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意義和作用 美術教育對幼兒的教育意義 兒童美術教育理論 幼兒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兒童美術教育理念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屬于普通藝術教育范疇,是教育者遵循學前教育的總體要求,根據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美術欣賞和美術創作活動,感染學前兒童,并培養其美術審美能力和美術創作能力,最終促進其人格和諧發展的一種審美教育。即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藝術家,而是適應孩子身心發展需要的、以提高其審美修養和藝術素質的一系列教育活動。 結合幼兒的發展特點和美術教育的特點,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 (1)是滿足學前兒童審美情感需要的情基遲感教育,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處于學前期的孩子明顯地表現出情感因素在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們喜歡想象,往往有驚人之作。孩子對美術有一種自然的需要,他們喜歡這里畫畫,那里畫畫,喜歡做色彩游戲。幼兒時期,其心理發展的一大特色是以自我為中心,容易將自己的情緒情感投射到物體身上,用身心感悟著我們的世界。正是兒童的這種特點,使得美術活動成為孩子進行情感溝通和滿足的重要途徑。有心的家長不難發現,你的孩子總是喜歡把墻上的裂縫看作一只大怪獸,把天上的星星當作點亮的小燈,把落葉看作樹媽媽的寶寶,他們的色彩也在隨著情緒的變化而變化。家長要為孩子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和充滿情感色彩的審美環境,讓孩子通過美術活動把自己的情感或想法表達出來,并鼓勵他們用作品和別人交流,在交流中孩子獲得一種來自他人和自我的肯定。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既在交流情感,又在獲得新的情感滿足。 (2)是以學前兒童審美創造能力為核心的一種創造教育,強調兒童的創造性。每個孩子都有創造的潛力。在學前兒童美術發展過程中,從涂鴉期兒童的亂涂亂畫,逐漸畫出個什么東西,并給它命名,到象征期兒童為事物象征性地再造一個多半是不完整的、粗略輪廓的形象,再到圖式期兒童用畫來表達多種概念或憑自己的主觀經驗重新組合、加工變形的畫面等,都顯示出孩子獨特的創造力。當然,這種創造力與成人的創造力是不同的。成人的創造 力是指他創造出有社會價值的產品或思想等的能力,兒童的創造力是指創造出對其個人來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事物的能力。具體來說,學前兒童美術活動中的創造力是他們利用物質材料及過去的經驗并加以重新組合,制作出對其個人來說是新穎的、有價值的美術作品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創造力是基于對兒童自身的個人價值,不能用成人的標準衡量,成人要有發現的意識和眼光。 兒童的創造性不僅在作品中反映出來,還從其制作的過程中顯示出來。在孩子的美術作品中,成人有關美術創作的許多條條框框被打破,出現一些在成人看來既可笑又非常可愛的現象,如不合邏輯的構思、不合比例的造型、主觀想象的色彩、隨意安排的空間構圖等。這些超常規的、獨特的表現,蘊涵著孩子天然存在著的大膽想象和神奇的創造。孩子創作美術作品的過程是一個極具個人色彩的過程,由富有個人情感色彩的感知、審美加工和創作性表達組成。家長正是要保護孩子的這種創造性,既要有發現孩子創造的眼光,又要有積極的鼓勵行為。 (3)是培養學前兒童手、眼、腦協調活動的操作教育。學前兒童美術教育還應當重視兒童的操作。操作教育是學前兒搏正李童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孩子正是在操作中親身體驗某種情感的發展,體驗美術活動自身的樂趣,進一步獲得審美感知和審美創作。 學前兒童的美術活動包括心理操作和實際操作兩個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手、眼、腦并用。用多種感官感知審清仿美對象,用腦去想象、理解、加工審美意象,用語言去交流自己的審美感受,用手去操作美術和材料來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操作教育一定要依據孩子的身心發展水平和需要進行。
1、涂鴉階段,一般來說在這個階段的教育主要是以啟蒙為主。
2、創意美術階段,可以在此階段培養兒童的思維、審美觀。
3、思維美術階汪鉛段,讓孩子激發對繪畫的熱情與興趣。
4、三位美術階段,教育孩子繪畫學院派的技法。
5、立體美術階段,練習孩子熟練的繪畫表達能力。
6、專業美術階段,幫改喊助孩子做到繪畫個人風格的呈現。
課程:
核心課程:教育學、兒童心理發展、教育心理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美術教學論、中外美術簡史、藝術概論、素描、色彩、基礎國畫、基礎油畫等。
實習實訓:在校內進行素描、色彩、基礎國畫、基礎油畫、版畫、雕塑、書寫、兒童美術與插畫核陵野等實訓。
1、涂鴉期:
涂鴉期是孩子表現自我的第一個階段,如果具體劃分的話可以分為:隨意涂鴉、縱橫涂鴉、命名涂鴉三個小階段。
2、創意美術階段:
創意美術這個階段對于孩子對環境的接觸漸擴大,對世界的探索大于自身身體的操控,兒童開始有意識的作具象表現,能發現現實、思想與繪畫之間的關系,因不斷的接受新概念,故常改變其繪畫概念與形象。
3、思維美術階段:
讓孩子認識世界的最佳時期,以不虛物同形式塵譽銷、色彩、線條、狀態啟發兒童,激發學生熱情與興趣。
4、三位美術階段:
學院派的技法逐漸形成自身的美術語言,能夠自如表達孩子所思、所想,運用多元材料創作。
5、立體美術階段:
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有成熟的思維模式,熟練的繪畫表達能力,已經可以明確自己的美術專業。
6、專業美術階段:
這一階段的孩子強大的前期美術學習派游過程已融入過到自身的潛意識,需要提升的是立體表達以及個人風格的呈現,需要學習專業的老師指導。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包括繪畫、手工、美術欣賞三大內容。
學前兒童繪畫教育活動是教師引導兒童用各種筆、紙等和材料,段畢運用線條、造型、色彩、構圖等藝術語言創造出視覺形象,從而表達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種活動。
手工制作在幼兒繪畫教學中握枝芹的合理利用,對繪畫的興趣更濃郁了搭豎,使孩子們的小手更靈巧了,想象力和觀察力都能得到大大的提高,創造能力與審美能力也有了很大的飛速猛進。
幼兒美術學習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具體介紹如下:
小班:
以培養幼兒的感官能力,特別是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探索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為主,豐富幼兒頭腦中的形象積累,讓孩子多聽、多看、多記,強化幼兒的形象記憶。
中班:
以培養幼兒類比、聯想、發散思維及在繪畫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能力為主。
大班:
以培養幼兒的再造想象、創造想象為主,讓幼兒異想天開,幻想未來,創造未來。在教學中以的形象思維訓練為主要內容,以繪畫為手段,以游戲活動為主要形式,與各學科有機配合,在全面提高幼兒素質的基礎上,培養勇于獨創、有豐富感情、有審美情趣及良好個性品質、更聰明的一代是創造思維教學法的最終目標。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山備拿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并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滾返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并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并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逗搭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和探究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