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 世界淡水資源占水資源的多少 我國淡水資源 可利用淡水資源占總水量 地球上淡水資源占總水量的
排在世界121位。我國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雖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后,我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并且其分布極不均衡。
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桐檔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于工業。
地球的局顫亂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洞襲的冰蓋中,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
01
第六位
我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僅次于巴西、蘇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五國;按人口彎侍雹平均每人占有年徑流量2670立方米,相當于世界平均數的1/4;按耕地平均每畝占有年徑流量1800立方米,約相當于世界平均數的2/3。
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中國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僅2002年,全國淡水取用量達談森到5497億立方米,大約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國1995年淡水供應量4700億立方米的約倍。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6%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埋帆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占地球總水量的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約10億多人缺水。專家估計,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將超過25億。中國土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降水總量約6萬億立方米,折合年降水深為628毫米, 比亞洲平均年降水深少114毫米。根據1956~1979年同步期年徑流資料分析計算,全國河川年徑流量的多年平均值為27120億立方米,中等干旱年(4年—遇)為24530億立方米,嚴重干旱年(20年一遇)為22420億立方米。全國地下水礦化度小于2克/升的淡水區面積(不包括沙漠面積)約860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地下水年補給量為8250億立方米。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河川徑流中包括很大部分地下水排泄量,動態地下水也有一部分由河川徑流所補給,故不能將河川徑流量與地下水補給量相加作為水資源總量,應扣除兩者之間相互轉化的重復水量。根據1985年《中國水資源評價》的資料, 這項重復水量達7320億立方米, 全國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8041億立方米。分區水資源見表。中國河川徑流總量與世界各國比較,次于巴西、蘇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等五國,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年徑流量2670立方米,相當于世界平均數的1/4;按耕地平均每畝占有年徑流量1800立方米,約相當于世界平均數的2/3。居世界第四。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我國的水資源總體偏少。在全球范圍內,我們屬于輕度缺水國家。中國用全球7%的水資源養活了占全球21%的人口。專家估計中國缺水的高峰將在2030年出現,粗跡因為那時人口將達到16億,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將為1760立方米,中國將進入聯合國有關組棚爛織確定的中度缺水型國家的行列。
擴展資料:
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中國地表水年均徑流總量巖和并約為2.7萬億立方米,相當于全球陸地徑流總量的5.5%,占世界第5位,低于巴西、前蘇聯、加拿大和美國。中國還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億立方米的冰川,約8000億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萬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
在城市供水上,當前全國已有300多個城市建起了供水,自來水日供水能力為4000萬噸,年供水量100多億立方米;城市工礦企業、事業單位自備水源的日供水能力總計為6000多萬噸,年供水量170億立方米;在7400多個建制鎮中有28%建立了供水設備,日供水能力約800萬噸,年供水量29億立方米。
我國水資源是世界第幾大國啊?
6
水資源狀況:我國雖然是二個水資源大國,水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6位。2002年,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3萬億立方米消攔左右,但人均淡水資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l/4。目前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于國際公認的1700立方米用水緊張線,其中有10個低于500立方米嚴重缺水線。我省本地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l/4。
水資源總量第6位 人均 88位
我國水資源排名世界第幾拜托了各位 謝謝
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中國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僅2002年,全國淡水取用量達到5497億立方米,大約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國1995年淡水供應量4700億立方米的約1.2倍。
我國的水資源是世界的水資源的多少比例?
你說的是淡水吧,淡水資源僅占地球水資源的0.7%
我國水資源是哪”三多三少”
即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夏季多冬季少。:studa./huanjing/060311/10304294.
