( ) A.種子是完整的 B.種子是完整的、活的 C.水 D.適宜的溫度 6、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 ) A. 生物適應環境 B.生物的分布受環境的影響 C.生物對環境無影響 D.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影響著環境 7.成千上萬的蜜蜂生活在一起,它們的關系屬于 ( ) A. 捕食關系 B.合作關系 C.競爭關系 D.其它關系 8.枝條是由( )發育的 ( ) A.芽 B.葉 C.根 D.其它 9.有些作物在播種前要浸種,是因為 ( ) A、土壤缺水 B、種皮太厚 C、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利用 D、胚芽易突破種皮 10.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是 ( ) A.倒的縮小的實像 B. 倒的放大的虛像 C. 正的放大的虛像 D. 倒的放大的實像 11.藻類植物生活在 ( ) A.濕潤的環境中 B.水中 C.土壤中 D.空氣中 12.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是 ( ) A.細胞核 B.DNA C.染色體 D.基因 13.關于花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只要能開花就意味著傳粉的成功 B.開花的植物體就能結種子 C.只要花中有花蕊就能傳粉 D.兩性花中即有雄蕊又有雌蕊 14.下列生物不具備細胞結構的是 ( ) A.酵母菌 B.大腸桿菌 C.愛滋病病毒 D.蘑菇 15、關于幼苗生長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生長在蒸餾水中的幼苗發育正常 B. 生長在營養不全的營養液中的幼苗生長較快 C. 生長在合理配置的營養液中的幼苗生長健壯 D.自然環境下的幼苗生長緩慢 16.下列不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體是 ( ) A.草履蟲 B.眼蟲 C.變形蟲 D.蘑菇 17.遺傳信息在( )中 ( ) A.細胞質 B.細胞核 C.細胞膜 D.細胞壁 18.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 A.生物圈 B.地球 C.海洋 D.陸地 19.西瓜中大量的糖分在( )中 ( ) A.細胞質 B.細胞膜 C. 細胞核 D.液泡 20.畫生物圖使用的鉛筆是 ( ) A.3H B.HB C.2H D.4H 三、填空題(將正確答案寫在橫線上,每題1分,共15分) 1種子的胚由 ( ) 、 ( ) 、 ( ) 、和( )組成。 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 )能力。 3.動物的四大組織是 神經組織 、 肌肉組織 、 上皮組織 和結締組織。 4.植物體是由 () 、 ( ) 、 ( ) 、 ( ) 、 ( ) 和種子 六大器官組成。 5.植物分為 ( ) 植物、 ( ) 植物、( )植物和 ( ) 植物。 四、判斷題(正確在題后括號中打“∨”,錯誤打“╳”,每題1分,共10分) 1.細胞中的物質都是自己制造的。 ( ) 2.并不是所有的物質都能穿過細胞膜。 ( ) 3.人有六大系統。 ( ) 4.病毒很小,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 ( ) 5.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活動。 ( ) 6.病毒能引起人和動植物的多種疾病,所以病毒對人類只有害處。( ) 7.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可以看作一個大的生態系統。 ( ) 8.有人認為為了獲得農作物高產,在施肥時應大量施用化肥。 ( ) 9.芽和根尖中都有分生組織。 ( ) 10.被子植物的種子比裸子植物的種子得到更好的保護。 ( ) 五、簡答題(每題4分,共20分) 1. 有人愛吃蛙肉,為此便有人大量捕捉野生青蛙,這種做法會產生 什么樣的后果? 2.假如你是一株植物,你希望得到什么樣的保護。 3.試描述種子到植物體的生長過程? 4.有人說蒸騰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5.請你聯系所學內容,向人類發出節水用水的呼吁。
