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的音樂家有哪些?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又譯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奧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那么,奧地利的音樂家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奧地利偉大的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杰出代表,被譽為“神童”。留下了《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后宮誘逃》、《魔笛》等著名歌劇,使歌劇成為具有市民特點的新體裁。并作有大量交響曲、協奏曲、鋼琴曲和室內樂重奏。
2、弗朗茲·舒柏特(Flanz Sczubert,1797-1828):
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的開創者之一。代表作《小夜曲》以其深情、優美為世人所贊賞。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奧地利精神科、神經科醫生、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主要著作有:《夢的解釋》(1900年)、《性學三論》(1905年)、《心理分析導論》(1910年)、《文明或乎神及其缺陷》(1929年)。
4、卡夫卡 (Franz Kafka,1883~1924):奧地利家。
5、卡爾·車爾尼(Karl Czerny)(1791年2月21日——1857年頃巖7月15日)
奧地利人。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
6、海頓,(1732年4月1日——1809年5月1日)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
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1770-1827) 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 “樂圣”。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小城--波恩。他出身于夫拉芒家族,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祖父叫魯特維克,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父親是一個宮廷男高音歌手。他的母親是一個女傭,一個廚子的女兒。貝多芬自幼便已顯露出他的音樂天才,父親急于把他培養成為一個像莫扎特那樣的神童,從小就逼著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八歲時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并嘗試作曲,但是,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亂和沒有純滲的。
十二歲,他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擔任了管風琴師聶費(1748-1798)的助手。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聶費學習音樂。聶費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范例,并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貝多芬的正規學習和有的教養,實際上是從聶費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聶費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后,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
沃爾夫的全稱是雨果·沃爾夫,他的創作有:《莫里克歌曲集》《艾欽多夫歌曲集》《歌德歌曲集》《西班牙歌曲集》《意大利歌曲集》和《G大調弦樂四重奏“意大利小納棗夜曲”》等。
一、雨果·沃爾夫
雨果·沃爾夫是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也是音樂評論家。雨果·沃爾夫出生於在斯洛文尼亞滾茄段境內的溫迪施格拉茨,1875年,他進入維也納藝術學校,兩年后,他被逐出了他的學校。
1881年,他在薩爾茨堡歌劇院擔任了大譽一段時間的合唱指揮。1897年沃爾夫患上了精神病,1903年在一家瘋人院去世。
沃爾夫的作品,到現在都還存在著很多爭論,有的說他的作品很出色,有的說他的風格太奇怪了,以至于任何想要唱他的歌的人都會被拉進黑名單。沃爾夫的藝術之歌是一種復雜而又富有張力的作品,它和勛伯格所代表的維也納音樂流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二、《G大調弦樂四重奏“意大利小夜曲”》
1887年,雨果·沃爾夫創作了《G大調弦樂四重奏“意大利小夜曲”》,這是其最典型的室內音樂作品。
1、莫扎特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英語: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
2、舒柏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又譯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奧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后一位巨匠,現聞名天下的《搖籃曲》(開頭為“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便是在他的筆下完成的。
3、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1885年在維也納綜合醫院擔任醫師,從事襲源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然后私人開業治療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夢的解析》,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正式形成。
4、卡夫卡
弗蘭茲·卡夫卡,衫陵生活于奧匈帝國(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組拍塌態成的政合國)統治下的捷克德語家,本職為保險業職員。
約翰·施特勞斯(全名:約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勞斯,英文:Johann Strauss Jr.德語:Johann Baptist Strau?,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是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鋼琴家。
約翰搏蠢判·施特勞斯,通常被稱為約翰施特勞斯二世,1825年10月25日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他的父親約翰施特勞斯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音樂家,他在維也納建立了一個音樂王朝,創作了華爾茲、伽洛普斯、波爾卡和四重奏,出版了250多部作品。小約翰接著寫了500多首音基改樂作品,其中150首是華爾茲,他超越了父親的生產力和聲望。諸如《藍色多檔納瑙河》等作品幫助施特勞斯確立了“華爾茲王”的地位,并使他在音樂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于1899年6月3日在維也納去世。
約翰·施特勞斯與父親同名,兩人都以創作圓舞曲而聞名于世。為區別起見,人們在它們的名字前面分別加上“老”、“小”二字。小約翰·施特勞斯被人們稱為“圓舞曲之王”。
以上就是奧地利的音樂家有哪些的全部內容,弗朗茨·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又譯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奧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