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整數解.
分析:首先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利用含a的式子表示,根據整數解的個數就可以確定有哪些整數解,根據解的情況可以得到關于a的不等式,從而求出a的范圍.
解答: 解:解不等式組得:2
∵不等式組的整數解共有3個,
∴這3個是3,4,5,因而5≤a<6.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整數解,正確解出不等式組的解集,確定a的范圍,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求不等式組的解集,應遵循以下原則:同大取較大,同小取較小,小大大小中間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二、填空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1.(3分)(2009?恩施州)9的算術平方根是3.
考點: 算術平方根.
分析: 如果一個非負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算術平方根,根據此定義即可求出結果.
解答: 解:∵32=9,
∴9算術平方根為3.
故答案為:3.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算術平方根的等于,其中算術平方根的概念易與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導致錯誤.
12.(3分)把命題“在同一平面內,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寫出“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考點: 命題與定理.
分析: 根據命題題設為: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結論為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得出即可.
解答:解:“在同一平面內,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為:“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故答案為: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點評:本題考查了命題與定理:判斷事物的語句叫命題,命題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正確的命題稱為真命題,錯誤的命題稱為假命題;經過推理論證的真命題稱為定理.
13.(3分)將方程2x+y=25寫成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y的形式,則y=25﹣2x.
考點: 解二元一次方程.
分析: 把方程2x+y=25寫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需要把含有y的項移到方程的左邊,其它的項移到另一邊即可.
解答: 解:移項,得y=25﹣2x.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方程的基本運算技能,表示誰就該把誰放到方程的左邊,其它的項移到另一邊.
此題直接移項即可.
14.(3分)不等式x+4>0的最小整數解是﹣3.
考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數解.
分析: 首先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解不等式,再從不等式的解集中找出適合條件的正整數即可.
解答: 解:x+4>0,
x>﹣4,
則不等式的解集是x>﹣4,
故不等式x+4>0的最小整數解是﹣3.
故答案為﹣3.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數解,正確解不等式,求出解集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不等式應根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15.(3分)某校在“數學小論文”評比活動中,共征集到論文60篇,并對其進行了評比、整理,分成組畫出頻數分布直方圖(如圖),已知從左到右5個小長方形的高的比為1:3:7:6:3,那么在這次評比中被評為優秀的論文有(分數大于或等于80分為優秀且分數為整數)27篇.
考點: 頻數(率)分布直方圖.
分析:根據從左到右5個小長方形的高的比為1:3:7:6:3和總篇數,分別求出各個方格的篇數,再根據分數大于或等于80分為優秀且分數為整數,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從左到右5個小長方形的高的比為1:3:7:6:3,共征集到論文60篇,
∴第一個方格的篇數是: ×60=3(篇);
第二個方格的篇數是: ×60=9(篇);
第三個方格的篇數是: ×60=21(篇);
第四個方格的篇數是: ×60=18(篇);
第五個方格的篇數是: ×60=9(篇);
∴這次評比中被評為優秀的論文有:9+18=27(篇);
故答案為:27.
點評:本題考查讀頻數分布直方圖的能力和利用統計圖獲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統計圖獲取信息時,必須認真觀察、分析、研究統計圖,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解決問題.
16.(3分)我市A、B兩煤礦去年計劃產煤600萬噸,結果A煤礦完成去年計劃的115%,B煤礦完成去年計劃的120%,兩煤礦共產煤710萬噸,求去年A、B兩煤礦原計劃分別產煤多少萬噸?設A、B兩煤礦原計劃分別產煤x萬噸,y萬噸;請列出方程組.
考點: 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組.
分析:利用“A、B兩煤礦去年計劃產煤600萬噸,結果A煤礦完成去年計劃的115%,B煤礦完成去年計劃的120%,兩煤礦共產煤710萬噸”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即可.
解答: 解:設A礦原計劃產煤x萬噸,B礦原計劃產煤y萬噸,根據題意得:
,
故答案為:: ,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目中找到兩個等量關系,這是列方程組的依據.
17.(3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線段AB∥x軸,端點A的坐標是(﹣1,4)且AB=4,則端點B的坐標是(﹣5,4)或(3,4).
考點: 坐標與圖形性質.
分析: 根據線段AB∥x軸,則A,B兩點縱坐標相等,再利用點B可能在A點右側或左側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線段AB∥x軸,端點A的坐標是(﹣1,4)且AB=4,
∴點B可能在A點右側或左側,
則端點B的坐標是:(﹣5,4)或(3,4).
故答案為:(﹣5,4)或(3,4).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坐標與圖形的性質,利用分類討論得出是解題關鍵.
18.(3分)若點P(x,y)的坐標滿足x+y=xy,則稱點P為“和諧點”,如:和諧點(2,2)滿足2+2=2×2.請另寫出一個“和諧點”的坐標(3,).
考點: 點的坐標.
專題: 新定義.
分析: 令x=3,利用x+y=xy可計算出對應的y的值,即可得到一個“和諧點”的坐標.
解答: 解:根據題意得點(3, )滿足3+ =3× .
故答案為(3, ).
點評:本題考查了點的坐標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坐標:直角坐標系把平面分成四部分,分別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于任何一個象限.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6分)
19.(6分)解方程組 .
考點: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分析: 先根據加減消元法求出y的值,再根據代入消元法求出x的值即可.
解答: 解: ,
①×5+②得,2y=6,解得y=3,
把y=3代入①得,x=6,
故此方程組的解為 .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加減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0.(6分)解不等式: ,并判斷 是否為此不等式的解.
考點: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估算無理數的大小.
