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中國由來和歷史,中國歷史人物的故事

  • 歷史
  • 2024-10-24

中國由來和歷史?1. 中國,作為世界文明的搖籃之一,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并稱為“四大文明古國”。2. 在這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均因外族入侵而失去了獨立,古代文明隨之中斷。唯獨中國的文明傳統得以延續至今,未曾間斷。3. 在國家形成之前,黃帝、堯、舜、那么,中國由來和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歷史的發展史

關于“中國”一詞的來源,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古時候,黃河流域一帶的先民自稱“華夏”,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也是漢民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夏”至今仍為中國的別稱。 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明清,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秦漢以來,也只是把黃河流域在內的中原王朝政權統轄范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即中原之國的意思。“中國”一名終于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

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China(“中國”)。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1949年成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將“中國”概念完善、充實到今天的含義。

中國大陸的由來和歷史

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于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于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后,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后,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后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稱。

擴展資料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杰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受益匪淺。

歷史王朝簡記: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后延。

中國的歷史

1. 中國,作為世界文明的搖籃之一,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并稱為“四大文明古國”。

2. 在這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均因外族入侵而失去了獨立,古代文明隨之中斷。唯獨中國的文明傳統得以延續至今,未曾間斷。

3. 在國家形成之前,黃帝、堯、舜、禹等歷史人物已活躍于黃河流域。約公元前21世紀,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誕生,歷經商、西周、春秋等時期,奴隸制度持續了約1600年,這一時長是其他文明古國所無法比擬的。

4. 公元前476年,我國奴隸制結束,歷史進入公元前475年的封建社會,這一轉變比西歐在公元476年才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要早千年。

5. 公元前221年,我國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而西歐的英國和法國直到1453年百年戰爭結束后,才開始走向中央集權的民族君主國道路,比我國晚了大約1600年。

6.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而聰明的民族,在古代史上,中國人民創造了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輝煌科技和文化成就,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

7. 科學研究表明,從公元前6世紀前到1500年,中國人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相當高,如公元前6世紀前為57.4%,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為50%,公元前1世紀到400年為62%,401年到1000年為71%,1001年到1500年為58%。

我國從何時起稱為中國

1、中國一詞最早見于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華夏”一詞最早見于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2、《書經》曰:“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

3、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后演變為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4、漢代始建蠻夷邱,并使漢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館,明代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自近代的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宗主的局勢逐步被打破了。

了解中國歷史看什么書

中國的起源與主體」

政權概念上的“中國”是由華夏族建立,中國文化的主體締造者為漢族。承認漢族在中國的主體性與所謂的“大漢族主義”并不一樣,因為漢族人是中國的主要民族,其前身華夏民族建立了中國,創造了中國文化的主體是不爭的客觀事實。

一、“中國”一詞的歷史含義變遷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代《詩經》中,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還不是真正指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百家的書中已屢見不鮮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于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于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干知人心”……這些都說明: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廣,而相當于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禮記?王制》有云:"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顯,此時的"中國”一詞,是與蠻、夷、戎、狄對舉而使用的。如果說《禮記》的成書時間較靠后,則《左傳?莊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

以上就是中國由來和歷史的全部內容,中國的由來和歷史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中國”一詞出現在《尚書·梓材》中,其內容是:“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這里的“中國”指的是周人對自己所居的關中、河洛地區,到了春秋時期,“中國”的概念逐漸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在19世紀中葉以后。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青青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无码免费午夜福利片在线 |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秋霞鲁丝片Av无码少妇|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在线观看|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