禪城區七年級生物考查試題(答案) 2006學年第一學期 ( 張槎中學 賴玉萍)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共50分) 1.我們常吃的西瓜和西瓜仔分別屬于植物體的:( a ) a果實和種子 b莖和種子 c莖和果實 d 種子和果實 2.豆角兩側堅韌的“筋”,橘子辮子上的“絲絡”,老絲瓜的“絲瓜瓢”。實際上是:( d ) a胞間連皮 b細胞厚壁 c果皮上的 d果實里的導管和篩管 3.如果一株番茄植物比其它的矮小瘦弱,而且葉片發黃,那么可判定該棵番茄缺少:( b ) a鉀肥 b 氮肥 c磷肥 d 硼 4.病毒必須在什么環境中才能有生命活動(c) a空氣 b土壤 c生物的活動胞 d 水 5.使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由低倍鏡換高倍鏡視野的變化是:( d ) a視野變亮,細胞數目增多 b視野變亮,細胞數目減少 c視野變暗,細胞數目增多 d視野變暗,細胞數目減少 6.切西瓜和番茄時,流出的汁液是 (b) a水分 b細胞液 c細胞質 d液泡 7.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幾分鐘,水便是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湯,說明菠菜細胞被水燙死,細胞內的物質流到水中了。如果把菠菜浸到冷水中,冷水卻不會變成菜湯,這是活細胞中的哪中結構阻止了物質的外流:(c ) a 細胞核 b細胞壁 c細胞膜 d 細胞質 8.引起小兒麻痹癥的病原生物是:(b ) a細菌 b病毒 c真菌 d疫苗 9.與生物體正常生長發育密切相關的生理過程是:( d ) a細胞分裂 b細胞分化 c細胞生長 d. 以上都是 10.“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對這一自然現象的正確解釋是:( c ) a桃樹的品種不同 b光照影響了桃花的盛開 c溫度影響了桃花的盛開 d山寺空氣稀薄,影響了桃樹的盛開 11..在一個草原,鹿和狼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把狼殺絕,鹿群的數量將會( d ) a 迅速上升 b 緩慢上升 c 保持相對穩定 d上升后又下降 12.在根尖的結構中,表皮細胞向外突出,形成了根毛,這部分內部還出現了導管,這是( d ) a根冠 b分生部 c生長區 d成熟區 13.能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的能量轉化器是(b ) a細胞核 b葉綠體 c線粒體 d細胞質 14.關于調查的不正確敘述是( c ) a人口普查也是調查 b森林資源的清查是調查 c要對調查的對象逐個進行 d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 15.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時,滿足所有環境條件后,一些種子仍不能萌發,其原因是( a ) a種子自身條件不具備 b沒有適宜的溫度 c沒有一定的水分 d沒有充足的空氣 16.大面積植樹造林不僅美化環境,還能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這是因為( a ) a提高大氣的溫度,增加降雨量b增加空氣中氧的含量 c多吸收二氧化碳 d提高空氣溫度 17.俗話說“水往低處流”,可植物體內水分卻是至下而上的,其運輸的動力是( d ) a太陽光能 b滲透作用 c植物體內產生的能量 d蒸騰作用產生的拉力 18.人們在河岸、山坡、沙地上種樹種草的主要目的是( b ) a美化環境 b保持水土 c放牧畜生 d獲取柴草或樹木 19.玉米開花季節,遇到下列哪種天氣時,最容易造成減產?( a ) a連綿陰雨,氣溫較低 b氣溫較低,雨水較少 c晴空萬里,微風吹 d秋季多風 20.冬季河水中看不到水綿,而春暖后就可以見到水綿團漂浮在水面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 ) a水綿光合作用旺盛 b河水溫度的升高 c水綿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 d春季呼吸作用加強,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21.一粒種子能夠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從種子結構分析,主要是由于種子內有( c ) a種皮保護著種子 b子葉或胚乳中儲存著營養物質 c發育成熟而完整的胚 d胚根發育后深入土中 22.移栽植物應盡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帶土移栽,原因是( c ) a減少水分的散失 b防止營養流失 c減少幼根根毛的損失 d防止植物不適應環境
