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退燒最好辦法搓手腳心怎么搓 退熱最快土方法 小兒如何物理降溫 兒童物理降溫具體方法 小兒物理降溫擦拭圖
有孩子的父母,幾乎都經歷過寶寶發燒,看著寶寶發燒,父母也是煎熬。不過家長不需要過分擔心,發燒并不是壞事,甚至還有一定的好處。
發熱不是疾病!
我們首先要明白,發燒不是疾病,它只是一種癥狀。其實就是寶寶自身的防御與外來病原斗爭的結果,這個過程對寶寶有益無害,在生病的時候起到報警作用。
對于3個月以上的孩子,發燒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寶寶體溫升高時,可以抑制體內病原菌的生長繁殖,促進抗體生成。
發當現孩子發燒時,很多家長就慌了神,立馬亂了陣腳直奔醫院,其實這樣都不合適。
發現孩子發燒后正確的做法:
媽媽要先給孩子測體溫,根據孩子的發熱情況細心護理。如果體溫超過38.5℃,可以在家先服用退燒藥,以免去醫院的路上或者就診排隊過久,寶寶發生高燒抽搐等意外。
寶寶服用退燒藥以后,建議還是去醫院查清發燒原因,醫生會針對發燒原因進行治療。
即使發熱本身無害,我們經常還是會使用退燒藥,這也是為了減輕孩子的不適感,除了應用退燒藥,配合物理降溫可以讓寶寶。
1、增減衣物:對于增加衣物要根據實際情況,寶寶手腳冰涼,寒戰不止的時候,可以蓋厚一點的被子,并且馬上搓手搓腳心,一直到寶寶手腳熱乎的時候,可以適當減少衣物,也不要用厚被子繼續捂著,可以晾開一會。
寶寶退熱時會大量出汗,一定要及時更換汗濕的衣服被褥。漏銀
1、溫水擦浴:當寶寶手腳都發燙時,可以用溫水擦拭全身,尤其是腋下,額頭,頸部,腹股溝等部位。水溫不要燙手,以33、34℃為宜,每次擦拭10分鐘左右。
我家寶寶每次發燒,我都是接一盆溫水,讓早搜稿孩子坐浴在里面,有時候醫生會建議用生姜水或者艾草煮水,但是太小的寶寶不建議使用藥草,比較容易皮膚過敏。
一般說來,溫水泡澡或者坐浴是退熱見效最快,持續時間長比較實用的辦法。
3、多喝水:一般母乳喂養的寶寶平時都不需要另外喂水,但是發燒時,還是要給小寶寶適當的補充水分。
尤其是大一陸孝點的孩子只有多喝水,多排尿才能帶走體內的熱量,從而盡快退熱。
1、目前兒童發燒指南不推薦小兒發燒常規進行物理降溫,因為強調小兒舒適度,物理降溫過程往往會增加孩子不舒服。
2、在常規藥物退燒無效情況下,可以考慮物理降溫。
3、對于中暑發燒首先推薦物理降溫。
1、減低環境溫度,比如夏季打空調,冬季減少衣物和被子。
2、洗溫水澡,水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夏季往往洗澡在35℃左右。
3、多喝溫水,其實就是散熱一種方式。
4、局部大血管擦浴,比如頸部血管、腋下血管、腹股溝大血管經過地方用溫水擦浴,可以有效帶走熱量。
5、局部冰冰貼,效果有效。
1、用白酒、酒精物理降溫,容易導致酒精經皮膚吸收,導致酒精中毒。
2、小兒禁忌用冰水灌腸。
3、不能隨意用冰帽降溫。
孩子發燒,不要輕易隨便吃藥,可以先按照如下的方法進行物理降溫:
孩子發燒,退熱貼是必備的,也是比較方便的,可以貼在寶寶的額頭上或后頸上。
孩子發燒,很多家長都以為不能洗澡,其實洗溫水澡也是可以降溫的,就是洗好澡的時候一定要馬上擦干身體,穿上衣服,避免孩子受涼,反而加重病情。
孩子發燒,一般手心,腳心、后頸和腋下都會比較燙一點,寶爸寶媽們可以用溫毛巾給孩子擦拭這幾個部位進行降溫。
寶爸寶媽也可以直接用雙手給孩子搓搓手心和腳心,搓到孩子出汗,也有一定的降溫效果。
孩子發燒時,寶爸寶媽也可以用溫毛巾給孩子敷小腿部位,退燒效果也很不錯。
孩子發燒時,一定要多給孩子喝溫開水,及時補充孩子因為高燒而丟失的水分,同時多喝溫水也可以通過新陳代謝來達到降溫的效果。
這里要給寶爸寶媽提醒的是:孩子發燒時,千萬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或者是蓋過厚的被子進行捂汗,不但起不到降溫的效果,反而會不利于散熱,同時增加孩子的不適感。也千萬不要用酒精給孩子擦拭身體進行降溫,以免孩子酒精中毒或者過敏。
如果孩子持續高燒不退,溫度超過38.5度,精神狀態不佳,建議寶爸寶媽們也要及時將孩子送往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藥。
每次寶寶發熱,物理降溫可能是寶媽是首選的方法,但是不恰當的物理降溫不但對寶寶的病情無益,反而會加重寶寶的病情。
其實寶寶發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抗感染,細菌、病毒繁殖需要一定的溫度,體溫過高的溫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致病菌的生長。這也是很多寶媽不理解的,寶寶都發熱了,為什么醫生不及時應用退熱藥的原因。
物理降溫是寶寶安全有效的降溫方法,根據物體之間對流、蒸發時帶走大量的熱量從而達到降低寶寶體溫的方法。
