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山脈圖?中國山脈分布圖如下: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條山脈):1、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昆侖山—秦嶺;南列為南嶺。2、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多分布在中國東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條山脈):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東列為臺灣山脈。3、那么,我國山脈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山脈分布圖如下:
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條山脈):
1、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昆侖山—秦嶺;南列為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多分布在中國東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條山脈):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東列為臺灣山脈。
3、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
4、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有兩條,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別是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
5、弧形山系由幾條并列的山脈組成,由基本上東西走向轉為南北走向而與橫斷山脈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脈為喜馬拉雅山,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邊界上,綿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為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1青藏高原2不知道3黃河4云貴高原5塔里木盆地6準葛爾盆地7不知道8四川盆地9小興安嶺
10不知道11長江12東南丘陵13沒用14山東半島
中國主要的山脈圖如下:
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條山脈):
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昆侖山—秦嶺;南列為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多分布在中國東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條山脈):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東列為臺灣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
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有兩條,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別是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
擴展資料:
一、山脈走向
1、東北—西南走向:臺灣山脈、長白—武夷山、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東西走向: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3、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
4、南北走向:橫斷山脈
5、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唐古拉山
二、主要山脈的重要意義
1、秦嶺——淮河,是中國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是中國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地區; 是中國一月均溫 0℃等溫線經過地區,是中國積溫 4500℃經過地區,是中國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分界線; 中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分界線。
中國南方水田農業與北方旱地農業界線; 中國河流有無結冰期界線,江漢谷地與渭河平原界線,四川盆地與黃土高原的界線;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主要山脈圖:
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條山脈):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昆侖山—秦嶺;南列為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多分布在中國東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條山脈):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東列為臺灣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
主要河流圖:
中國外流區域與內流區域的界線大致是:北段大體沿著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部)一線,南段比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線(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這條線的東南部是外流區域,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河流水量占全國河流總水量的95%以上,內流區域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但是河流總水量還不到全國河流總水量的5%。
擴展資料:
中國地形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河流自西向東,逐級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蘊藏豐富。 多種多樣的地形為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副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
上圖中標注了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脈
阿爾泰山
我國與蒙古國界山,中國境內部分主要在新疆綿延。
大興安嶺
林草分界線、黑龍江與內蒙古界山、胡煥庸線、農牧交錯帶、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第二三地形階梯分界。
小興安嶺
與黑龍江南岸并行的橫向山脈,東北平原馬蹄形框架的組成部分。
長白山
我國東北與朝鮮半島之間一列呈東北—西南走向山脈,貫穿我國東北三省,以及朝鮮半島北部,是東北平原三大水系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的源頭和分水嶺。
陰山
一道巨大的山系,從寧夏延伸到內蒙古、河北省北部,農牧交錯分界、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農區與牧區分界線
燕山
農牧分界線之一,華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分界,北京重要的北部屏障。
太行山
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分界,山西與河北、地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分為北太行、西太行和南太行,王屋山、中條山有時被視為其支脈。
天山
天山山系,跨中亞和中國,我國境內天山約有2400公里,是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分界,也將新疆大體分成兩大部分。
昆侖山
昆侖山在漢代主要指的是新疆西部的昆侖山部分,清代以來將塔里木盆地與青藏高原之間的巨大山,及其延伸部分稱為昆侖山。昆侖山脈在塔里木盆地西端與阿爾金山分叉,有時也將阿爾金山視為昆侖山的支脈。
以上就是我國山脈圖的全部內容,中國主要山脈分布圖:1. 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三列:北列為天山和陰山;中列為昆侖山和秦嶺;南列為南嶺。2. 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脈多分布在東部,主要有三列: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和武夷山;東列為臺灣山脈。3. 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西部,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