分析: 首先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然后系數化成1即可求得不等式的解集,然后進行判斷即可.
解答: 解:去分母,得:4(2x+1)>12﹣3(x﹣1)
去括號,得:8x+4>12﹣3x+3,
移項,得,8x+3x>12+3﹣4,
合并同類項,得:11x>11,
系數化成1,得:x>1,
∵ >1,
∴ 是不等式的解.
點評: 本題考查了解簡單不等式的能力,解答這類題學生往往在解題時不注意移項要改變符號這一點而出錯.
解不等式要依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21.(6分)學著說點理,填空:
如圖,AD⊥BC于D,EG⊥BC于G,∠E=∠1,可得AD平分∠BAC.
理由如下:
∵AD⊥BC于D,EG⊥BC于G,(已知)
∴∠ADC=∠EGC=90°,(垂直定義)
∴AD∥EG,(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E=∠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E=∠1(已知)
∴∠2=∠3(等量代換)
∴AD平分∠BAC(角平分線定義)
考點: 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專題: 推理填空題.
分析: 根據垂直的定義及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定理即可證明本題.
解答: 解:∵AD⊥BC于D,EG⊥BC于G,(已知)
∴∠ADC=∠EGC=90°,(垂直定義)
∴AD∥EG,(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E=∠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E=∠1(已知)
∴∠2=∠3(等量代換)
∴AD平分∠BAC(角平分線定義 ).
點評: 本題考查了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屬于基礎題,關鍵是注意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定理的綜合運用.
22.(8分)在如圖所示的正方形網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格點三角形(頂點是網格線的交點的三角形)ABC的頂點A、C的坐標分別為(﹣4,5),(﹣1,3).
(1)請在如圖所示的網格平面內作出平面直角坐標系;
(2)請把△ABC先向右移動5個單位,再向下移動3個單位得到△A′B′C′,在圖中畫出△A′B′C′;
(3)求△ABC的面積.
考點: 作圖-平移變換.
分析: (1)根據A點坐標,將坐標軸在A點平移到原點即可;
(2)利用點的坐標平移性質得出A,′B′,C′坐標即可得出答案;
(3)利用矩形面積減去周圍三角形面積得出即可.
解答: 解:(1)∵點A的坐標為(﹣4,5),
∴在A點y軸向右平移4個單位,x軸向下平移5個單位得到即可;(2)如圖所示:△A′B′C′即為所求;(3)△ABC的面積為:3×4﹣ ×3×2﹣×1×2﹣ ×2×4=4.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平移變換以及三角形面積求法和坐標軸確定方法,正確平移頂點是解題關鍵.
23.(10分)我市中考體育測試中,1分鐘跳繩為自選項目.某中學九年級共有若干名女同學選考1分鐘跳繩,根據測試評分標準,將她們的成績進行統計后分為A、B、C、D四等,并繪制成下面的頻數分布表(注:5~10的意義為大于等于5分且小于10分,其余類似)和扇形統計圖(如圖).
等級 分值 跳繩(次/1分鐘) 頻數
A 12.5~15 135~160 m
B 10~12.5 110~135 30
C 5~10 60~110 n
D 0~5 0~60 1
(1)m的值是14,n的值是30;
(2)C等級人數的百分比是10%;
(3)在抽取的這個樣本中,請說明哪個分數段的學生最多?
(4)請你幫助老師計算這次1分鐘跳繩測試的及格率(10分以上含10分為及格).
考點: 扇形統計圖;頻數(率)分布表.
分析: (1)首先根據B等級的人數除以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總人數,然后乘以28%即可求得m的值,總人數減去其他三個小組的頻數即可求得n的值;
(2)用n值除以總人數即可求得其所占的百分比;
(3)從統計表的數據就可以直接求出結論;
(4)先計算10分以上的人數,再除以50乘以100%就可以求出結論.
解答: 解:(1)觀察統計圖和統計表知B等級的有30人,占60%,
∴總人數為:30÷60%=50人,
∴m=50×28%=14人,
n=50﹣14﹣30﹣1=5;(2)C等級所占的百分比為: ×100%=10%;(3)B等級的人數最多;(4)及格率為: ×100%=88%.
點評: 本題考查了頻數分布表的運用,扇形統計圖的運用,在解答時看懂統計表與統計圖得關系式關鍵.
24.(10分)(2012?益陽)為響應市政府“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號召,某小區計劃購進A、B兩種樹苗共17棵,已知A種樹苗每棵80元,B種樹苗每棵60元.
(1)若購進A、B兩種樹苗剛好用去1220元,問購進A、B兩種樹苗各多少棵?
(2)若購買B種樹苗的數量少于A種樹苗的數量,請你給出一種費用最省的方案,并求出該方案所需費用.
考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專題: 壓軸題.
分析: (1)假設購進A種樹苗x棵,則購進B種樹苗(17﹣x)棵,利用購進A、B兩種樹苗剛好用去1220元,結合單價,得出等式方程求出即可;
(2)結合(1)的解和購買B種樹苗的數量少于A種樹苗的數量,可找出方案.
解答: 解:(1)設購進A種樹苗x棵,則購進B種樹苗(17﹣x)棵,根據題意得:
80x+60(17﹣x )=1220,
解得:x=10,
∴17﹣x=7,
答:購進A種樹苗10棵,B種樹苗7棵;(2)設購進A種樹苗x棵,則購進B種樹苗(17﹣x)棵,
根據題意得:
17﹣x
解得:x> ,
購進A、B兩種樹苗所需費用為80x+60(17﹣x)=20x+1020,
則費用最省需x取最小整數9,
此時17﹣x=8,
這時所需費用為20×9+1020=1200(元).