在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詢證指南中指出: 在寶寶發熱期間,口服退熱藥物聯合物理降溫的方法,在短時間內退熱的效果會相對的較好。
但是在臨床中遇到很多情況就是,寶寶本來發熱精神不佳,如果這時候在用溫水擦拭,很多年齡小的寶寶大都不配合,一直哭鬧,增加了寶寶產熱,反而體溫不容易降低。
臨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 溫水擦拭、減少衣物、 其他溫水洗澡、降低室溫、帶冰帽、冰毯、灌腸等不經常應用。記住一定是 溫水、溫水、溫水,重要的時期說三遍。 可能寶媽認為寶寶發熱,用涼水降溫不更快嗎?如果用涼水,很可能造成寶寶血管收縮,減少散熱,可造成寶寶寒戰,嚴重者可心臟驟停,對并且反而不利。
寶寶不能用酒精擦拭,因酒精的揮發性可加速水分的蒸發,體溫降低。但是嬰幼兒皮膚嫩,角質層發育不全,皮下血管豐富,通透性強,因此酒精經皮膚更容易吸收,對寶寶刺激較大。
更何況有的寶寶可能會對酒精過敏,反而加重病情。
寶寶發熱,很多寶媽可能擅自口服了頭孢等消炎藥,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雙硫侖反應 ,雙硫侖反應系指雙硫侖抑制乙醛脫氫酶,阻止乙醇的正常代謝,致使少量的乙醇也可以乙醛中毒的反應 。
希望可以幫到你!
1.封面較少 孩子的新陳代謝很強,他喜歡在睡覺時出汗。如果為孩子加厚被子,會導致散熱,不利于冷卻。 2.少穿衣服 為了讓孩子發燒更舒服,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散熱。冬天,氣溫很低。每個人都應該讓孩子穿更少的衣服,讓身體更快地散熱。 3.打開空調 當孩子發燒時,每個人都可以打開空調,這樣孩子就不需要穿很多衣服,也不需要蓋上很多被子。建議您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4度至-26度之間,以及您的孩子應該感到多少度。
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有時候在半夜發現小孩發燒,家長非常緊張,如果寶寶很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就醫。如果寶寶精神狀態還不錯,可以先吃單一成分的退燒藥降溫。如果家里沒有退燒藥,也可以先做物理降溫,但之后要及時填補這塊的缺失。
1、適當喝溫開水。 給寶寶適當喝溫開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于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癥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癥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2、通風散熱多通風,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 夏天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3、脫掉過多的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4、保證睡眠多睡覺, 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復。
5、額頭貼退熱貼。 如果孩子體溫不是太高,精神狀態也不錯,還可以下地活動,家長可以用退熱貼直接粘在孩子額頭上,起到降溫的作用。
寶寶發燒不容小視,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寶寶發燒時不能采用捂汗的方式來進行退熱,這樣只會越捂越熱。而且寶寶如果溫度較高,在捂汗的同時就會發生驚厥。這種情況下,就會使寶寶更虛弱,容易導致更嚴重的情況發生。發燒時要給寶寶多喝水,用酒精給寶寶擦澡,給寶寶洗溫水澡,這樣有利于退燒。
小兒發熱物理降溫正確方法如下:
1、避免捂汗,散熱不佳反而容易使體溫升高;
2、溫水擦浴:擦手心、腳心、腋窩、腹股溝、頸部兩側等部位;
3、冷敷降溫:可將稍涼的毛巾置于小兒前額,將冰袋置于小兒頭下,若小兒年紀較小,注意防止凍傷;
4、酒精擦浴:體溫較高、年齡較大的小兒可酒精擦浴,嬰兒禁止使用酒精擦浴;
5、補充水分。
寶寶發燒物理降溫法:1、給寶寶洗澡,洗澡可以降溫。2、貼退燒貼。3、溫水擦手心,腋下,后背。最好不要用酒精擦,怕中毒。
寶寶發燒到38.5度時,得給退燒藥了(美林、布洛芬混懸液)。然后給寶寶洗澡降溫,貼退燒貼。半個小時內燒還不退的,就要去醫院處理了。
小寶寶們由于抵抗力比較差因此經常都會生病,發燒對于寶寶們來說是常事。一般如果發燒不超過38.5度家長們都可以直接在家里進行物理降溫,如果超過38.5度才考慮就醫治療。那 寶寶發燒最好的物理降溫方法 是什么?