在我國,水資源具有地區、時空分配上的不平均和變化率很大的特點,可以說是“三多三少”,即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夏季多冬季少。由于這樣的特點,實際可利用的天然水量比水資源總量少得多。因此,合理開發水資源,節約使用水量和防治水污染,應當成為我國水環境保護工作長期的工作方針。
我國的水資源總量居于世界第 位
我國的水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只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只及美國的1/5,居于109位。
我國人均水量最多的地區是西藏。
我國水資源,世界排名第( ) A。10 B。20 C。1100 D。110
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滾橋悔一。然而,中國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僅2002年,全國淡水取用量達到5497億立方米,大約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國1995年淡水供應量4700億立方米的約1.2倍
所以是C
我國水資源現狀
中國水資源現狀 我國平均年水資源總量28124億m3,其中河川平均年徑流量27115億m3,地下水8288億m3,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資源量計量,人均占有量為2500立方米,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我國各流域由于面積不同,加之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水資源稟賦差別很大,全國年降水總大正量為61 88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即河川徑流量)為27 115億立方米,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8 288億立方米,扣除重復利用量以后,全國平均年水資源總量為28 124億立方米。我國水資源總量是可觀的,我國水資源總量是可觀的,但是由于人口眾多,導致人均水資源量遠遠低于上述主要國家,也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如果從單位耕地面積水量來看,也遠遠小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們用全世界7.2%的耕地,養育了全球1/5的人口,從中可以窺測我國的水土資源是多么稀缺。
據監測,全國廢污水排放量由1980年的315億噸增加到2002年的631億噸。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健康。
為緩解嚴峻的水形勢:一是節水優先。這主要體現在控制需求,建立節水型社會。在國家發展過程中,選擇適當的發展專案,建立“有多少水辦多少事”的理念,杜絕水資源浪費。同時需要采用良好的管理和技術手段,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積極發展節水的工業、農業技術,大力推廣應用節水器具,發現并杜絕水的漏泄,包括用水器具及輸水管網中的漏泄。二是治污為本。這要求我國的水污染防治戰略應盡快實行調整,從末端治理轉向源頭控制和全過程控制。錢易認為,我國目前還有大量的工業企業仍然是粗放型的生產模式,工業廢水處理并不理想,即便實現了達標排放,還是有大量的污染物排入了江河湖泊中,污染程度已經超過了河流湖泊自身的環境容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廢水的排放量還要增長,污染物也會隨著增加。如果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實行污染物排放的源頭控制和全過程控制,污染物排放會有較大幅度的削減,工業生產也可以做到增產不增污。三是多渠道開源。這主要指開發非傳統水資源。錢易指出,為了提高供水能力,過去主要著眼于傳統水資源的開發即當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開發,當發現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和地表水逐漸枯竭后又想到遠距離調水。遠距離調水除了需要十分昂貴的基建投資和執行費用外,還有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困難,同時生態影響是近年來人們關心的又一重要問題。
我國水資源面臨嚴峻形勢,人均淡水資源量低,淡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衡,水資源利用效益差、浪費嚴重。水污染嚴重,不少地區和流域水污染呈現出支流向干流延伸,城市向農村蔓延,地表向地下滲透,陸地向海洋發展的趨勢。近幾年來我國廢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億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全國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 64億立方米,其中80%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域。水資源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短缺資源,成為制約建設小康社會的瓶頸之一。因此,對我國的水污染防治需給予高度的重視,以實現我國水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現在世界各國紛紛轉向非傳統水資源的開發。非傳統水資源包括:雨水、再生的污廢水、海水、空中水資源。據介紹,目前我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只有60%,城市廢水利用幾乎沒有。而以色列的城市廢水利用達到90%,美國的洛杉磯也是利用處理過的城市廢水澆灌綠地。城市廢水的再利用不僅減少了污染,還可以緩解水資源緊張的矛盾。
另外,隨著技術進步,海水淡化成本趨低,并且海水可以直接用作工業冷卻用水和沖洗用水。香港很多公用衛生場所的沖洗就是采用海水。中國 *** 水行政主管部門自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起,就確定每年的7月1~7日為“中國水周”。考慮到世界水日與中國水周的主旨和內容基本相同,從1994年開始,把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28日,進一步提高全社會關心水、愛惜水、保護水和水憂患意識,促進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
從時間分配來看,中國大部分地區冬春少雨,夏、秋雨量充沛,降水量大都集中在5~9月,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且多暴雨。黃河和松花江等河,近70年來還出現連續11~13年的枯水年和7~9年的豐水年。中國地下水補給量約為 7718億立方米/年,其中長江流域最多,為2130億立方米/年。
