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電容公式?物理電容公式如下。C=Q/U(定義式)C=εS/4πkd(決定式)C為電容,Q為電量,U為電壓,ε是相對電介質常數,k代表靜電力常量(是不會變的,就一個定值k=9.0×10^9N·m^2/C^2)。那么,物理電容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根據電容定義式 C=Q/U,電容決定式C=εS/4πkd 。其中,ε是一個常數,S為電容極板的正對面積,d為電容極板的距離,k=9x10^9N.m^2/c^2,在 Q-U圖像中,為通過坐標原點的線段,斜率表示電容,所以 C=ΔQ/ΔU
C=Q/U(定義式)
C=εS/4πkd(決定式)
電容
電容(Capacitance)亦稱作“電容量”,是指在給定電位差下的電荷儲藏量,記為C,國際單位是法拉(F)。一般來說,電荷在電場中會受力而移動,當導體之間有了介質,則阻礙了電荷移動而使得電荷累積在導體上,造成電荷的累積儲存,儲存的電荷量則稱為電容。
電容是指容納電場的能力。任何靜電場都是由許多個電容組成,有靜電場就有電容,電容是用靜電場描述的。一般認為:孤立導體與無窮遠處構成電容,導體接地等效于接到無窮遠處,并與大地連接成整體。
電容(或稱電容量)是表現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的物理量。電容從物理學上講,它是一種靜態電荷存儲介質,可能電荷會永久存在,這是它的特征,它的用途較廣,它是電子、電力領域中不可缺少的電子元件。主要用于電源濾波、信號濾波、信號耦合、諧振、濾波、補償、充放電、儲能、隔直流等電路中。
單位及轉換
在國際單位制里,電容的單位是法拉,簡稱法,符號是F,由于法拉這個單位太大,所以常用的電容單位有毫法(mF)、微法(μF)、納法(nF)和皮法(pF)等,換算關系是:
1法拉(F)= 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納法(nF)= 1000000皮法(pF)。
對于一個確定的電容器,它的電容是一個確定的值,不隨Q和U的變化而變化,即Q與U成正比。也可以說Q與U的比等于Q的變化量與U的變化量的比。
通用公式C=Q/U
平行板電容器專用公式:板間電場強度E=U/d ,電容器電容決定式 C=εS/4πkd
一個電容器,如果帶1庫的電量時兩級間的電勢差是1伏,這個電容器的電容就是1法,即:C=Q/U
拓展資料
電容器,通常簡稱其容納電荷的本領為電容,用字母C表示。
定義1:電容器,顧名思義,是‘裝電的容器’,是一種容納電荷的器件。英文名稱:capacitor。電容器是電子設備中大量使用的電子元件之一,廣泛應用于電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濾波,調諧回路, 能量轉換,控制等方面。
定義2:電容器,任何兩個彼此絕緣且相隔很近的導體(包括導線)間都構成一個電容器。
電容與電容器不同。電容為基本物理量,符號C,單位為F(法拉)。
通用公式C=Q/U平行板電容器專用公式:板間電場強度E=U/d ,電容器電容決定式 C=εS/4πkd
電容器的電勢能計算公式:E=CU^2/2=QU/2
多電容器并聯計算公式:C=C1+C2+C3+…+Cn
多電容器串聯計算公式:1/C=1/C1+1/C2+…+1/Cn
多電容器并聯相加 串聯 C=(C1*C2*C3)/(C1+C2+C3)
容量:
在1伏特直流電壓作用下,如果電容器儲存的電荷為1庫侖,電容量就被定為1法拉,法拉用符號F表示,1F=1Q/V。在實際應用中,電容器的電容量往往比1法拉小得多,常用較小的單位,如毫法(mF)、微法(μF)、納法(nF)、皮法(pF)等,它們的關系是:1微法等于百萬分之一法拉;1皮法等于百萬分之一微法, [3] 即:
1法拉(F)=1000毫法(mF)
1毫法(mF)=1000微法(μF)
1微法(μF)=1000納法(nF)
1納法(nF)=1000皮法(pF)
即:
1F=1000000μF
1μF=1000000pF
以上就是物理電容公式的全部內容,電容器的電容 電容亦稱作“電容量”,是指在給定電位差下的電荷儲藏量,記為C,國際單位是法拉(F)定義式: C=Q/U Q電容器極板帶電量,U板間電壓。決定式C=εS/4πkd 。ε是介電常數,S為電容極板的正對面積,d為電容極板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