寶寶發燒最好的物理陸物降溫方法
第一,少穿衣服,給察悉皮孩子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熱,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熱時,會出現發抖的癥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第二,幫孩子物理降溫,有以下常用方法: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后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適用于高熱降溫。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發熱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寶寶發燒注意事項
孩子發燒后,通常都會出現食欲不佳的現象,這時候應該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如奶類、藕粉、少油的菜湯等。等體溫下降,食欲好轉,可改為半流質,如肉末菜粥、面條、軟飯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要多喝溫開水,增加體內組織的水分,這對體溫具有穩定作用,可避免體溫再度快速升高。
當孩子發燒時,許多家長覺得應該補充營養,就給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質的雞蛋,實際上這不但不能降低體溫,反而使體內熱量增加,促使嬰兒的體溫升高,不利于患兒早日康復。
多數寶寶發燒是因為受涼感冒引起,如果寶寶發燒時手腳冷,舌苔白,面色蒼白,小便顏色清淡,父母可用生姜紅糖水為之祛寒,在水里再加兩三段一寸長的蔥白,更有利寶寶發汗。敗差
如果寶寶發燒咽喉腫痛,舌苔黃,小便黃而氣味重,說明孩子內熱較重,這時不能喝姜糖水,而應喝大量溫開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鹽。
精彩推薦:
嬰兒吐奶怎么辦
寶寶如何添加輔食
小兒咳嗽怎么辦
兒童濕疹怎么辦
斷奶后如何回奶
兒童物理降溫最有效的方法為:溫水擦拭、溫毛巾敷頭部、貼退燒貼。
1.溫水擦拭
寶寶發燒后,可以用溫水擦拭身體,特別是擦拭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血液流動豐富的部位,可以達到快速退熱的效果。
2.溫毛巾敷頭部
寶寶發燒,可以將毛巾放溫水里浸濕后,擰干疊好敷在寶寶額頭,每5分鐘左右更換一次毛巾,可以有效地幫助寶寶降溫。
3.貼退燒貼
寶寶出現發燒,可以給寶寶額頭貼上小兒退燒貼,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退燒貼目前是最簡便、最安全的退燒方式,家里有寶寶的可以常備。
兒童發燒的原因
1、體質原因造成發燒
有的孩子體質比較弱,抵抗力不強,于是一旦出現了細菌或病毒感染,就非常容易出現發燒,伴有一系列癥狀表現,比如,腹瀉、嘔吐等等。
2、天氣原因導致虧碰發燒
有的時候天氣變化非常難以預料,忽冷忽熱,如果孩子不能及時的增減衣物,可能叢空裂會導致受涼感冒,從而出現發燒。也有的孩子由于天氣熱了之后,穿的太多,出汗很多,一旦將衣服脫掉,也很容易發生受涼感冒。
3、飲食調理不當造成發燒
有的家長不注意調理孩子的飲食,給孩子滲閉吃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或者是給孩子吃一些生冷的食物,造成孩子腸胃出現問題,于是很容易出現發燒。
孩子發燒了,要怎么退燒呢?是選擇物理退燒,還是直接吃退燒藥呢?我來支招咯,掌握以下幾個方法讓媽媽們幫助孩子有效退熱。
孩子發燒物理降溫的幾個方法
方法一:溫水擦拭和濕敷
使用溫水擦拭全身,可以幫助打開皮膚的毛細森答孔,幫助身體有效快速的退熱。
做法:
1、準備好溫水,熱水溫度在30℃左右。
2、將寶寶的衣服解開,毛巾打濕,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寶寶的身體。
3、10-15分鐘換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枕
當寶寶高熱不退,可使用冰枕進行腦部降溫。冰枕主要是放在態春物頭部,以防高熱對腦部造成危害,并降低腦細胞的耗氧量。
做法:
1、在袋內裝入剛從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塊,冰塊要平整沒有棱角,扎緊袋子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
2、將冰枕敷在后枕部、前額部。
3、注意冰枕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皮膚凍傷。如果寶寶出現哆嗦、發涼、臉色發青或者局部皮膚發紫,要馬上停止使用。
方法三:使用退熱貼
這是目前最常見也是最常用的降溫用品。當寶寶發燒的時候,把退熱貼黏在額頭就可以發揮降溫作用。
方法四:多喝溫開水
多喝溫開水,能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排汗,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
以上四種方法都是物理降溫最為常見的方法。媽媽們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物理降溫方法后,寶寶仍然高熱不退,或是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要及時吃兒童專用的退燒藥并且到醫院就診。
小孩發燒物理降溫有哪些方法
1、頭部冷敷:頭部冷敷適合小兒的一般發熱,體溫并不特別高的孩子。方法是將毛巾用涼水浸濕后敷在患兒的前額部,每5—10分鐘更換一次。也可將水袋中灌上涼水,枕在腦下。