我國水資源分布同人口、耕地分布極不協調,長江 中國水資源現狀分析 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流域、浙閩臺諸河、西南諸河等流域,國土面積、耕地和人口分別占全國的36.5%、36%和54.4%,但水資源總量卻占全國的81%,人均水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6倍,畝均占有量是全國平均值2.3倍;遼河、海灤河、黃河、淮河流域,面積為全國的18.7%(相當于南方的一半),水資源總量卻只為南方4片的10%;北方耕地占全國的45.2%,人口占全國的38.4%,水資源總量更少,特別是海灤河流域尤為明顯,人均占有水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6%,畝均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4%,水資源這種不均衡分布,嚴重地制約了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調水成為經濟和政治的熱門話題。
保護水資源措施 水是地球生物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水資源是維系地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因此,保護水資源是人類最偉大、最神圣的天職。 首先,保護水資源,首先要全社會動員起來,改變傳統的用水觀念,要在全社會呼吁節約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回圈水。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地球上水資源并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并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里“引黃”?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準則,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由于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較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對揭露和穿透水層的勘探工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做好分層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資源污染,保證水體自身持續發展。現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供水等在發揮一種或多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個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圍內水資源破壞。另外,一些采礦行業對水資源的破壞不容忽視,如煤炭開采中每采一噸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采煤3億噸計算,每年僅因采煤損失地下水資源高達2.64億立方米,并對地下水體地質構造造成極大的破壞。又如,無限度的亂砍亂伐,造成植被嚴重破壞,對水土保溼及水資源的地表埋藏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有效節水的關鍵在于利用“中水”,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另外,利用經濟杠桿調節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由于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長流水現象發生,而有些地方會“捧碗祈天”,因此,必須安裝有效的水計量裝置,執行多用水多計費的原則,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城市用水定額管理是國際上通行的辦法,它是在科學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堅持分類對待的原則,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業用水、機關事業團體用水實行不同的水價,定額內平價,超額部分適當加價,以培養公民節約用水的習慣。在節約用水資源的同時應避免無效浪費。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凍裂,造成嚴重的漏水,應特別注意預防和檢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程序的加快,為了緩解水資源緊張的情況,除了大力抓好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工作外,跨流域調水已經成為我國北方城市的必然選擇,跨流域調水必然帶來水資源供需關系的變化,所以水權交易必在實行;由于我國一直實行“福利水”制度,水沒有被當作一種經濟商品對待,所以,在水資源的配制上,市場機制通常被管制方法所替代,當前應當轉變觀念,認識到水資源的自然屬性和商品屬性,遵循自然規律和價值規律,確實把水作為一種商品,合理應用市場機制配置水資源,減少資源浪費。 第四,進行水資源污染防治,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水體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兩部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工業垃圾、工業廢氣、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過不同滲透方式造成水資源的污染,長期以來,由于工業生產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環境事件屢見不鮮,它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壞影響,因此,應當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處理的途徑;工業企業必須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生產污水據其性質不同采用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總之,我們必須堅決執行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度,必須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度,促進企業污水治理工作開展,最終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同時,改革目前的用水制度,加強 *** 的巨集觀調控,加大治理污染和環境保護力度,也是水資源保護利用的有效途徑。目前,應當加大改革力度,打破行業壟斷,健全組織機構,統一管理,在全國建立起一個自下而上的水督察體系。進一步改革水價,實行季節性水價,在水資源短缺地區征收比較高的消費稅以限制用水等等。 最后,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水務市場,從而優化配置水資源,也是保護利用水資源的重要內容。21世紀被稱為水的世紀。中國水務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據預測,中國水務行業應該有萬億元以上的空間,到2005年僅污水處理一項就有4000億元的市場份額。多年來由于“水”帶有濃重的社會福利色彩,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品,水的價值和價格的背離,嚴重制約了水行業的發展,水資源因此得不到有效的保護。這種情況在新的歷史形勢下,應當得到轉變。
