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地址怎么算?物理地址的確是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共同決定的,計算公式是物理地址 = 段地址 * 16 + 偏移地址。在此公式中,16 代表的是十六進制數,因此在進行計算時,需要確保所有的地址值都是使用同一種進制,通常是十六進制。首先,若地址值以十六進制表示,可以直接相乘和相加得到物理地址。例如,那么,物理地址怎么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微機原理的)若CS=8000H,則當前代碼段可尋址的存儲空間范圍是80000H~8FFFFH。
在實地址方式下,物理地址是通過段地址乘以16加上偏移地址得到的。而16位的段地址乘以16等同于左移4位二進制位,這樣變成20位的段基地址,最后段基地址加上段內偏移地址即可得到物理地址。計算方法為物理地址=段地址*16d+偏移地址。
所以當前代碼段可尋址的范圍是:8000:0000H~8000:FFFFH,轉化成物理地址是80000H~8FFFFH,一共64K。
擴展資料:
物理地址從0開始編號,順序地每次加1,因此存儲器的物理地址空間是呈線性增長的。它是用二進制數來表示的,是無符號整數,書寫格式為十六進制數。
它是出現在CPU外部地址總線上的尋址物理內存的地址信號,是地址變換的最終結果。用于內存芯片級的單元尋址,與處理器和CPU連接的地址總線相對應。
邏輯地址表示為——段基址:段內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段基址X16(即10H)+段內偏移地址
即24500H+5000H=29500H;
中斷向量在表中的存放地址為:中斷類型號X4
即19H X 4==76H;
一個中斷向量占4byte;因此類型號為19H的中斷向量在76H后的4個byte單元中
即76H,75H.74H,73H
中斷向量所占用的存儲單元高位2字節(即76H,75H)保存的值為段基址(即50 24),低位2字節(即74H,73H)保存偏移地址(即00H 50H);
最終結果:
地址存放值
76H50H
75H24H
74H00H
73H50H
頁表可以實現從頁號到物理塊號的地址映射。通過邏輯地址的頁號來尋找頁表,從而獲得物理塊號;在將頁內地址直接送入物理地址寄存器的塊內地址字段中。將塊號和塊內地址拼接成實際訪問地址,即可得到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的計算公式為:物理地址=塊的大小(即頁的大小L)* 塊號f+頁內地址d
代入本題解答:
頁號=int(2500/1024)=2;頁內位移=2500mod1024=452;假設頁號2對應塊號1,則物理地址為:
物理地址=1024*1+452=1476
擴展資料:
邏輯地址(LogicalAddress)即通過電腦程序產生的與段相關的偏移地址部分,也叫做相對地址;
物理地址,即計算機中每一個字節單元的唯一存儲地址,也叫做實際地址或絕對地址。
利用所給的邏輯地址首先找到在頁表中的那一頁,即頁號,再者利用所給的邏輯地址計算出在頁表的頁偏移量,從而利用頁表所對應的物理塊計算出塊號,再利用塊號的基礎上計算出所給的偏移量。(一般只針對于動態重定位的變化使用)
參考資料:物理地址-百度百科邏輯地址-百度百科
1. 頁表在計算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負責實現邏輯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
2. 計算物理地址的過程涉及以下步驟:首先,通過邏輯地址中的頁號在頁表中查找對應的物理塊號。
3. 隨后,將邏輯地址中的頁內地址直接映射到物理地址的塊內地址字段。
4. 最后,將物理塊號與塊內地址合并,形成完整的物理地址。
5. 以特定的邏輯地址為例,假設該地址為2500,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計算其物理地址:
6. 頁號計算:2500除以頁大小1024,結果為2,因此頁號為2。
7. 頁內位移計算:2500對1024取模,結果為452,即頁內位移為452。
8. 假設頁號2對應的物理塊號為1,那么物理地址計算公式為:物理地址 = 1024 * 1 + 452 = 1476。
9. 在此過程中,我們利用了頁表來完成邏輯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
10. 邏輯地址是程序中產生的地址,而物理地址是內存中實際存儲位置的地址。
11. 通過查找頁表確定頁號和塊號,再結合頁內位移,我們可以準確地找到內存中的特定位置。
12. 物理地址的計算對于計算機訪問內存至關重要,它確保了數據正確地存儲和檢索。
物理地址的確是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共同決定的,計算公式是物理地址 = 段地址 * 16 + 偏移地址。在此公式中,16 代表的是十六進制數,因此在進行計算時,需要確保所有的地址值都是使用同一種進制,通常是十六進制。
首先,若地址值以十六進制表示,可以直接相乘和相加得到物理地址。例如,給定段地址為 2000H 和偏移地址為 1F60H,物理地址計算如下:
物理地址 = 段地址 * 16 + 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 = 2000H * 10H + 1F60H
物理地址 = 20000H + 1F60H
物理地址 = 21F60H
其次,如果地址值以十進制表示,需要先將它們轉換為十六進制,然后再進行計算。轉換時,十六進制每一位相當于十進制的四位,所以將十進制數分組為四位一組,并轉換為對應的十六進制數。例如,十進制的 10 轉換為十六進制就是 10H。
另外,如果直接使用十六進制的段地址和偏移地址進行計算,可以簡單地將它們相加得到物理地址。例如:
物理地址 = 段地址 + 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 = 2000H + 1F60H
物理地址 = 21F60H
綜上所述,無論地址值是以十進制還是十六進制表示,最終都能通過適當的轉換和計算得到物理地址。
以上就是物理地址怎么算的全部內容,在實地址方式下,物理地址是通過段地址乘以16加上偏移地址得到的。而16位的段地址乘以16等同于左移4位二進制位,這樣變成20位的段基地址,最后段基地址加上段內偏移地址即可得到物理地址。計算方法為物理地址=段地址*16d+偏移地址。所以當前代碼段可尋址的范圍是: 8000:0000H~8000:FFFFH,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