答:費用最省方案為:購進A種樹苗9棵,B種樹苗8棵.這時所需費用為1200元.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應用,根據一次函數的增減性得出費用最省方案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數學下冊復習題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題
★人教版七年級下數學期末試卷
★七年級下冊蘇科版數學期末測試卷
★2020七年級下數學復習重點試題
★七年級下數學練習冊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練習題答案
★七年級數學單元測試題
★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參考答案
★2020七年級下冊數學復習題
數學七上學評答案
二、填空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24分,把答案寫在題中的橫線上)
9.(3分)2013年5月至10月世界園林博覽會將在中國錦州召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海上世界園林博覽會,其主題是:City and sea,Harmonious in Future(城市與海,和諧未來),在這句英文中,字母a出現的頻數是3.
考點: 頻數與頻率.
分析: 根據頻數的定義:每個對象出現的次數,求解即可.
解答: 解:在“City and sea,Harmonious in Future”這個句子的所有字母中,字母“a”出現了3次,故字母“a”出現的頻數為3.
故答案為:3.
點評: 本題考查了頻數的定義,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頻數是指每個對象出現的次數.
10.(3分)在實數3.14,﹣ ,﹣ , ,﹣π, 中,無理數有3個.
考點: 無理數.
分析: 無理數包括三方面的數:①含π的,②開方開不盡的根式,③一些有規律的數,根據以上內容判斷即可.
解答: 解:無理森宏數有 , ,﹣π,共3個,
故答案為:3.
點評: 本題考查了對無理數的定義的應用,注意:無理數是指無限不循環小數
11.(3分)在同一平面內,如果直線b和c都與直線a垂直,此搜冊那么直線b和c的位置關系是平行.
考點: 垂線.
分析: 根據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都與同一條直線垂直,則這兩直線平行作答.
解答: 解:∵在同一平面內,b⊥a,c⊥a,
∴b∥c,
即直漏喊線b和c的位置關系是平行.
故答案為:平行.
點評: 此題考查了平行線的判定這一知識點,本題利用了: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都與同一條直線垂直,則這兩直線平行.
12.(3分)(2011?沈陽)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若點M(1,3)與點N(x,3)之間的距離是5,則x的值是﹣4或6.
考點: 坐標與圖形性質.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點M、N的縱坐標相等,則直線MN在平行于x軸的直線上,根據兩點間的距離,可列出等式|x﹣1|=5,從而解得x的值.
解答: 解:∵點M(1,3)與點N(x,3)之間的距離是5,
∴|x﹣1|=5,
解得x=﹣4或6.
故答案為:﹣4或6.
點評: 本題是基礎題,考查了坐標與圖形的性質,當兩點的縱坐標相等時,則這兩點在平行于x軸的直線上.
13.(3分)不等式組 的整數解是0、1、2、3.
考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整數解.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先求出不等式組中每個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求出其公共解集,最后求其整數解即可.
解答: 解: ,
由①得,x>﹣1,
由②得,x≤3,
所以,不等式組的解集是﹣1
不等式組的整數解為0、1、2、3.
故答案為:0、1、2、3.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不等式組的解法及整數解的確定.求不等式組的解集,應遵循以下原則:同大取較大,同小取較小,小大大小中間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14.(3分)兩數a,b的平方和不小于這兩數的積的兩倍,用不等式表示為ɑ2+b2≥2ɑb.
考點: 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 根據已知表示出兩數a,b的平方和,進而得出這兩數的積的兩倍,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根據題意得出:
ɑ2+b2≥2ɑb.
故答案為:ɑ2+b2≥2ɑb.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據已知得出兩數的平方和兩數的積是解題關鍵.
15.(3分)吸管吸易拉罐內的飲料時,如圖所示,∠1=110°,則∠2=70度.(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
考點: 平行線的性質;對頂角、鄰補角.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本題主要利用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以及對頂角相等進行解題.
解答: 解:因為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所以∠2與∠1的對頂角之和為180°.
又因為∠1與其對頂角相等,所以∠2+∠1=180°,故∠2=180°﹣∠1=180°﹣110°=70°.
點評: 考查了平行線的性質及對頂角相等.
16.(3分)小紅解方程組 的解為 ,由于她太粗心滴上了墨水,遮上了兩個數●和☆,請你想辦法幫她找回這兩個數●=8,☆=﹣2.
考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將x=5代入方程組中第二個方程求出y的值,得到☆表示的數;將x與y的值代入第一個方程求出結果,即為●表示的數.
解答: 解:將x=5代入2x﹣y=12中得:10﹣y=12,即y=﹣2,
將x=5,y=﹣2代入得:2x+y=10﹣2=8.
則●=8,☆=﹣2.
故答案為:8;﹣2
點評: 此題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方程組的解即為能使方程組中兩方程成立的未知數的值.
三、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12分)
17.(4分)計算: ﹣ +3× ﹣ .
考點: 實數的運算.
分析: 先根據數的開方法則計算出各數,再根據實數混合運算的法則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 解:原式= ﹣ +6+2
= .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實數的運算,熟知數的開方法則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8.(4分)已知 和 都是方程y=ax+b的解,求a和b的值.
考點: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分析: 把兩組解分別代入方程,得關于a,b的方程組,求解即可.
解答: 解:把 和 代入方程y=ax+b得,
,
解得a=1,b=1.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解的定義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方法.
19.(4分)解不等式組 ,并把解集表示在數軸上.
考點: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 求出每個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組的解集即可.