我國水資源特點
(一)我國水資源的基本情況
我國多年平均降水總量為60000億m3,占全球陸地降水總量的4.7%,折合降水深為629mm,小于全球陸面降水平均值(834mm)。其中消耗于蒸發的散發的降水占56%,約有44%的降水形成徑流,據統計,全國大小河流有6000多條,河流總長度為43萬多km,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為26 500億m3,占世界河川徑流總量的5%以上,在世界各國中居第六位(包括原蘇聯)。全國地下水總補給量為7700億m3,其中有6200億m3補給河流,長江流域及其南方地區地下水約4 800億m3,北方地區約2900億m3。
(二)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所面臨的問題
1.總量多,人均少
按人均計算,我國平均每人每年占有水資源量不足2600m3,只相當于全世界人均占有量10800m3的1/4,是水資源量低的國家之一。居世界各國中的第87位。按耕地每畝平均占有水資源量計算只有1 750m3,相當于世界平均數2400m3的2/3左右。
2.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分布不平衡
我國陸地水資源的總的分布趨勢是東南多,西北少,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遞減。全國淡水資源中,黑龍江、遼河、海灤河、黃河、淮河及內陸諸河等北方七片總計5493億m3,長江流域為9600億m3,珠江流域為4739億m3,浙閩臺諸河為2714億m3,西南諸河為4648億m3。南方四片合計為4701億m3。南方多數地區年降水量大于800mm,北方及西北地區中大多數地方降水量少于400mm,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青海的柴達木盆地中部,年降水量不足25mm。
水土資源配置很不平衡。全國平均每公頃耕地徑流量為2.8萬m3。長江流域為全國平均1.4倍,珠江流域為全國平均值的2.42倍,黃淮流域為全國平均的20%,遼河流域為全國平均值的29.8%,海灤河流域為全國平均值的13.4%。黃、淮、海灤河流域的耕地占全國的36.5%,徑流量僅為全國的7.5%:長江及其以南地區耕地只占全國的36%,而水資源總量卻占全國的81%,占全國國土50%的北方,地下水只占全國的31%。
3.年內、年際變化大
我國降水受季風氣候影響,年內變化很大,一般長江以南(3~6月份或4~7月份)的降水量約占全年的60%,長江以北地區6~9月的降水量常常占全年的80%,冬春缺少雨雪。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降水量往往集中在一二次歷時很短的暴雨中降落。由于降水量過于集中,大量降水得不到利用,使可用水資源量大大減少。
我國年際降水變化也很大,僅新中國成立以來就發生數次全國范圍的特大洪水災害。有些地方還出現連續的枯水年。這給水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利用帶來很大困難,加重了一些地區的水資源危機。
4.水污染問題嚴重
以1996年為例,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05.9億t,預計生活污水的排放量150億t左右,由于污水處理進展緩慢,達標排放率不高,我國的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少數水系支流和部分內陸河流外,水污染總體上呈加重趨勢,城市河段中78%不適宜作飲用水源,五類水質以下的占58%;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湖泊普遍受到總磷、總
圖3-12-3 河水污染導致魚類大量死亡
氮和有機污染,富營養化、耗氧有機物污染問題嚴重。南方城市中有60%是因為水源污染造成缺水。最令人難忘的是1995—1996年淮河流域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數百萬人飲水困難的事件。水污染進一步減少了可用水資源量。
5.河流含沙量大
我國平均每年被河流帶走的泥沙約35億t,年平均輸沙量大于1000萬t的河流有115 條,其中以黃河為最。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6億t,黃河水平均含沙量為37.6kg/m3,居世界之冠,長江水含沙量也有增無減,以至有人警告要保護長江流域植被,否則長江有成為第二條黃河的危險,河流含沙量大會造成湖庫淤積,河道淤塞,使水利設施壽命降低,洪災頻繁,泥沙也加重水污染。1998年長江洪災原因中就有上游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和中游河道、湖泊泥沙淤積等因素。
6.水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嚴重
目前全國水的利用系數僅0.3左右,水的重復利用率約50%,農業用水由于灌溉工程的老化以及灌溉技術落后等原因,利用率不到40%,與發達國家的80%相比差距太大,研究表明,黃河近年來的嚴重斷流問題除了流域降水量偏少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沿黃河地區春灌用量大幅度增加,用水浪費所致。
7.地下水開采過量
由于地下水具有水質好、溫差小、提取易、費用低等特點,以及用水增加等原因,人們常會超量抽取地下水,以致抽取的水量遠遠大于它的自然補給量,造成地下含水層衰竭、地面沉降以及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惡果。如我國蘇州市區近30年內最大沉降量達到1.02m,上海、天津等城市也都發生了地面下沉問題。有些地方還造成了建筑物的嚴重損毀問題。
地下水過量開采往往形成惡性回圈,過度開采破壞地下水層,使地下水層供水能力下降,人們為了滿足需要還要進一步加大開采量,從而使開采量與可供水量之間的差距進一步加大,破壞進一步加劇,最終引起嚴重的生態退化,如美國得克薩斯州西部一些地區因抽水過量含水層衰竭,成為了經常遭受干旱和沙塵暴襲擊的地區。
我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
我國多年平均年水資源總量為:地表水資源量約為亂握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約為0.82萬億立方米,核減重復計算量0.72萬億立方米,實際水資源總量約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四分之一。
國家水資源分布情況
中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嘩核慶量(不包括過境水)低于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氏余、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中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也很不平衡,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占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占全國的81%;其以北地區,國土面積占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占全國的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