初一生物試卷(完卷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答案填寫在答卷紙上)一、選擇題:(均為單項選擇,每空1分,共42分)1.植物體相鄰的細胞,是通過()相互交流物質 A.胞間連絲B.維管束C.導管D.篩管2.下列結構不屬于組織的是() A.蕃茄的果肉B.蕃茄的果實C.蕃茄的表皮D.蕃茄的導管3.綠色開花植物物體的構成情況是() A.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B.器官→組織→細胞→植物體 C.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D.組織→細胞→器官→植物體 4.種子的胚包括( ) A.種皮、胚根、胚軸、子葉B.胚根、胚軸、胚芽、胚乳 C.種皮、胚根、胚軸、胚芽D.胚芽、胚軸、胚根、子葉 5.根吸收水分、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 A.根冠B.成熟區C.分生區D.伸長區 6.植物細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決于細胞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和細胞液濃度的大小,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失水 A.等于細胞液的濃度B.小于細胞液的濃度 C.大于細胞液的濃度D.大于或等于細胞液的濃度 7.下列條件中()不是種子萌發的條件 A.水分B.空氣C.適宜的溫度D.陽光 8.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是氣孔,它的開閉是由()控制著 A.一對保衛細胞B.一個保衛細胞C.表皮細胞D.葉肉細胞 9.下列關于葉的敘述()是正確的 A.葉的組成包括表皮、葉肉、葉脈三部分. B.葉的表皮細胞和葉肉細胞都有葉綠體 C.葉是由幾種組織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營養器官 D.只有葉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10.種大白菜需多施() A.硫肥 B.磷肥 C.鉀肥 D.氮肥 11.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時間是( ) A.白天和晚上B.只在白天C.有時在白天,有時在晚上D.只在晚上 12.果實里的種子是由()發育成的 A.子房壁B.胚珠C.花冠D.花托 13.下列中()能作為植物體內促進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的主要動力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輸導作用D.蒸騰作用 14.以下能正確表達呼吸作用公式的是()A.有機物 十氧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儲存著能量)B.有機物 十水 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儲存著能量) C.有機物 十氧 二氧化碳十水 (儲存著能量)D.有機物 十水 二氧化碳十水 (儲存著能量)15.一朵花中,與結出果實、種子有直接關系的是() A.花藥B.花蕊C.花冠D.花托16.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是指()A.兩個精子分別與兩個卵細胞相融合B.兩個精子分別與一個卵細胞及一個極核相融合C.兩個精子分別與一個卵細胞及兩個極核相融合?D.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相融合17.下面哪種情況會導致樹木死亡()A.環剝主干樹皮B.環剝側枝樹皮C.樹干空心D.表皮脫落18.下列細胞屬于活細胞的是()’A.導管B.篩管C.木纖維D.韌皮纖維19.下列植物中,莖的維管束有形成層的是()A.水稻B.玉米C.椿樹D.甘蔗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 1.細胞既是植物體的單位,又是單位。 2.綠色開花植物的器官中, 、、 是生殖器官, 、 、 、是營養器官。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葉肉細胞中的里進行,原料是 和,產物是以為 主的有機物和 。三、識圖作答題:[每空1分,共18分]細胞結構中,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是 ,在傳種接代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起保護和支持細胞作用的是 , 內含有細胞液。 四、實驗題:(除最后一空2分外,每空均1分,共8分) 1.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一般正確的應該是() A.左眼望著目鏡,右眼閉著B.右眼望著目鏡,左眼閉著 C.右眼望著目鏡,左眼睜開D.左眼望著目鏡,右眼睜開 2.一臺顯微鏡的目鏡有5×、10×、16×的三個,物鏡有10×、40×,這臺顯微鏡能將圖像放大的最大倍數是 。 3.除去顯微鏡鏡頭灰塵的正確方法應該是用 擦。 