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六版馬文蔚答案?物理學簡明教程(馬文蔚等著)第八章課后練習題答案詳解8-1在雙縫干涉實驗中,若單色光源S到兩縫S1、S2距離相等,則觀察屏上中央明條紋位于圖中O處,現將光源S向下移動到圖中的S′位置,則()(A)中央明紋向上移動,且條紋間距增大(B)中央明紋向上移動,那么,物理第六版馬文蔚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馬文蔚的《物理學》(第七版)和(第六版)差別不大。雖然我不清楚具體的修改內容,但我可以根據參考文章1和參考文章2推斷出,這兩個版本在章節內容、欄目、插圖、例題與習題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而且對課程標準要求的具體體現也可能不同。此外,參考文章2還特別推薦了馬文蔚的《物理學》(第七版)作為教材,并稱它適合作為師生教學和學習的參考書,同時也適合供高等學校理工科各專業師生和社會讀者閱讀。
總的來說,由于兩個版本之間的具體差異我不清楚,所以無法給出具體的比較。不過,根據參考文章的信息,第七版在某些方面與第六版相比可能有較大差異,并且可能更適合作為教學和學習參考書。
這里有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492099391&uk=998663659
原式==
-- 1 d(Bv--A)
----積分----------==積分 t
B Bv---A
ln|Bv---A| == ---Bt
積分
Bv == e^(--Bt)+A
v==A/B+e^(--Bt)/A
高中所有物理公式整理。(各位同學千萬不要死記公式啊。但要記死!----物理小子) 超級全面的物理公式!!!很有用的說~~~(按照咱們的物理課程順序總結的)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3)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注:
(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一同三反);
(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馬文蔚物理學第七版和第六版差別不大。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截止于2023年3月7日,最新出版的馬文蔚物理學第七版與第六版知識點沒有區別,在文字排版做了改動,增加了電子文檔,因此馬文蔚物理學第七版和第六版差別不大。
以上就是物理第六版馬文蔚答案的全部內容,總的來說,由于兩個版本之間的具體差異我不清楚,所以無法給出具體的比較。不過,根據參考文章的信息,第七版在某些方面與第六版相比可能有較大差異,并且可能更適合作為教學和學習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