解答: 解: ,
∵解不等式①得:x>﹣2,
解不等式②得:x≤﹣
∴不等式組的解集為:﹣2
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為: .
點評: 本題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的應用,關鍵是能根據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組的解集.
四、解答題(共3小題20題5分,21題5分,22題7分,共17分)
20.(5分)①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畫出頂點為A(﹣3,﹣1)、B(1,3)、C(2,﹣2)的△ABC.
②若將此三角形經過平移,使B的對應點B′坐標為(﹣1,0),試畫出平移后的△A′B′C′.
③求△A′B′C′的面積.
考點: 作圖-平移變換.
專題: 作圖題.
分析: (1)根據平面直角坐標系找出點A、B、C的位置,然后順次連接即可;
(2)根據網格結構找出點A、C平移后的對應點A′、C′的位置,然后順次連接即可;
(3)利用△A′B′C′所在的矩形的面積減去四周三個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1)△ABC如圖所示;(2)△A′B′C′如圖所示;(3)△A′B′C′的面積=5×5﹣ ×4×4﹣ ×1×5﹣ ×1×5
=25﹣8﹣ ﹣
=17﹣5
=12.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利用平移變換作圖,熟練掌握網格結構,準確找出對應點的位置是解題的關鍵.
21.(5分)某中學現有學生2870人,學校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擬調整興趣活動小組,為此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根據采集到的數據繪制的統計圖(不完整)如下:
請你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1)圖1中,“電腦”部分所對應的圓心角為126度;
(2)共抽查了80名學生;
(3)在圖2中,將“體育”部分的圖形補充完整;
(4)愛好“書畫”的人數占被調查人數的百分比10%;
(5)估計現有學生中,有287人愛好“書畫”.
考點: 條形統計圖;用樣本估計總體;扇形統計圖.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1)由“電腦”部分的百分比乘以360即可得到結果;
(2)由“電腦”部分的人數除以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調查的學生總數;
(3)由總學生數減去其他的人數求出“體育”部分的人數,補全統計圖即可;
(4)由“書畫”部分的學生數除以總人數即可得到結果;
(5)由求出“書畫”部分的百分比乘以2870即可得到結果.
解答: 解:(1)根據題意得:360°×35%=126°;
(2)根據題意得:28÷35%=80(人);
(3)“體育“部分的是80﹣(28+24+8)=20人,補全統計圖,
如圖所示:
(4)根據題意得:8÷80=10%;
(5)根據題意得:2870×10%=287(人).
故答案為:(1)126;(2)80;(4)10%;(5)287.
點評: 此題考查了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以及用樣本估計總體,弄清題意是解本題的關鍵.

七上數學學評答案蘇教版
1、小強手中拿了一張“2排8號”的電影票,若用數對表示,可寫成 。
2、調查某城市的空氣質量,應選擇 (抽樣、全面)調查。
3、已知:如圖,∠1=∠2=∠3=50°則∠4的度數是 。
4、若 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則m=______。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等于3cm,別一邊等于6cm,則周長為_______cm。
6、若點P(a,b)在第二燃穗象限,則Q(-b,a)在第______象限。
7、已知: 則:xy=_______。
8、不等式組 的整數解為______。
9、把命題“對頂角相等弊含”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閱讀材料,并填表:
在△ABC中,有一點P1,當P1、A、B、C沒有任何三點在同一直線上時,可構成三個不重疊的小三角形(如圖)。當△ABC內的點的個數增加時,若其它條件不變,三角形內互不重疊的小三角形的個數情況怎樣?完成下表的兩個空格
ABC內點的個數 1 2 3 … 2012
構成不重疊的小三角形的個數 3 5 …
二、選擇(每題4分,共24分)
11、已知: 是方程kx-y=3的解,則k的值是( )
A.2 B.-2 C.1 D.-1
12、2012年仙游縣有28000名初中畢業生參加了升學考試,為了了解28000 名考生的升學成績,從中抽取了300名考生的試卷進行統計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28000名考生是總體 B.每名考生的成績是個體
C.300名考生是總體的一個樣本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13、一個多邊形的每個內角都等于144°,那這個多邊形的邊數為( )
A.8 B.9 C.10 D.11
14、商店出售下列形狀的地磚:①正方形;②長方形;③正五邊形;④正六邊形,若只選購其中某一種地磚鑲嵌地面,可供選擇的地磚共有( ).
A. 1種 B. 2種 C. 3種 D. 4種
15、如圖 ,已知AB、 CD相交于O, OE⊥CD 于O,∠AOC=30°,則∠BOE=( )
(A)30° (B) 60° (C)120° (D) 130°
16、已知:關于x的不等式組 無解,則m的取值范圍是( )
A.m7 D.不能確定
三、解答(共86分)
17、(8分)解方程組 18、(8分)解不等式組: ,并把它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19、(8分)已知:∠1=∠2,∠B=80°,求∠BCD的度數皮卜卜.
20、(8分)如圖,△ABC經過平移后,頂點A平移到了A/(-1,3);
(1)畫出平移后的△A′B′C′。
(2)求出△A′B′C′的面積。
21、(10分)某船順流航行48km用了4小時,逆流航行32km也用了4小時,求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各是多少?
22、(10分)寒假期間,學校布置了綜合實踐活動任務,李濤小組四人負責調查本村的500戶農民的家庭收入情況,他們隨機調查了40戶居民家庭的收入情況(收入取整數,單位:元)并制定了如下的頻數分布表和頻數分布直方圖.