4.物像“F”在顯微下顯示的圖像是“ ”。 5.小紅同學在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時,其方法步驟按照課本的要求進行操作,只是在進行遮光處理時不是用曲別針將兩片小黑紙片固定在天竺葵的葉片上,而是用寬帶透明膠連同兩片小黑紙片將整個葉片從上下兩面粘住。請回答:實驗結果,整個葉片滴加碘液后,(1)被黑紙片遮住的部分有否變藍色: ;(2)沒被黑紙片遮住的部分(但有被寬帶透明膠粘住)有否變藍色:,原因是 。福州市2001年初中單科結業考試初一生物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單項選擇,每空1分,共42分)1、A 2、B 3、C 4、D 5、B 6、C 7、D 8、A 9、C 10、D 11、A 12、B 13、D 14、A 15、B 16、C 17、A 18、B 19、C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1、結構 功能(這二項順序可變)2、花 果實 種子(這三項順序可變) 根 莖 葉(這三項順序可變)3、葉綠體 二氧化碳 水 淀粉 氧氣三、識圖作答題:(每空1分,共18分)1、(1)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液泡(2)細胞膜細胞核細胞壁液泡四、實驗題:(除最后一空2分外,每空均1分,共8分)1、D 2、840倍 3、擦鏡紙 4、倒F 5、沒有沒有 氣孔被封住、二氧化碳不能進入到葉肉細胞中去,沒有淀粉產生(只答氣孔被封住、二氧化碳不能進入到葉肉細胞中的只給1分,只答沒有淀粉產生的也給2分)
2010-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測試
七年級生物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含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對動植物細胞都有保護作用的結構是 ( )
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核 D.細胞質
2.切開成熟的西瓜時,甜甜的汁水就會流出來。這些汁水主要來自圖l中的()
A.③B.⑤C.④ D.⑥
3.動物細胞分裂時,下列哪一結構會發生明顯的形態變化
A.細胞核B.細胞膜 C.細胞質D.線粒體
4.顯微鏡下可見游動著的草履蟲在遇到棉花纖維阻礙時就會后退,改變方向,再試探前進,這一現象說明草履蟲
A.有眼睛,可以看見障礙物
B.有神經,可以感覺到外界刺激
C.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纖毛的感覺非常靈敏
5.用開水燙一下番茄,會在其表面撕下一層皮,這層皮屬于
A.保護組織B.輸導組織C.營養組織D.機械組織
6.過細胞分裂產生的兩個新細胞與原來細胞所含有的染色體數目是( )
A不一樣多的B.一樣多的 C.增多的 D.減少的
7。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染色的正確方法是( )
A.將碘液直接滴在洋蔥鱗片葉的上表皮上
B.先滴上碘液,再蓋上蓋玻片
C.先蓋蓋玻片,再將碘液滴在蓋玻片一側,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
D.先在載玻片上滴碘液,再將洋蔥表皮展平在其中
8.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第一次使用5×目鏡、10×物鏡,第二次使用10×目鏡、40×物鏡
那么,第二次觀察到的情況與第一次相比( )
A.視野亮,細胞數目多B.視野亮,細胞數目少.
C.視野暗,細胞數目多D.視野暗,細胞數目少
9.結締組織是構成人體和動物體的一種主要組織,具有支持、營養、連接和保護等功能,下
列各項中不屬于結締組織的是( )
A.血液B.骨組織c.脂肪D.肌肉
10.在桃花的結構中,和果實形成最直接相關的結構是( )
A 花冠和花萼 B 雄蕊和花托C 雄蕊和雌蕊D 花冠和雌蕊
11.海豹、海獅等是海洋中的哺乳動物.它們的共同特征是
A.用腮呼吸B.用肺呼吸 C.用氣囊呼吸D.用皮膚呼吸
12.蜥蜴的體表覆蓋角質細鱗,這有利于( )
A.適應水生生活 B.皮膚呼吸
C.適應陸地生活D.爬行運動
13.松樹之所以能生活在干旱的巖石縫隙中,主要原因是( )
A.能產生種子B.胚珠裸露
C.種子裸露D.根系發達,受精不需要水
13.松樹之所以能生活在干旱的巖石縫隙中,主要原因是( )
A.能產生種子B.胚珠裸露
C.種子裸露D.根系發達,受精不需要水
14.我們通常見到的蕨類植物,其地上部分常常是 ( )
A.植株全部 B.葉 C.莖和葉 D.根、莖、葉
15.海洋中有時會發生“赤潮”現象,造成魚類等水生生物大量窒息死亡,給海洋養殖業帶來巨大損失。這是由于下列哪類生物大量繁殖而導致的? ( )
A.蕨類植物B..苔蘚植物C.裸子植物D.藻類植物