2、溫水擦浴:溫水擦浴適合于高熱患兒的降溫。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溫水擦拭患兒的全身皮膚。在腋窩、腹股溝、腋窩等血管豐富的部位擦 拭時間可稍長一些,以助散熱。胸部、腹部等部位對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發熱不要用溫水擦浴降溫。
3、酒精擦浴:酒精擦浴適合于發熱較高的患兒。方法是用30%—50%濃度的酒精,如無酒精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濕后擦拭患兒頸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點擦拭腋下、肘部、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帆液的部位。注意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
4、冷鹽水灌腸:冷鹽水灌湯的降溫效果顯著,但不適合家庭中操作。方法是取生理鹽水200—300mL,溫度以4℃—6℃為宜,將肛管用甘油等潤滑油擦拭后插入肛門,再將準備好的鹽水用注射器注入或灌入,灌入后需用手將患兒肛門夾緊10分鐘左右,以防鹽水排出。
5、冰袋冷敷:將適量冰塊砸成核桃大小的碎塊放入盆中,用水沖一下,溶掉冰塊之銳利棱角,以免損傷冰袋。將冰裝入袋中至一半,加入適量冷水充填冰袋間隙,然后把冰袋放平,用手將氣體壓出并擰緊塞蓋,外面用毛巾包裹,放至兒童需用的部位。
6、低溫室法:將病兒置于室溫約為24℃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采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于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7、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于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癥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癥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8、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并不像廣告夸大的效果。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發燒應送醫院治療的情況
1、高燒39.5℃以上。
2、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現驚厥。雖然發燒本身并無危險(除非41℃以上),但也需要積極地采取各種方式使孩子的體溫降至正常,緩解因發熱而引起的不舒服感覺及避免驚厥。
3、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孩子發高燒,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提示病重,應趕快去醫院。
4、觀察孩子面色。孩子面色暗淡、發黃、發青、發紫,眼神發呆,說明病情嚴重,應送醫院。
5、觀察孩子有無劇烈、噴射性嘔吐,如有說明有顱腦病變的可能,應去醫院。
6、查看皮膚有無出疹,若有則提示傳染病或藥物過敏。查看皮膚是否發紫、變涼,若存在則提示循環衰竭。這兩種情況均需再去醫院。
7、觀察孩子有無腹痛和膿血便,不讓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癥,膿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須上醫院。
8、孩子呼吸時有喉喘鳴聲。感冒后孩子呼吸加快(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呼吸次數每分鐘≥60次,2個月至1歲的兒童每分鐘呼吸≥50次,1—4歲的兒童每分鐘呼吸≥40次),可能引發了輕度肺炎。
9、孩子呼吸加快并出現上胸凹陷。有此特征說明孩子已經出現了較明顯的呼吸困難,可能是重度肺炎。
猜你喜歡
1. 正確的物理降溫方法
2. 1歲寶寶物理降溫方法
3. 如何快速物理降溫
4. 小孩如何物理降溫
5. 幼兒物理降溫方法
6. 寶寶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哪些
小孩發燒怎么怎么來降溫呢?對于孩子來說,發燒吃藥容易危害健康,因此物理降溫成為主要的方式。那么小孩發燒怎么物理降溫呢?下面推薦幾種有效的降溫方法。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歡。
小孩發燒怎么物理降溫
1.喝水退燒
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于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癥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癥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如果經過物理降溫處理,寶寶的體溫還是超過38.5℃,此時就要選用藥物退燒。
2.把孩子手腳搓熱
如果孩子發燒時頭很燙,手腳冰涼,家長要引起注意了,這種情況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可能繼續上升,所以需要趕緊為孩子進行物理降溫。家長要不斷的為孩子搓手心和腳心,直到把手腳搓熱為止。