分組 頻數 百分比
600~799 2 5%
800~999 6 15%
1000~1199 45%
1200~1399 9 22.5%
1400~1599
1600~1800 2 5%
合計 40 100%
根據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補全頻數分布表。
(2)補全頻數分布直方圖。
(3)請你估計該村屬于中等收入(大于1000元不足1600元)的大約有多少戶?
23、(10分)為了提倡節約用水,自來水公司規定了如下收費標準:若每戶每月用水不超過5 ,則每立方米收費1.8元;若每戶每月用水超過5 ,則超過的部分每立方米收費2元,已知小雪家每月水費都不少于15元,則小雪家每月用水量至少是多少?
24、(10分)九鯉湖是仙游的旅游景點,是由九鯉湖、九鯉西湖、九鯉東湖、麥斜巖、卓泉巖五大景區組成的,一個探險旅游團隊準備步行游玩九鯉湖。他們先從集合點O出發,先向正西方向走了8km到達了九鯉西湖處記為A,又往正南方向走了4km到九鯉湖處記為B,又折向正東方向走了6km到九鯉東湖處記為C,再折向正北方向走了8km到麥斜巖處記為D,最后又往正東方向走了2km才到卓泉巖處記為E。取點O為原點,以正東方向為X軸的正方向,正北方向為Y軸的正方向,以1km為一個單位長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1)畫出平面直角坐標系,并作出他們所走的路線;
(2)分別寫出A,B,C,D,E的坐標。
25、(14分)已知:如圖①、②,解答下面各題:
(1) 圖①中,∠AOB=35°,點P在∠AOB內部,過點P作PE⊥OA,PF⊥OB,垂足分別為E、F,,求∠EPF的度數。
(2) 圖②中,點P在∠AOB外部,過點P作PE⊥OA,PF⊥OB,垂足分別為E、F,,那么∠P與∠O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3) 通過上面這兩道題,你能說出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垂直于另一個角的兩邊,則這兩個角關系是________ ___。(直接寫出結論)
圖① 圖②
附加題(10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于平面內任一點(m,n),規定以下兩種變換:
(1)f(m,n)=(m,m+n) (2)g(m,n)=(m,m-n)
按照以上變換則有:f(2,1)= ;
f[f(1,1)] = ;
f[g(1,1)]= 。
七年數學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填空(每題4分,共40分)
1、(2,8) 2、抽樣 3、130° 4、 1 5、15 6、 三 7、 3
8、0和1 9、 如果兩個角互為對頂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 10、7, 4025
二、選擇(每題4分,共24分)
11、A 12、B 13、C 14、C 15、C 16.C
三、解答
17.解:由①-②×2:y=-2 …………………3 分
把y=-2代入①得:4x-6=6
x=3 ………………………3分
原方程的解為: ………………………2分
18. 解:由①得:(x-3)+6≥2(x+1)
-x≥-1
x≤1 …………………………3 分
由②得: 1-3x+3<8-x
-2x<4
x>-2 …………………………3 分
在數軸上表示為
所以不等式組的解集為:-2
19、解:∵∠1=∠2
∴AB∥DC(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3分
∴∠B+∠BCD=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B=80°
∴∠BCD=100°…………………5分
20、解:(1)略 …………………………4分
(2) =9.5 ………………4分
21、解:設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x km/h,水流的速度為y km/h,
根據題意得: ………1分
………4分
解得: ………4分
答: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10 km/h,水流的速度為2 km/h ……1分
22、(1)18、3、7.5% ………3分
(2)略 ………3分
(3) 500×75%=375 ………4分
23、.解:設小穎家每月用水量為 x立方米 ………1分
因15>5×1.8,所以小穎家的用水量超過5立方米
根據題意得5×1.8+2(x-5)≥15 ………4分
2(x-5) ≥6
x ≥8 ………4分
答:小穎家每月用水量至少為8立方米。 ………1分
24、(1)略 ………5分
(2) A(-8,0) B(-8,-4)C(-2.-4)D(-2,4)E(0,4) ………5分
25、 (1)解:四邊形OEPF中,∠AOB=35°,
∠AOB+∠OEF+∠EPF+∠PFO=360° ………2分
∵ PE⊥OA,PF⊥OB,
∴ ∠OEP+∠PFO=90° ………2分
∴ ∠EPF=360°-90°-90°-35°
=145° ………1分
(2)答:∠P=∠O ……1分
證明:∵ PE⊥OA,PF⊥OB,
∴ ∠PEO=∠PFO=90° ………2分
又 ∵ ∠1=∠2
∠P+∠1+∠PEO=∠O+∠2+∠PFO=180°
∴∠P=∠O ………2分
(3)答:通過上面這兩道題,可以看出: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垂直于另一個角的兩邊,則這兩個角相等或互補。 ………4分
附加題: :f(2,1)= (2,3) ;
f[f(1,1)] = (1,3) ;
f[g(1,1)]= (1,1) 。
初一上冊生物期末試卷及答案
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但古人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多了一次失敗,就多了一次教訓;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經驗。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4的絕對值是()
A.B.C.4D.﹣4
考點:絕對值.
分析:根據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即可求解.
解答:解:﹣4的絕對值是4.
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了絕對值的性質,要求掌握絕對值的性質及其定義,并能熟練運用到實際運算當中.
絕對值規律總結: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2.下列各數中,數值相等的是()
A.32與23B.﹣23與(﹣2)3C.3×22與(3×2)2D.﹣32與(﹣3)2
考點:有理數的乘方.
分析:根據乘方的意義,可得答案.