16.鳥類體溫高于環境溫度,飛行時,體內產熱多,需要隨時散熱.對其散熱降溫起重要作
用的結構是( )
A.皮膚B.羽毛C.氣囊 D氣管
17.蝗蟲的身體外面包著一層堅韌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 )
A.支撐身體,可以使身體長得很大
B.適應陸地生活,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C.有利于飛行生活
D.可以防止天敵的捕殺,具有防御作用
18下列有關真菌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內具有真正的細胞核
B.體內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為異養
C.能產生孢子,用孢子繁殖
D.都是單細胞的個體
19.在自然界中,動植物的遺體不會永遠保留著,因為( )
A.有些細菌能夠分解動植物的遺體
B.動植物的遺體會自身分解
C.有些很微小的病毒可以分解動植物的遺體
D綠色植物植能夠分解動植物的遺體
20有四種生物的學名,它們分別為①Paramecium aurelia,(Z)Aurelia aurelia,③Paramecium ,④Chilonomus paramecium,它們之間親緣關系最近的種類是( )
A.①②B.①③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地球上的生物大多數都是由構成的,該結構一般包括、、 三部分。
2.千姿百態的鳥類中.有的已經失去了飛翔的能力,或善于奔跑、或善于游泳,但它們fll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有:身體被覆 ; 變成翼;用 呼吸,以輔助呼吸;體溫等。
3.河蚌生活在水中,用呼吸,用 運動。光彩奪目的珍珠是由河蚌體內的的分泌物形成的。
4.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細菌為最多,它們很微小,有、和
三種形態。細菌與植物細胞的不同之處是沒有 。
5.根據各種生物的特征和它們之間相似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 “目前采用的生物分類系統主要有7個階層。從大到小依次為界、門、綱、目、 、
。其中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 。
三、識圖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圖2是鯽魚內部結構示意圖.請觀察并回答問題。
1.通過圖可知,鯽魚的身體呈 形,軀干和尾部覆蓋有鱗片,鱗片表面有,這些特點具有的作用是 。
2.鯽魚能用來在承中呼吸的器官是[],它由許多構成.
3.圖中1是,里面充滿,能夠調節魚體的比重'在鰭的協助下使魚能夠停留在
。
4.除了以上特點,你還知道鯽魚有哪適于水中的特點(至少兩條)
; .
四、實驗分析題(每空1分,共13分)
(一)、(5分)青霉素是著名的抗生素藥物。青霉素的發現和提取是20世紀藥學上的重大
成就之一a但是,青霉素的發現卻有些意外。1928年,英國的細菌學家弗萊明正在做葡萄
球菌的研究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發現:培養基上沒有被青霉菌污染的地方葡萄
球菌生長良好,而被青霉菌污染的周圍,則沒有葡萄球菌生長。
1.青霉菌對葡萄球菌的生長有影響嗎?這是弗萊明首先提出的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請你作出假設:。
2.根據弗萊明的發現可以說明青霉菌對葡萄球菌的生長具有作用。
3.青霉菌屬于微生物中的 依靠 進行繁殖.如果請你來培養青霉菌你認為最適宜環境應是地方。
(二)、蚯蚓一般生活在潮濕、疏松、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下面都是一些有關蚯蚓的小實驗,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完成。
1.為了探究環境因素對蚯蚓生活的影響,有同學設計了下面實驗:取3個大小一樣的廣口
瓶,分別貼上甲、乙、丙標簽。在甲、丙瓶中放入濕潤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烘干的
肥沃土壤.然后在3瓶中同時各放入5條大小及生活狀況相同的蚯蚓(如圖3)。
觀察一段時間后:
(1).甲、乙兩瓶中,蚯蚓蠕動能力會明顯減弱的是 瓶。
(2).從實驗條件來分析,甲、乙兩瓶唯一不同的是 ,因此通過甲、乙
瓶中蚯蚓的不同狀態可以說明環境中的會影響蚯蚓的生活。
(3).為了進一步探究光對蚯蚓生活的影響,同學們選擇丙瓶放在明亮處,則放在暗處的應
該是瓶。
2為了探究蚯蚓是怎樣運動的,該同學又進行了以下試驗