3.給孩子溫水洗澡猜兄
若孩子在發燒期間精神狀態還比較好的話,可以給孩子洗溫水澡,幫助散熱。注意:洗澡的時間不要太長爛亂,防止孩子身體不佳虛脫,洗完澡要趕緊給孩子穿衣,不要著涼。
4.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寶寶發燒可以借用酒精擦浴來幫助退燒。這種方法降溫快,體溫一般很快會下降。
5.冰敷
主要通過放在全身大血管處的冰與流動的血液進行熱交換傳導。同時它可以降低腦細胞耗氧量,延緩腦細胞損傷,并且有利于軀體微循環。
6.溫濕敷
將寶寶的衣服解開,毛巾打濕,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寶寶的身體。十分鐘換一次毛巾。
7.額頭貼退熱貼
如果孩子體溫不是太高,精神狀態也不錯,還可以下地活動,家長可以用退熱貼直接粘在孩子額頭上,起到降溫的作用。
新生兒期寶寶發熱一般不宜采用藥物降溫:
嬰幼兒一般感染所致的發熱最好先采用適當的物理降溫措施。但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兒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以免刺激皮膚,影響皮疹透發。
如果使用藥物降溫,要注意劑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寶寶出汗過多而引起虛脫或電解質紊亂。兒科常用的退熱藥物種類很多,不管使用哪種退熱劑,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家庭實用物理降溫法
第一,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熱,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熱時,會出現發抖的癥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第二,幫孩子物理降溫,有以下常用方法: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后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第三,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
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發熱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饑兆檔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第四,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給發熱寶寶用藥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熱度不退,再次服藥需間隔4~6小時。給寶寶服用的退熱藥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藥撲熱息痛,患兒每公斤體重服用10~15毫克。如過寶寶服用撲熱息痛一日量超過3克,即可發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損害。不宜在短時間內讓寶寶服用多種退熱藥,降溫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則寶寶會出現體溫不升、虛脫等情況。 退熱藥只是在寶寶發熱時才有退熱作用,寶寶不發熱時,服用退熱藥并無預防發熱的作用。在給寶寶服用退熱藥后,如果寶寶出汗較多,要及時給他補充水分,以免發生虛脫。
兒科醫生的建議是,孩子發熱不超過38。5℃,建議只用物理降溫,但如超過38。5℃或孩子有驚厥史,要及時用退熱藥。
兒童發燒:物理降溫最好不要用酒精
孩子發燒,不少家長擔心使用退燒藥會有副作用,首先想到的是物理降溫,比如使用退熱貼等。常燕群表示,兒童發燒,一般先用退熱貼、溫水擦浴、酒精擦拭等物理降溫,但使用酒精降溫時要注意,兒童的皮膚比較稚嫩,容易透過皮膚造成酒精中毒。一般是在體溫高于39℃而且退燒藥效果不好的情況下才使用酒精擦拭。
根據《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標準版)》,3個月內的嬰幼兒是否應用退熱劑,沒有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建議采用溫熱搽身(如溫水)、減少衣物等物理降溫方法。
及早發現寶寶發熱的方法
摸: 平時經常摸摸寶寶的小手和頸部后面,既可知道寶寶體溫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寶寶的衣著是否合適,穿得過多或過少都不利寶寶的健康和舒適。了解了寶寶的正常體溫,一旦寶寶有發熱,你就馬上能“摸出”。用手大致感覺出了寶寶的體溫異常,可用你的額角接觸寶寶的額角,如果明顯感覺寶寶的額頭比你的熱,那么寶寶多半是發燒了。
看:如果寶寶臉部潮紅、嘴唇干熱、哭鬧不安,或者沒有食欲時,寶寶很可能是發熱了。發熱時身體的水分消耗較大,如果寶寶的小便比平時的尿量少,且小便發黃、顏色較深,寶寶也可能體溫增高了。
測:用體溫計測量體溫是最確切的。通常用肛表測量小寶寶的直腸溫度較確切(正常體溫為37℃~38℃),也可測量寶寶的腋下或頸部(正常體溫為36℃~37℃),測出的直腸溫度需減去0。5℃,腋下和頸部溫度應加0。5℃,得出的度數便是寶寶的現時體溫數,如此可知寶寶的準確體溫和是否發熱。學齡前寶寶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測量體溫,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