解答:解:A32=9,23=8,故A的數值不相等;
B﹣23=﹣8,(﹣2)3=﹣8,故B的數值相等;
C3×22=12,(3×2)2=36,故C的數值不相等;
D﹣32=﹣9,(﹣3)2=9,故D的數值不相等;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理數的乘方,注意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
3.0.3998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約等于()
A.0.39B.0.40C.0.4D.0.400
考點:者橋臘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分析:把0.3998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就是對這個數百分位以后的數進行四舍五入.
解答:解:0.3998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約等于0.40.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四舍五入的方法,是需要識記的內容.
4.如果是三次二項式,則a的值為()
A.2B.﹣3C.±2D.±3
考點:多項式.
專題消胡:計算題.
分析:明白三次二項式是多項式里面次數的項3次,有兩個單項式的和.所以可得結果.
解答:解:因為次數要有3次得單項式,
所以|a|=2
a=±2.
因為是兩項式,所以a﹣2=0
a=2
所以a=﹣2(舍去).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對三次二項式概念的理解,關鍵知道多項式的次數是3,含有兩項.
5.化簡p﹣[q﹣2p﹣(p﹣q)]的結果為()
A.2pB.4p﹣2qC.﹣2pD.2p﹣2q
考點:整式的加減.
專題:計算題.
分析:根據整式的加減混合運算法則,利用去括號法則有括號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后合并同類項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p﹣[q﹣2p﹣p+q],
=p﹣q+2p+p﹣q,
=﹣2q+4p,
=4p﹣2q.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減運算,解此題的關鍵是根據去括號法則正確去括號(括號前是﹣號,去括號時,各項都變號).
6.若x=2是關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則m的值為()
A.﹣1B.0C.1D.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專題:計算題.
分析:根據方程的解的定義,把x=2代入方程2x+3m﹣1=0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x=2是關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
∴2×2+3m﹣1=0,
解得:m=﹣1.
故選:A.
點評:本題的關鍵是理解方程的解的定義,方程的解就是能夠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
7.某校春季運動會比賽中首滑,八年級(1)班、(5)班的競技實力相當,關于比賽結果,甲同學說:(1)班與(5)班得分比為6:5;乙同學說:(1)班得分比(5)班得分的2倍少40分.若設(1)班得x分,(5)班得y分,根據題意所列的方程組應為()
A.B.
C.D.
考點: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組.
分析:此題的等量關系有:(1)班得分:(5)班得分=6:5;(1)班得分=(5)班得分×2﹣40.
解答:根據(1)班與(5)班得分比為6:5,有:
x:y=6:5,得5x=6y;
根據(1)班得分比(5)班得分的2倍少40分,得x=2y﹣40.
可列方程組為.
故選:D.
點評:列方程組的關鍵是找準等量關系.同時能夠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對等量關系①把比例式轉化為等積式.
8.下面的平面圖形中,是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的是()
A.B.C.D.
考點:幾何體的展開圖.
分析:由平面圖形的折疊及正方體的展開圖解題.
解答:解:選項A、B、D中折疊后有一行兩個面無法折起來,而且缺少一個底面,不能折成正方體.
故選C.
點評:熟練掌握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是解題的關鍵.
9.如圖,已知∠AOB=∠COD=90°,又∠AOD=170°,則∠BOC的度數為()
A.40°B.30°C.20°D.10°
考點:角的計算.
專題:計算題.
分析:先設∠BOC=x,由于∠AOB=∠COD=90°,即∠AOC+x=∠BOD+x=90°,從而易求∠AOB+∠COD﹣∠AOD,即可得x=10°.
解答:解:設∠BOC=x,
∵∠AOB=∠COD=90°,
∴∠AOC+x=∠BOD+x=90°,
∴∠AOB+∠COD﹣∠AOD=∠AOC+x+∠BOD+x﹣(∠AOC+∠BOD+x)=10°,
即x=10°.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角的計算、垂直定義.關鍵是把∠AOD和∠AOB+∠COD表示成幾個角和的形式.
10.小明把自己一周的支出情況用如圖所示的統計圖來表示,則從圖中可以看出()
A.一周支出的總金額
B.一周內各項支出金額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C.一周各項支出的金額
D.各項支出金額在一周中的變化情況
考點:扇形統計圖.
分析:根據扇形統計圖的特點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扇形統計圖是用整個圓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數.通過扇形統計圖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從圖中可以看出一周內各項支出金額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扇形統計圖,熟知從扇形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和總數量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1.在(﹣1)2010,(﹣1)2011,﹣23,(﹣3)2這四個數中,的數與最小的數的差等于17.
考點:有理數大小比較;有理數的減法;有理數的乘方.
分析:根據有理數的乘方法則算出各數,找出的數與最小的數,再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解:∵(﹣1)2010=1,(﹣1)2011=﹣1,﹣23=﹣8,(﹣3)2=9,
∴的數是(﹣3)2,最小的數是﹣23,
∴的數與最小的數的差等于=9﹣(﹣8)=17.
故答案為:17.
點評:此題考查了有理數的大小比較,根據有理數的乘方法則算出各數,找出這組數據的值與最小值是本題的關鍵.
12.已知m+n=1,則代數式﹣m+2﹣n=1.
考點:代數式求值.
專題:計算題.
分析:分析已知問題,此題可用整體代入法求代數式的值,把代數式﹣m+2﹣n化為含m+n的代數式,然后把m+n=1代入求值.
解答:解:﹣m+2﹣n=﹣(m+n)+2,
已知m+n=1代入上式得:
﹣1+2=1.
故答案為:1.
