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 2、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4、公式:P=F/S 5、單位:帕斯卡(pa)1pa = 1N/m 意義:表示物體(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頓。 7、那么,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八年級 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jié)怎么寫?作為一名學生不怕學不會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只怕不肯鉆。下面是為大家整編的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jié)_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歸納,大家快來看看吧。
更多關(guān)于知識點歸納內(nèi)容推薦(點擊進入↓↓↓)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時間和位移
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jié)_八年級下冊歷史復習知識點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
考研英語學習總結(jié)范文
英語六級口語考試常用句型總結(jié)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jié)7-8章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
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
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yīng)越長
6、力產(chǎn)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
36課時。
1、第七章力。(6課時)。
2、第八章運動和力(7課時)。
3、第九章壓強(8課時)。
4、第十章浮力(4課時)。
5、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5課時)。
6、第十二章簡單機械(6課時)共36課時。
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簡稱為人教版。小學到高中都有這個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數(shù)學校所用的教材。
上下冊都在這里了。希望對你有用/
人教版8年級物理
第一章 聲現(xiàn)象
聲現(xiàn)象
1、聲音的發(fā)生
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就停止。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動發(fā)出的聲音都能被人耳聽到。
2、聲間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
(1)聲音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zhì)稱為介質(zhì)。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來說,固體>液體>空氣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大約是340 m/s
3、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區(qū)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因此聲音必須被距離超過17m的障礙物反射回來,人才能聽見回聲。
低于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fā)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遠。
4、樂音
物體做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叫樂音。
樂音的三要素:音調(diào)、響度、音色
聲音的高低叫音調(diào),它是由發(fā)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
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fā)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guān),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guān)。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個力的產(chǎn)生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且同時存在。
(2)單獨一個物體不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發(fā)生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也可以發(fā)生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間。
2、判斷力的存在可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判斷。
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是指物體的快慢和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
舉例:用力推小車,小車由靜止變?yōu)檫\動;守門員接住飛來的足球。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舉例:用力壓彈簧,彈簧變形;用力拉弓弓變形。
3、力的單位:牛頓(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稱為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畫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的長表示力的大小,這種圖示法叫力的示意圖。
6、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不受力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
塑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不受力不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
(2)彈力的定義: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E⑹原理:當固體的形狀是柱體時,壓強也可以用此公式進行推算。
第七章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速度大小的改變或運動方向的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yīng)越長
6、力產(chǎn)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7、力的性質(zhì):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二、彈力
1、彈力
①彈性:物體受力時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zhì)叫彈性。
②塑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形變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zhì)叫塑性。
③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
彈力產(chǎn)生的重要條件:發(fā)生彈性形變;兩物體相互接觸;
生活中的彈力:拉力,支持力,壓力,推力;
2:彈簧測力計
①結(jié)構(gòu):彈簧、掛鉤、指針、刻度、外殼
②作用:測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量就越長。
以上就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全部內(nèi)容,36課時。1、第七章力。(6課時)。2、第八章運動和力(7課時)。3、第九章壓強(8課時)。4、第十章浮力(4課時)。5、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5課時)。6、第十二章簡單機械(6課時)共36課時。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簡稱為人教版。小學到高中都有這個版本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