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歷史?歷史上的西夏,是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建立180多年后,被蒙古帝國滅掉。一、李元昊建立西夏 在宋朝西北一帶,歷來生活著很多游牧部族。公元1003年,李元昊出生在靈州一個游牧部族貴族世家,祖父李繼遷和父親李德明,那么,西夏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西夏的祖先黨項族原居環青海湖地區 ,西夏皇族拓跋氏本為漢將李陵之遺 裔,到唐時有功被賜為李氏,實際則 為恢復李氏。唐朝時遷居陜北。因平 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后 臣服于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 政權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繼遷不愿 投降而再次立國,并且取得遼帝的冊 封。李繼遷采取連遼抵宋的方式,納租虧陸 續占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公元10 38年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型虛夏景宗,西 夏正式建國。
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 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 世后,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 手中,史稱母黨專政時期。西夏因為 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 多次伐夏。西夏抵御成功并擊潰宋軍 ,但是洞神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 金朝崛起并滅遼、北宋后,西夏改臣 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 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 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 后,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
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國崛起,六次入侵 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 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 、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于崩 潰。最后于公元1227年亡于蒙古。
西夏是由薯森黨項人建立的,而且滅亡是由于成吉思衫手纖汗的蒙古國的崛起導致的,蒙古離間金國與西或仿夏導致他們戰爭,而后被蒙古滅國。
1、西夏是北宋時期元昊建立的。
2、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李爛上由黨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稱邦泥定國或大白高國。因其在西北,故稱之為西夏。前期和遼、北宋,后期與金朝并立。歷經十帝,享國189年。從881年李思恭任定哪段漏難軍節度使起,李氏政權共計346年。
3、歷史:唐末黨項拓跋首領李思恭因平定黃巢有功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賜封五州之地。黨項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諸政權與北宋。五州之地被北宋并吞后,李繼遷出走創業,990年被遼朝封為夏國王。陸續占領河西走廊諸州。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國。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毅宗到崇宗時期,大權掌握在梁氏母黨手中。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金朝崛起后,西夏改臣燃兆服金朝。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后,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漠北的大蒙古國崛起,西夏最后于西夏保義二年(1227)亡于蒙古。
西夏國是黨項人建立的,其所在地古稱夏州,因此得名;它是因為蒙古侍世襪的返豎崛起而滅亡的,是被蒙古大軍給滅掉的老激。
西夏是以黨項族為主的帝國,自南北朝時,居青海東南部的黨項族強盛起來,隋唐時始內附中原,其居地置州、府首領拓跋赤辭受唐王朝賜李姓。唐初,黨項羌受吐蕃之威逼,請求內遷,在唐王朝的支持和協助下,自原居住地向西北方向大遷移,歷經百年之久才逐漸穩定下來。個部族的分布形成了以夏州(陜西靖邊線)為中心的平夏部,慶州(甘肅慶陽縣)隴山以東的東山部,橫山地區的南山部等聚居地。唐末因剿黃巢有功,受夏州定難軍節度使,統轄夏州等五州地區,進爵夏國公,首領復賜李姓。二百年來統治著甘肅一帶,宋初,宋朝實行消弱藩鎮勢力的措施,威脅到黨項政權的生存,宋王朝及時利用黨項政權內部承襲發生矛盾,迫使其獻出五州領土。夏州定難軍管內部之蕃落使李繼遷,結援遼帝國并完成黨項故土的任務。該靈州為西平府。后其子李德明繼位,在李德明在為期間(1004-1031),采取倚磨灶遼和宋的策略,「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同時向遼,宋稱臣,一方面借助遼的威勢,又能獲得宋朝的賞賜,遼、宋也各為其利,對李德明竟相封王進爵。宋天禧四年(1020),李德明病死,其子李元昊繼位。
李元昊繼位后,實施了一系列提高民族意識的策略,會除唐,宋的賜姓,改姓「嵬名」,自號「兀卒」(青天子)。
以上就是西夏歷史的全部內容,西夏是現在的寧夏、甘肅、陜西北部一帶,本名是大夏,簡稱夏,源于地名,又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西朝。同時亦有河西之稱,是因位于中國地區的西北部,史稱西夏。唐朝中和元年,拓跋思恭占據夏州,封定難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