點評:此題考查了學生對數學整體思想的掌握運用及代數式求值問題.關鍵是把代數式﹣m+2﹣n化為含m+n的代數式.
13.已知單項式與﹣3x2n﹣3y8是同類項,則3m﹣5n的值為﹣7.
考點:同類項.
專題:計算題.
分析:由單項式與﹣3x2n﹣3y8是同類項,可得m=2n﹣3,2m+3n=8,分別求得m、n的值,即可求出3m﹣5n的值.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m=2n﹣3,2m+3n=8,
將m=2n﹣3代入2m+3n=8得,
2(2n﹣3)+3n=8,
解得n=2,
將n=2代入m=2n﹣3得,
m=1,
所以3m﹣5n=3×1﹣5×2=﹣7.
故答案為:﹣7.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同類項得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由單項式與﹣3x2n﹣3y8是同類項,得出m=2n﹣3,2m+3n=8.
14.已知線段AB=8cm,在直線AB上有一點C,且BC=4cm,M是線段AC的中點,則線段AM的長為2cm或6cm.
考點:兩點間的距離.
專題:計算題.
分析:應考慮到A、B、C三點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多種可能,即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或點C在線段AB上.
解答:解:①當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時,此時AC=AB+BC=12cm,∵M是線段AC的中點,則AM=AC=6cm;
②當點C在線段AB上時,AC=AB﹣BC=4cm,∵M是線段AC的中點,則AM=AC=2cm.
故答案為6cm或2cm.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兩點間的距離的知識點,利用中點性質轉化線段之間的倍分關系是解題的關鍵,在不同的情況下靈活選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題的簡潔性.同時,靈活運用線段的和、差、倍、分轉化線段之間的數量關系也是十分關鍵的一點.
三、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15.
考點:有理數的混合運算.
專題:計算題.
分析:在進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一是要注意運算順序,先算高一級的運算,再算低一級的運算,即先乘方,后乘除,再加減.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有括號先算括號內的運算.二是要注意觀察,靈活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以提高運算速度及運算能力.
解答:解:,
=﹣9﹣125×﹣18÷9,
=﹣9﹣20﹣2,
=﹣31.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理數的綜合運算能力,解題時還應注意如何去絕對值.
16.解方程組:.
考點: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專題:計算題.
分析:根據等式的性質把方程組中的方程化簡為,再解即可.
解答:解:原方程組化簡得
①+②得:20a=60,
∴a=3,
代入①得:8×3+15b=54,
∴b=2,
即.
點評:此題是考查等式的性質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的加減消元法.
四、(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17.已知∠α與∠β互為補角,且∠β的比∠α大15°,求∠α的余角.
考點:余角和補角.
專題:應用題.
分析:根據補角的定義,互補兩角的和為180°,根據題意列出方程組即可求出∠α,再根據余角的定義即可得出結果.
解答:解:根據題意及補角的定義,
∴,
解得,
∴∠α的余角為90°﹣∠α=90°﹣63°=27°.
故答案為:27°.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補角、余角的定義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難度適中.
18.如圖,C為線段AB的中點,D是線段CB的中點,CD=1cm,求圖中AC+AD+AB的長度和.
考點: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先根據D是線段CB的中點,CD=1cm求出BC的長,再由C是AB的中點得出AC及AB的長,故可得出AD的長,進而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CD=1cm,D是CB中點,
∴BC=2cm,
又∵C是AB的中點,
∴AC=2cm,AB=4cm,
∴AD=AC+CD=3cm,
∴AC+AD+AB=9cm.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兩點間的距離,熟知各線段之間的和、差及倍數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五、(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9.已知,A=a3﹣a2﹣a,B=a﹣a2﹣a3,C=2a2﹣a,求A﹣2B+3C的值.
考點:整式的加減.
專題:計算題.
分析:將A、B、C的值代入A﹣2B+3C去括號,再合并同類項,從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A﹣2B+3C=(a3﹣a2﹣a)﹣2(a﹣a2﹣a3)+3(2a2﹣a),
=a3﹣a2﹣a﹣2a+2a2+2a3+6a2﹣3a,
=3a3+7a2﹣6a.
點評:本題考查了整式的加減,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去括號法則,熟練運用合并同類項的法則,這是各地中考的常考點.
20.一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和個位數字之和是7,如果這個兩位數加上45,則恰好成為個位數字與十位數字對調之后組成的兩位數.求這個兩位數.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專題:數字問題;方程思想.
分析:先設這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和個位數字分別為x,7﹣x,根據題意列出方程,求出這個兩位數.
解答:解:設這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為x,則個位數字為7﹣x,
由題意列方程得,10x+7﹣x+45=10(7﹣x)+x,
解得x=1,
∴7﹣x=7﹣1=6,
∴這個兩位數為16.
點評:本題考查了數字問題,方程思想是很重要的數學思想.
六.(本題滿分12分)
21.取一張長方形的紙片,如圖①所示,折疊一個角,記頂點A落下的位置為A′,折痕為CD,如圖②所示再折疊另一個角,使DB沿DA′方向落下,折痕為DE,試判斷∠CDE的大小,并說明你的理由.
考點:角的計算;翻折變換(折疊問題).
專題:幾何圖形問題.
分析:根據折疊的原理,可知∠BDE=∠A′DE,∠A′DC=∠ADC.再利用平角為180°,易求得∠CDE=90°.
解答:解:∠CDE=90°.
理由:∵∠BDE=∠A′DE,∠A′DC=∠ADC,
∴∠CDA′=∠ADA′,∠A′DE=∠BDA,
∴∠CDE=∠CDA′+∠A′DE,
=∠ADA′+∠BDA,
=(∠ADA′+∠BDA′),
=×180°,
=90°.
