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的歷史?民國18年,蚌埠曾成立市政籌備處,但翌年即撤銷,仍屬鳳陽縣所轄。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 *** 成立,撤銷皖北行署,蚌埠市為安徽省直轄。1956年,安徽省置蚌埠專區,專員公署駐蚌。1958年11月起,那么,蚌埠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轄市,位于東經117°12’、北緯32°57’。
蚌埠因古代盛產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譽。
現轄龍子湖區、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四區和懷遠、固鎮、五河三縣,總面積5917平方公里,總人口330萬人,其中市區面積601.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87.45萬人。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實行郡縣制后,今蚌埠地域分屬九江、泗水兩郡。
其東部(今鳳陽縣境內)設鐘離縣。
漢高祖四年,今蚌埠淮河北歸屬沛郡,淮河南歸屬淮南國。
武帝元狩元年淮南國復改為九江郡,并在蚌埠西部(今懷遠縣境內)設置當涂縣。
隋開皇二年,西楚州改為濠州;廢荊山郡,馬頭縣改為涂山縣。
大業三年,又將濠州改為鐘離郡,領鐘離和頃、涂山縣。
今蚌埠北郊則屬彭城郡谷陽縣域。
北宋元佑元年,今蚌埠淮河北隸于新置靈璧縣,為淮南東路宿州所轄;淮河以南只存鐘離縣,為淮南西路濠州所轄。
宣和七年,金兵南下陷汴京,取淮北,宿州初為山東西路領,至金大定六年改屬南京路。
明洪武二年,鳳陽建中都,鐘離縣更名中立縣,翌年再改名為臨淮縣。
洪武六年,撤中都設中立府。
洪武七年,中立府遷新城改名鳳陽府,臨淮縣亦改名鳳陽縣;蚌埠西部仍為懷遠縣,東北為五河縣。
三個縣明改扒初均為中書省鳳陽府所領。
蚌埠,簡稱蚌,別稱珠城。是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地級市(公饑搏輪元1947年元旦)。下設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龍子湖區四個市轄區,管轄懷遠縣、固鎮縣、五河縣三個縣。民國時期曾是安徽軍政府駐地和鳳陽縣政府駐地。
蚌埠,總面積5952平方公里,總人口376萬多,境內山水相連,四季分明。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銀態史載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譽。
水蚌就是河蚌。
分布于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大部分能在體內自然形成珍珠.肉可食。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貝類,種類很多,一般常見的類喜歡生活在流動的河水里,另一類喜歡生活在水面平靜的池塘里(易寄生水蛭)。雙殼綱蚌目珠蚌科無齒蚌亞科無齒蚌屬貝類的通稱。
蛤類的一種,爛信分布于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習見的雙殼類,底埋生活。
淮河支流,郭燁河北岸、
有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小鎮,
它曲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
表現出豐富而精彩
蚌埠的歷史文化特色。
千年古鎮,帝王之鄉來到蚌埠懷遠。說起龍崗鎮,當地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糾正外地人的發音:把“龍崗”的“崗”字改為“崗”,意思是龍的脖子。
從龍康鎮名稱中老數兩千多年不變,不難看出其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東漢初年,“三代御師,五代御師”的傳說讓人津津樂道。
龍康鎮歷史悠久。地處淮河最大支流渦河北岸,水運便利,經濟發達。建于漢四年(公元前137年)建隆康縣。
漢五年(公元前112年),關廣德封隆康侯,隆康封后羿。
歷經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兩朝、江西旅網、隆康,在這1200年間,除隋朝撤縣之外,其余均為縣治。
南北朝時,梁武帝設龍康縣。
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龍康設第二官署,即龍康縣。
民國時期,龍康被劃分為區。抗日戰爭時期(1940-1941年),新四軍在龍崗設立淮上辦事處(行政公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龍康被劃分為區和鎮。
龍康保留了大量的歷史遺跡和文化底蘊,如符歡故里廣場、符歡陵園、龍康古城遺址、烈士紀念碑、新四軍淮上行政公署舊址、古象牙化石等.這些都為這座千年古鎮增光添彩。
蚌是一種水生的動物,因為蚌埠在淮河邊上,盛產河蚌,就叫蚌埠。蚌埠因自古盛產河蚌珍珠而得名,又被譽為“珍珠城”。蚌埠地處我國南北分界線,既有北方人古樸豪放,又有南方人秀麗婉約,沃野平疇,物產豐富,是淮河岸邊一顆耀眼的明珠。
蚌是一種水生的動物,因為蚌和緩埠在淮河邊上,盛產河蚌,就叫做蚌埠。蚌埠因自古盛產河蚌珍珠而得名,又被譽為“珍珠城”。蚌埠啟褲地處我國南北分界線,既有北方人古樸豪放,又有南方人秀麗婉約,沃野平疇,物產豐富,是淮河岸邊一顆耀眼的明珠。
蚌埠歷史文化悠久,是華夏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同時也是中華文字的起源地。夏朝第一代國君悄棚簡叫啟,他的母親就是蚌埠人,大禹在蚌埠娶妻生子,因此蚌埠也被稱為浪漫的“愛情之城”。歷史上許多轟轟烈烈的大事件都在蚌埠這里發生、積淀,譬如大禹治水、夏啟建國,楚漢相爭、淮海戰役等等。
蚌埠設市1947年,時間并不長。但史前時期蚌埠地域就有居民生活,為淮夷族聚居區。
據蚌埠市的歷史沿革記載,史前時期,今蚌埠地域為淮夷族聚居區。直到清朝時期,蚌埠才成名為小鎮,鳳陽縣主簿衙門駐小蚌埠鎮,即清同治二年,也就是1863年,劃鳳正明陽縣馬村溝以西、懷遠縣席家溝以東、靈璧縣后樓為蚌埠獨立行政區,置三緩汪縣司,直屬安徽省鳳陽府。 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市,脫離鳳陽縣,舉哪告轄原屬鳳陽縣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區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區,直屬安徽省,為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
解放后,蚌埠市曾先隸屬皖北行署,1952年4月,蚌埠市才直屬安徽省。1956年1月改稱蚌埠專區,1983年7月又恢復蚌埠市至今。
以上就是蚌埠的歷史的全部內容,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蚌埠市、懷遠縣、五河縣屬皖北行署,今固鎮縣分屬宿縣、五河、靈璧、懷遠4個縣。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屬安徽省;上述4縣改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1月改屬蚌埠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