(1).把同一條蚯蚓分別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玻璃板上,觀察運動情況,發現:適合蚯蚓運動的是 ,這是由于蚯蚓的運動不但需要肌肉的收縮還需要體表
的協助。
(2).在進行這一實驗的過程中,還應經常用棉花球輕輕地擦拭蚯蚓體表,這是因為蚯蚓的皮膚具有 的作用。
五、填表分析題(每空1分,共17分)
1.(7分)星期天,小明同學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動物園。動物園的動物可真多,有大象、
鸚鵡、蝴蝶、海豹、熱帶魚、珊瑚蟲、鴕鳥等等,看得小明眼花繚亂,請你幫他給這些動物分分類,把動物的名稱填在下表中適當的空格內。
2(10請將圖4中的植物進行分類,并把名稱以及所屬植物類群填在表格里
植物的主要特征 植物名稱 植物的類群
有種子 種子有果皮包被
種子無果皮包被
無種子 有莖和葉 有真正的根
無根(有假根)
無莖和葉 無根
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測試
A卷(滿分100分,時間40分鐘)
一、 我會選 (每小題2分,共24分)
1.請你指出下列哪些是生物 ( )
A 鐘乳石 B 珊瑚 C 珊瑚蟲 D 機器人
2.下列生物中屬于生產者的是: ( )
A 青菜 B 金魚 C 細菌 D 蘑菇
3.能用來監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 )
A 海帶 B 苔蘚 C 蕨類 D 小麥
4.下列屬于裸子植物的一組是: ( )
A 小麥和水稻 B 銀杏和松樹 C 玉米和杉樹 D 楊樹和柳樹
5.下列遇碘變藍的物質是: ( )
A 水 B 蛋白質 C 淀粉 D 脂肪
6.成熟的玉米粒實際上是一個: ( )
A種子 B 果實 C 胚 D 胚乳
7.為盆栽花卉經常松土可以: ( )
A 增加呼吸作用 B 增加光合作用
C 增加蒸騰作用 D 降低呼吸作用
8.葉芽的生長點的作用是: ( )
A 長出側芽 B長出幼葉 C使枝條繼續伸長 D發育成莖
9.生物圈中生產有機物的天然"工廠"是: ( )
A 綠色植物 B 蕨類植物
C 被子植物 D 藻類植物
10.許多黃瓜花、絲瓜花、南瓜花不結果的原因是: ( )
A 沒有雄蕊 B 沒有雌蕊
C 只有花瓣 D 只有花萼
11.在陰天或傍晚進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葉,是為了: ( )
A 降低光合作用 B 降低蒸騰作用
C 減少水分吸收 D 增加水分吸收
12.植物體的任何部位都進行 (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騰作用 D 吸收作用
二、 考考你 (每小題2分,共20分)
13.染色體上存在的遺傳物質就是DNA。 ( )
14.生物圈中已知的綠色植物,大約有30多萬種。 ( )
15.玉米種子萌發時所需的營養是由子葉提供的。 ( )
16.病毒的個體很小,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 )
17.根吸收的水和無機鹽是通過導管運輸到其他器官的。 ( )
18、蒸騰作用會散失大量的水分,對植物體是有害的。 ( )
19.綠色植物可分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四大類。 ( )
20.肥多水勤,植物生長就好。 ( )
21.無土栽培可以更合理地滿足不同植物生長對各類無機鹽的需要,使植物長得更好。( )
22.作物過度密植,會引起減產。 ( )
三、 請你完成填空 (每空1分,共16分)
23.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個家,那就是 。它的范圍包括 、
和巖石圈的表面。
24.人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 → → →人體。
25.人和動物體的各種細胞雖然形態不同,基本結構是一樣的,都有 、
和 。
26.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能將光能轉變成 ,儲存在它制造的 中。
27.細胞利用 ,將 分解成 和 ,并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 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四、 猜一猜 (每小題5分,共10分)
28.空氣中95%的氧氣由我來提供,我分布在占地球表面70%的水域環境中,我的結構很簡單沒有分化,詩人曾這樣形容我"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你知道我是誰嗎? ( )
29.俄國著名植物生理學家季米里亞捷夫曾這樣說: "……它所獲取的光和熱,不僅養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渦輪機旋轉,使詩人的筆揮舞。" 請你猜猜它是誰?