點評:本題考查角的計算、翻折變換.解決本題一定明白對折的兩個角相等,再就是運用平角的度數為180°這一隱含條件.
七.(本題滿分12分)
22.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學,都能上好學”,國家自2007年起出臺了一系列“資助貧困學生”的政策,其中包括向經濟困難的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的政策.為確保這項工作順利實施,學校需要調查學生的家庭情況.以下是某市城郊一所中學甲、乙兩個班的調查結果,整理成表(一)和圖(一):
類型班級城鎮非低保
戶口人數農村戶口人數城鎮戶口
低保人數總人數
甲班20550
乙班28224
(1)將表(一)和圖(一)中的空缺部分補全.
(2)現要預定2009年下學期的教科書,全額100元.若農村戶口學生可全免,城鎮低保的學生可減免,城鎮戶口(非低保)學生全額交費.求乙班應交書費多少元?甲班受到國家資助教科書的學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是多少?
(3)五四青年節時,校團委免費贈送給甲、乙兩班若干冊科普類、文學類及藝術類三種圖書,其中文學類圖書有15冊,三種圖書所占比例如圖(二)所示,求藝術類圖書共有多少冊?
考點:條形統計圖.
分析:(1)由統計表可知:甲班農村戶口的人數為50﹣20﹣5=25人;乙班的總人數為28+22+4=54人;
(2)由題意可知:乙班有22個農村戶口,28個城鎮戶口,4個城鎮低保戶口,根據收費標準即可求解;
甲班的農村戶口的學生和城鎮低保戶口的學生都可以受到國家資助教科書,可以受到國家資助教科書的總人數為25+5=30人,全班總人數是50人,即可求得;
(3)由扇形統計圖可知:文學類圖書有15冊,占30%,即可求得總冊數,則求出藝術類圖書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解答:解:
(1)補充后的圖如下:
(2)乙班應交費:28×100+4×100×(1﹣)=2900元;
甲班受到國家資助教科書的學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100%=60%;
(3)總冊數:15÷30%=50(冊),
藝術類圖書共有:50×(1﹣30%﹣44%)=13(冊).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綜合運用.讀懂統計圖,從不同的統計圖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每個項目的數據;扇形統計圖直接反映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大小.
八、(本題滿分14分)
23.如圖所示,∠AOB=90°,∠BOC=30°,OM平分∠AOC,ON平分∠BOC,求∠MON的度數.
(2)如果(1)中∠AOB=α,其他條件不變,求∠MON的度數.
(3)如果(1)中∠BOC=β(β為銳角),其他條件不變,求∠MON的度數.
(4)從(1)(2)(3)的結果你能看出什么規律?
(5)線段的計算與角的計算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它們之間可以互相借鑒解法,請你模仿(1)~(4),設計一道以線段為背景的計算題,并寫出其中的規律來?
考點:角的計算.
專題:規律型.
分析:(1)首先根據題中已知的兩個角度數,求出角AOC的度數,然后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可知角平分線分成的兩個角都等于其大角的一半,分別求出角MOC和角NOC,兩者之差即為角MON的度數;
(2)(3)的計算方法與(1)一樣.
(4)通過前三問求出的角MON的度數可發現其都等于角AOB度數的一半.
(5)模仿線段的計算與角的計算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也在已知條件中設計兩條線段的長,設計兩個中點,求中點間的線段長.
解答:解:(1)∵∠AOB=90°,∠BOC=30°,
∴∠AOC=90°+30°=120°,
又OM平分∠AOC,
∴∠MOC=∠AOC=60°,
又∵ON平分∠BOC,
∴∠NOC=∠BOC=15°
∴∠MON=∠MOC﹣∠NOC=45°;
(2)∵∠AOB=α,∠BOC=30°,
∴∠AOC=α+30°,
又OM平分∠AOC,
∴∠MOC=∠AOC=+15°,
又∵ON平分∠BOC,
∴∠NOC=∠BOC=15°
∴∠MON=∠MOC﹣∠NOC=;
(3)∵∠AOB=90°,∠BOC=β,
∴∠AOC=90°+β,
又OM平分∠AOC,
∴∠MOC=∠AOC=+45°,
又∵ON平分∠BOC,
∴∠NOC=∠BOC=
∴∠MON=∠MOC﹣∠NOC=45°;
(4)從(1)(2)(3)的結果可知∠MON=∠AOB;
(5)
①已知線段AB的長為20,線段BC的長為10,點M是線段AC的中點,點N是線段BC的中點,求線段MN的長;
②若把線段AB的長改為a,其余條件不變,求線段MN的長;
③若把線段BC的長改為b,其余條件不變,求線段MN的長;
④從①②③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規律為:MN=AB.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會對角平分線概念的理解,會求角的度數,同時考查了學會歸納總結規律的能力,以及會根據角和線段的緊密聯系設計實驗的能力.
七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數學下冊復習題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練習題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參考答案
★2020七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答案3篇
★2020七年級下冊數學復習題
★七年級下數學練習冊答案
★七年級數學下學期課堂練習冊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數學期末試卷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題
★2020七年級下數學復習重點試題

七年級上冊數學學業評價答案
1、 令C=a^2+b^2,返鎮替漏配粗賣罩換,有
C x (C-8) +16=0 C^2 -8C +16 =0C=4
所以a^2+b^2=4
2、(x-y)^2=x^2+y^2-2xy=1又因為x^2+y^2=25
所以- 2xy=1-25 所以xy=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