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判斷題?三、判斷題。(10分)1、“西施殿、北京、賴寧”這幾個詞的拼音,第一個字的聲母要大寫。(對 )2、“古往今來,人們雖然提到廬山,總是把它和云霧連在一起。”這句話 中的關聯詞運用是正確的。 ( 錯)3、用部首查字法,“車”可查整個字;“幣”可查起筆。 ( 錯)4、在“電視機、那么,語文判斷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一文不名與不名一文是否意思一樣? 否
2.紅樓夢作者是否是曹雪芹? 是
3.“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是否出自《隆中對》? 否
4.“倔強”中“強”是否讀“jiang” 是
5.《朝花夕拾》是否是魯迅的一本小說? 否
6. 《水滸傳》中是否有108條好漢? 是
7.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是否病句?是
8.《駱駝祥子》是否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否
9. 首當其沖意思是否是“第一個沖出重圍”? 否
10. “狡黠”中“黠”是否讀“xia(第二聲)” 是
11.“智取生辰綱”是否出自《西游記》? 否
12.“褻瀆”中“褻”讀“she”? 否
5,錯。江姐,許云峰等人物是羅廣斌,楊益言小說“紅巖”的人物。6,對 ; 7.居里夫婦發現放射性元素鐳,是對的,至于1997年是不是100周年,就不能確定了。8,錯。應當是出自 “戰國策”。 1,沒讀過,不敢妄自臆斷。 2,:“三國 ”曹植。3,固是固然的意思。或:“有的”的 意思。于“過于”的意思。意思是說: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是有的人得死像泰山那樣重;有的人的死,像鴻毛那樣輕。 4,誰也不知道的意思是:沒有人能想象得出她曾經看到東西的美麗,和她當時的幸福。 第一個幸福,指的是她當時的滿足的感受。第二個幸福,是指她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5 錯、6對、7錯、8錯。
1、當我們遇到壞事時,我們應當考慮到其中包含的好事。在最不幸的困境中。我們也可以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把好處和壞處對照一下。
2、三國曹植
3、固(本來)或(有的人)于(比)
4、沒有人知道 前一“幸福”是夢幻中見到了顯示沒有的東西,內心欣慰;后一“幸福”是沒有痛苦、饑餓和孤獨之意。
(1)對 理由:第一個對頭是敵人、對手、的意思,是名詞。第二個對頭是指行為不對。
(2)對 理由:第二句沒語病,通順。
(3)錯 理由:品位是明詞,應該換作動詞品味
(4)錯 打非的意思是打壓惡勢力,跟非典無關。
A是對的。小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小說有三個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B是錯的,還有經過。記敘文六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第一要素是時間,年、月、日、時寫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點,要寫環境和發生事情的地點。
第三要素是人物,不寫人物是糊涂,
第四要素是起因,為何發生找起因;
第五要素是經過,來龍去脈寫清楚;
第六要素是結果,交代結局別含糊。
另外還有:
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分敘。
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人物描寫:肖像,語言,神態,動作和心理描寫。
環境描寫: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
C是錯的,一般來說,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是清代小說外,其他三部都被認為是明代的,盡管確切來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是元末明初的。
《空城計》出自明朝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手搖羽扇,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 這是對的。
D是對的,我國古典四大名著為曹雪芹的《紅樓夢》、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和吳承恩的《西游記》。
以上就是語文判斷題的全部內容,一、色彩不當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們不能侃侃而談,廢話連篇.(“侃侃而談”是褒義詞,應改為“夸夸其談”)她的演講,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真是巧言令色.(“巧言令色”是貶義詞,應改為“繪聲繪色”)陜西剪紙粗獷樸實,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