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運動高中物理?圓周運動公式有v=ωr、v=l/t=2πr/T=ωr=2πrf=2πnr、ω=θ/t=2π/T=2πf、T=2πr/v=2π/ω、Fn)=mrω2=mv2/r=mr4π2/T2=mr4π2f2、an=rω2=v2/r=r4π2/T2=r4π2n2。那么,圓周運動高中物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以為是用繩子來做圓周運動的,所以小球經過最高點的臨界裝態是繩子不受力,向心力完全由小球的重力來提供,所以有mg=mv^2/L v=√(gL)
2.對小球受力分析,此時小球收到重力和繩子向上的拉力,兩力的合力就是小球的向心力,即是
F向=G-T=m(V1)^2/L T=mg+m(V1)^2/L
3.小球所受的合力為F合=mg+T=6mg=F向
F向=mV^2/L6g=v^2/Lv=√(6gL)
深入解析高中物理:圓周運動與萬有引力的二級結論
在高中物理中,圓周運動和萬有引力是兩個核心概念,它們通過一系列公式緊密相連,為我們理解天體運動和機械系統提供了關鍵的理論基礎。下面,我們逐一探討這些關鍵結論。
向心力的多維度表達
向心力的公式揭示了其與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的密切關系:F = mv^2/r = mω^2·r = m(4π^2/T^2)·r = m(4π^2f^2)·r = m(4π^2n^2)·r = mωv。這些公式展示了向心力如何影響物體在圓周運動中的表現。
圓周運動的特殊情形
在皮帶或齒輪系統中,線速度處處相等,同一輪子上的角速度保持一致。在豎直平面內,不同類型的圓運動展現了獨特的規律。例如,繩端小球通過最高點時,重力提供向心力,繩張力為零,最小速度為√gR。而“桿”類物體在最高點速度為零,桿的支持力等于重力。
開普勒第三定律揭示宇宙的秘密
開普勒的第三定律揭示了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周期與軌道半徑的關系:T^2/R^3 = K,其中K是一個與行星質量無關的常數,它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
1、最高點重力提供向心力
mg=mv^2/L
v=根號gL
2、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
最低點1/2*mv1^2=mg2L+1/2*mv^2
V1^2=5gL
F-mg=mv1^2/L=5mgL
F=6mgL
3、最高點F向=F+mg=6mg
F向=mV^2/L
V^2=6gL
v=根號6gL
一、概念、規律梳理:
1. 勻速圓周運動:描述的是質點沿圓周運動且在任意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弧長都相等的運動。其本質是變速運動。
2. 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物理量:
(1)線速度:描述質點在一定時間內通過的弧長與時間的比例,單位為米/秒,方向沿圓周切向,是矢量。
(2)角速度:表示質點繞圓心轉動的角度與時間的比例,單位為弧度/秒,是標量。
(3)周期T:表示質點完成一次圓周運動所需的時間,與頻率f互為倒數關系。
(4)轉速n:表示單位時間內質點轉動的次數,單位為轉/秒或轉/分。
3. 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1)ω與v的關系:v=ωr
(2)v與T的關系:v=2πr/T
(3)ω與T的關系:ω=2π/T
(4)T與n(f)的關系:T=1/f=1/n
4. 向心力:向心力作用于質點,只改變其速度方向而不改變大小,由質點的合力提供。
5. 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方向的改變,其大小與線速度、角速度的關系為:a向=v^2 /r=ω^2r=ω·v
6. 變速圓周運動: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在變化,因此既有切向加速度又有向心加速度。
7. 繩球、桿球模型:描述在豎直面內做圓周運動的小球通過最高點時受力情況,包含臨界條件、小球能或不能通過最高點的條件等。
本題與物體是否勻速無關,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和速度是瞬時對應關系,物體在最低點時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沿斜面向下,方向背著圓心,所以此時向心力最小,為μmgcosα-mgsinα,如果角速度過大的話,向心力不夠,物體就會做離心運動。所以此時對應的角速度為最大值,所以選AC。
以上就是圓周運動高中物理的全部內容,解:1,小球以最小速度經過最高點時,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即mg=mv^2/L,得v=√(gL)2,拉力與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F-mg=m(V1)^2/L,得F=mg+m(V1)^2/L 3,拉力與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5mg+mg=mV^2/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