五、 請你探究 (本小題10分)
30.一位農業技術員給我們作了這樣的介紹:許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種的,天寒地凍不適于播種。在播種時往往要在地里澆一些水,使土壤潮濕,如果剛下過小雨,則不用澆水就可以播種了;但過于潮濕又容易使種子霉爛。播種時往往還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氣。
請你根據以上介紹,作出假設:種子的萌發需要 。
小毛根據假設設計了"種子的萌發" 實驗,將一些種子置于所有假設條件都滿足的環境中,結果種子萌發了。重復這樣的實驗,結果都一樣。于是,小毛得出的結論 。
六、 請你舉例 (本小題10分)
31. 請你任舉一種你熟悉的生物,并告訴大家它為什么是生物。
七、談談你的看法 (本小題10分)
32.從十九世紀后半葉起,隨著工廠、汽車、飛機、輪船等迅速增多,人類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已經出現超出生物圈自動調節能力的趨勢。要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B卷(滿分100分,時間40分鐘)
一、我會選 (每小題2分,共24分)
1、顯微鏡的物鏡是40х,要觀察放大600倍的物象,應選用的目鏡是 ( )
A 20х B 15х C 10х D 560х
2、下列不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是: ( )
A 細菌 B 真菌 C 病毒 D 病菌
3、種子的結構中,將來發育成新植物體幼體的是: ( )
A 胚芽 B 胚乳 C 胚 D 子葉
4.下列最適合種子萌發的環境是: ( )
A潮濕松軟的土壤 B 干旱疏松的土壤
C冰凍的土壤 D 潮濕板結的土壤
5.受精完成后繼續發育的是: ( )
A 花瓣 B 萼片 C 雌蕊 D 子房
6.發育成桃子食用部分的是: ( )
A 子房壁 B 胚珠 C 子房 D 受精卵
7.移苗時根部帶著土坨是為了 ( )
A 保留水分和無機鹽 B 避免傷害生長點
C 避免傷害根冠 D 避免傷害根毛和幼根
8.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 ( )
A 水分不足 B 傳粉不足 C 光照不足 D 營養不足
9.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靠根尖的: ( )
A 分生區 B 伸長區 C 根冠 D 成熟區
10.葉片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是: ( )
A 角質層 B 氣孔 C 表皮 D 保衛細胞
11.輸送水和無機鹽的組織是: ( )
A 分生組織 B 輸導組織 C 營養組織 D 保護組織
12.有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 ( )
A 光合作用 B 蒸騰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吸收作用
二、考考你 (每小題3分,共18分)
13.植物生長是指細胞數目的增加,這是通過細胞分裂實現的。 ( )
14.胚實際上就是幼小的生命體。 ( )
15.為了避免浪費,測發芽率時用三五粒種子測一下是否發芽就行了。 ( )
16.胚有胚乳、胚芽、胚根、胚軸四部分結構組成。 ( )
17.在適宜的條件下,大米粒也可以萌發成幼苗。 ( )
18.光合作用為我們提供了食物來源。 ( )
三、請你完成填空 (每空1分,共14分)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20.切西瓜時,流出的汁液是細胞的細胞液,它貯藏在細胞的 中。
21.生物體由小長大,是與細胞的 和 分不開的。
22.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了 ,超過了呼吸作用的需要,排放到了大氣中;而且綠色植物還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了大氣中的 ,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
和 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
23.綠色植物利用 提供的能量,在 中合成了 等有機物,并且把 轉變成 ,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 。
四、 你幫助完成 (每小題8分,共16分)
24.連線
細胞核 控制物質進出
線粒體 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
細胞膜 遺傳信息庫
葉綠體 產生動力
生物部分
25.生態系統
非生物部分
五、動一動,想一想 (本小題8分)
26.右下面是三個小組的各臺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放大數據,請問哪個小組的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請說明理由。
實驗小組 目鏡(Х) 物鏡(Х)
1 10 40
2 15 10
3 5 10
六、請你舉例 (本小題10分)
27.請你任舉一例反映現代生物科學飛速發展的事例,并說說你是從哪里獲得這一信息的?
七、 談談你的看法 (本小題10分)
28.1998年4月15-16日,我國西北、華北、華東等地出現了罕見的沙塵暴天氣,突發性的災害幾乎襲擊了大半個中國,就我國而言,已有33.4萬平方公里土地受到沙漠化威脅,其中已經沙漠化的有17.6萬平方公里,據統計,沙漠及沙漠化的土地已占我國土地面積的13.3%,而且還在一天天擴大。2000年春天,我國北方地區又出現了罕見的沙塵暴。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以上就是初一生物卷子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