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題高三?3、D:1L 1mol/L 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2CO3物質的量為1mol,Na2CO3 = 2Na+ + CO32-(電離,完全),CO32- + H2O = HCO3- + OH-(可逆),HCO3- + H2O = H2CO3 + OH-(可逆,程度更小),CO32-有少部分水解為HCO3-、H2CO3,CO32-的物質的量將小于1mol。4、那么,化學題高三?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42、根據a+b=2h可知,原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故增大一倍三者的物質的量而容器體積不變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向正方向移動,反應物的轉化率均增大,故AC錯;混合氣體的密度等于混合氣體的總質量除以總體積,對于此反應體積雖然不變但是三種物質均增加一倍質量就增加一倍所以密度增加一倍B錯;三種物質增加一倍若平衡不動則剩余的A物質應為2amol,但平衡右移A物質又有一些參加反應根據勒夏特列原理D對,但實際D項也有錯誤,應為amol 43、根據化學平衡計算的三段法就可以算出: CO2+ H2 =CO +H2O 始 xy 變 0.9y 0.9y 0.9y0.9y 平(x-0.9y )0.1y 0.9y0.9y 再列出平衡常數的表達式就可以求出所求 44、看這種圖就是線上的點代表平衡,而未在線上的就未平衡。指定某一溫度,沿著該溫度做一條垂線,也就是垂直于橫軸的直線,這條線與曲線交點即為平衡點,交點之上代表已過了平衡,反應應逆向移動才能達到平衡;而交點之下的點為未平衡的點,反應應正向移動才能達到平衡。此題要求V正>V逆,應是正向移動的反應所以是C。 45、此題為等效平衡的題,做此類題注意: 1)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只要初始投入的反應是成比例的就達到部分等效;若要是完全等效就得完全相同 2)氣體分子數變的反應,只有初始投入的反應完全相同才能達到完全等效。 A是 H,原子序數1 B是N,原子序數7,電子排布式2s(2)2p(3),2p軌道上,3個未成對電子; NH3是刺激氣味氣體 C是O, 原子序數8,電子排布式2s(2)2p(4),2p軌道上,2個未成對電子,1個成對電子 D是Mg, 原子序數12,Mg(2+) 和 O(2-) ,電子排布式2s(2)2p(6) E是Cl,原子序數17,原子半徑同周期最小 第7題:B A、無誤,比如碳酸氫鈉溶液即為弱堿性,此時的堿性基本就是因為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造成的; B、SO2過量情況下,生成的并非亞硫酸氫根離子,而是亞硫酸根離子; C、無誤,二價鐵被氧化; D、無誤,氫離子濃度越低則溶液pH越高,所有離子均可穩定存在; 第8題:D A、無誤,單質鐵置換銅離子; B、無誤,成為原電池后,與A不同之處在于置換的銅離子會在正極析出; C、無誤,單質鐵置換銅的反應趨勢不會因為鐵是否成為原電池的負極而有所改變; D、a連接原電池正極,即銅連接正電性的正極會導致排斥電解液中同樣帶正電的粒子——如銅離子,此時銅離子遠離銅電極移向鐵電極,電壓越大移動越顯著; 第9題:B A、氧化鈉溶于水后,氧負離子無法在水溶液環境下穩定存在會轉化為氫氧根離子,所以溶液中溶質變為氫氧化鈉沒有任何氧負離子; B、無誤,1L溶液含有1mol氯化鋁,氯離子在溶液中穩定存在有3mol,即3NA個; C、16gC13的甲基為1mol,該甲基中C有7個中子,氫沒有中子,故中子數為7NA; D、如果注明產生的NO2氣體在標況下是22.4L則無誤; 第10題:B A、因為I的原子半徑更大,與H原子結合更弱,故而HI穩定性更差,加熱會部分分解,同時H2與I2在受熱情況下重新生成HI屬于可逆反應; B、無誤,根據元素周期表P非金屬性更強,而磷酸比硅酸酸性更強; C、MgO不與氫氧化鈉反應,MgO屬于堿性氧化物,Al2O3屬于兩性氧化物; D、硝酸鋇中有NO3-離子,會氧化SO2中的4價S為6價S,得到的都是硫酸鋇; 第11題:D A、由于反應不會改變氣體壓強,所以增大外界壓強對反應平衡沒有影響; B、催化劑的作用是加快反應達到平衡的速度、減少達到平衡需要的時間,與轉化率或者產率無關; C、增加X的量會導致X多Y少,更多X有利于Y更徹底地轉化為Z,而X轉化率則相對下降; D、無誤,因為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降低溫度有利于正反應,此時Y的轉化率上升; 第12題:C 此題及其同類題目只需要加和已知反應為目標反應即可: 第一反應式-第二反應式=2目標反應式,△H=-519.4kj·mol-1 目標反應式=2目標反應式÷2,△H=-259.7kj·mol-1 故選C; 第13題:B A、無誤,陽極發生氧化反應,本題中鐵板變成二價Fe即為陽極反應; B、陽極Fe氧化,陰極氫離子還原為H2,而二價鐵在重鉻酸溶液中繼續被氧化的反應中,H+轉化為H2O,這個過程中沒有新生成的H+溶液酸性不斷下降,pH升高,故B錯誤; C、無誤,由上項可知,溶液pH升高,而三價鐵離子常溫下在pH=2.8時就會開始沉淀為Fe(OH)3; D、無誤,根據化學反應式可知理想情況下轉移12mol電子獲得的二價鐵正好還原1mol重鉻酸根離子,而大氣環境下二價鐵還會被空氣氧化為三價鐵; 本題的化學過程是通過電解在廢液中增加還原物(二價鐵)并升高pH使得重鉻酸根離子轉化為鉻離子并進而轉化為Cr(OH)3沉淀,從而降低廢液毒性達到排放標準。 一摩爾碳碳雙鍵需要1摩爾碘來加成。 一摩爾碘為127*2=254g 116/254=0.457 也就是說,100g油脂含0.457摩爾的不飽和度 A每摩爾886g,有2摩爾碳碳雙鍵。(2/886)*100=0.5643不等于0.457,所以錯誤 同理計算判斷。C選項(4/882)*100=0.4535近似相等。所以C正確 2. D. Cl2中Cl既升價又降價,轉移電子只考慮升價或降價 3. D. 要考慮到水解問題 4. D. HSO3-不完全電離 5. A. 此題目靠的就是O2(2-),O2(2-)是一個特殊的陰離子,把它看為一個整體(過氧根離子) 7 A. (2/3)Fe+Cl2=(2/3)FeCl3 1molCl2與足量的Fe反應轉移電子數2NA 假設題目改為1molFe,答案就是3NA B. 此題目靠的就是O2(2-),O2(2-)是一個特殊的陰離子,把它看為一個整體(過氧根離子) , C. 丁烷分為正丁烷與異丁烷 正丁烷無支鏈,異丁烷存在支鏈 CH3-CH2-CH2-CH3存在10個C-H, CH3 CH3-CH-CH3也存在10個C-H D. CO與N2的相對分子質量相等,質子數也一樣,無論CO與N2怎樣配比,他們混合氣體所含的質子數等相同 以上就是化學題高三的全部內容,依次來說:由于都是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D元素有二價陽離子則應為第二主族元素,B價電子層為ns2npn+1則B可能為N或S,通過與D比較可得B應為N,D應為Mg;C的P能級上未成對于電子比B少一個且原子序數比B大。化學高考真題及答案
高三有機化學大題
高三化學試題卷
高三化學大題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