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3-3知識點?高中物理33氣體知識點總結如下:一、溫度 宏觀意義: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微觀意義:代表分子平均動能的大小。 熱力學溫度:單位是開爾文,與攝氏溫度的關系為T = t + 273.15,且兩者每一度間隔相同。 低溫極限:分子完全停止熱運動的狀態可以無限接近但不可能達到。二、那么,物理3-3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3-3知識點總結
一、分子動理論
1、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微觀量:分子體積V 0、分子直徑d 、分子質量m 0
宏觀量:物質體積V 、摩爾體積V A 、物體質量m 、摩爾質量M 、物質密度ρ。
聯系橋梁:阿伏加德羅常數(N A =6.02×10mol ) ρ=23-1m M = V V A
(1)分子質量:m 0=ρV A m M V V A M ==V === (2)分子體積:0 N N A N A N N A ρN A
(對氣體,V 0應為氣體分子占據的空間大小)
(3)分子大小:(數量級10-10m)
1球體模型.V 0=○6V V A M 4d ==π() 3 直徑d =0(固、液體一般用此模型) N A ρN A 32π
V S —單分子油膜的面積,V —滴到水中的純油酸的體積 S 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d =
2立方體模型.d =○0 (氣體一般用此模型;對氣體,d 應理解為相鄰分子間的平均距離) 注意:固體、液體分子可估算分子質量、大小(認為分子一個挨一個緊密排列) ;
氣體分子間距很大,大小可忽略,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氣體分子所占空間、分子質量。
(4)分子的數量:N =nN A =m ρV V ρV N A =N A 或者 N =nN A =N A =N A M M V A 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1)擴散現象:不同物質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物理選修3-3課本中存在很多知識點,高二學生需要分類記憶,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二物理選修3-3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物理選修3-3知識點(一)
改變系統內能的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
①熱傳遞有三種不同的方式: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
②這兩種方式改變系統的內能是等效的。
③區別:做功是系統內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間發生轉化;熱傳遞是不同物體(或物體的不同部分)之間內能的轉移。
能量耗散:系統的內能流散到周圍的環境中,沒有辦法把這些內能收集起來加以利用。
液晶
分子排列有序,光學各向異性,可自由移動,位置無序,具有液體的流動性。
各向異性:分子的排列從某個方向上看液晶分子排列是整齊的,從另一方向看去則是雜亂無章的。
表面張力
當表面層的分子比液體內部稀疏時,分子間距比內部大,表面層的分子表現為引力,如露珠。
(1)作用:液體的表面張力使液面具有收縮的趨勢。
(2)方向:表面張力跟液面相切,跟這部分液面的分界線垂直。
(3)大小:液體的溫度越高,表面張力越小;液體中溶有雜質時,表面張力變小;液體的密度越大,表面張力越大。
高二物理選修3-3知識點(二)
熱力學第一定律
①表達式:
②幾種特殊情況:
(1)若過程是絕熱的,則Q=0,W=ΔU,外界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內能的增加。
高中物理33氣體知識點總結如下:
一、溫度宏觀意義: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微觀意義:代表分子平均動能的大小。 熱力學溫度:單位是開爾文,與攝氏溫度的關系為T = t + 273.15,且兩者每一度間隔相同。 低溫極限:分子完全停止熱運動的狀態可以無限接近但不可能達到。
二、氣體體積 氣體體積總是充滿其所在的容器,因此等同于容器的容積。
三、氣體壓強產生原因:氣體分子頻繁碰撞器壁產生的。 特性:不考慮氣體本身重量時,同一容器內壓強處處相等。 宏觀解釋:大氣壓宏觀上可視為地球引力作用的結果。 單位:常用的有帕斯卡、標準大氣壓和毫米汞柱,它們之間的轉換關系為1 atm ≈ 1.013 × 10^5 Pa ≈ 760 mmHg。
四、氣體狀態變化 對于一定質量的氣體,當其壓強P、體積V和溫度T發生變化時,其狀態會隨之改變。這可以通過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來描述,即PV = nRT。在質量一定的情況下,可以簡化為PV/T = C。
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v=s/t
在國際制單位中,速度的單位是米/秒,讀做“米每秒”,符號為“m/s".
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相等的。
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的改變叫機械運動。
用來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的另一個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于參照物選取的不同,對于同一個物體,我們可以說它是運動的,也可以說它是靜止的。機械運動的這種性質叫做運動的相對性。
對于變速直線運動,可用公式v=s/t粗略地描述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運動情況,這個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熱學
1. 晶體
外形上有規則的幾何形狀;物理性質上有確定的熔點,各向同性;分為單晶體和多晶體;多晶體是單晶體雜亂無章組合而成的,故表現非晶體的性質;晶體和非晶體在適當條件下能相互轉化。
2. 液晶
液態晶體的簡稱,介于各向同性的液體和晶體之間的一種物質狀態;既有液體的流動性和連接性,又有晶體的光學、電磁學等方面的各向異性;從某個方向看是排列整齊的,但從另一個方向看又是雜亂無章的;隨溫度改變而改變顏色。
3. 擴散現象
不同物質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到對方中去的現象;從濃度大處向濃度小處擴散;擴散的快慢與物質的狀態、溫度有關。
4. 布朗運動
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微粒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顆粒越小現象越明顯;溫度越高運動越激烈。
5. 熱運動
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跟溫度有關,這種運動叫熱運動;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激烈。
6. 分子間作用力
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表現出來的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增大而減小,隨分子間距離減小而增大,但斥力變化的快;當分子間距離r>r 時,分子力表現為引力,r= r 時,分子力為零,r< r 時,分子力表現為斥力,但當r>10 r 時,引力和斥力都迅速減小到零,分子力為零。
以上就是物理3-3知識點的全部內容,②分子的密集程度即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宏觀上即:體積)高中物理選修3-3知識點 1、晶體:外觀上有規則的幾何外形,有確定的熔點,一些物理性質表現為各向異性。非晶體:外觀沒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無確定的熔點,一些物理性質表現為各向同性。①判斷物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的主要依據是有無固定的熔點。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