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理位置?1. 南京位于中國的華東地區,具體位于江蘇省的中心部位,地理位置偏向東南方向。2. 南京,通常簡稱為寧,古時候的金陵或建康,是江蘇省的省會,也是副省級城市,同時作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承擔著國家戰略的重要角色,被定位為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中心城市。3. 該城市不僅是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那么,南京地理位置?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南京,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位于中國的南北方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以南。這一地理坐標線大致從西部的西秦嶺余脈起始,向東直至東海海濱。南京的地理位置介于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之間,明顯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因此南京屬于南方。
在隋唐時期,盡管北方勢力對南京有所貶抑,但南京因其地理優勢,其經濟和文化依然得到了持續的發展。歷史上,李白、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等著名詩人都曾在此地游歷或生活,留下了許多傳世之作。
唐朝滅亡后,南唐定都金陵,并對其城池進行了擴建。與此同時,北方中國頻繁發生的戰火與南京地區近70年未見的重大戰事形成了鮮明對比。秦淮河兩岸集市繁榮,經濟活動興盛,這帶動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尤其是在詩詞和書畫方面,南京開創了一代新風。
到了元代,南京被改稱為集慶路,城內設有東、西織染局,絲織業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擁有超過6000戶專業工匠。南京云錦因此成為元朝皇家的專用貢品,南京也由此成為江南地區的紡織業中心。
綜上所述,南京地理位置上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是南方的一部分。其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在歷史上一直較為繁榮,尤其是在唐宋元等朝代,南京在文化藝術和絲織業等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1、南京地處中國的南方地區。
2、秦嶺-淮河線是中國的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將中國劃分為南北兩部分。南京的地理位置位于這條線的南側,因此被劃分為南方。
3、南京的具體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這一位置明確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從而確認了南京屬于南方的地理屬性。
南京位于我國東部,長江下游沿岸,北連江淮平原,處于長江下游中心,是距中原和華北最近的江南中心城市。
南京的地理坐標范圍在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之間,南北最大直線距離140余千米,東西最大直線距離80千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直轄市及江蘇省省會)。全市總面積約6587.02平方千米。
南京位于江蘇省西南部,東鄰省內的揚州市、常州市、鎮江市3市,南、西、北三面分別與安徽省宣城市、馬鞍山市和滁州市相鄰,市界總長約730千米。
地形地貌
南京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占4.3%,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39.2%。
寧鎮山脈和江北的老山橫亙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崗地南界的橫山、東廬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千米,中部東西寬50至70千米,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千米。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擴展資料:
氣候
南京屬于較典型的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雖然離東海只有300千米,氣候的海洋性特征卻不明顯。
南京市位于長江下游中部富庶地區,江蘇省西南部。市域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
南京市跨江而居,北連遼闊的江淮平原,東接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市區東倚鐘山,山高海拔448.9米,恰似龍蟠,氣勢雄偉;西傍長江天塹,大江從西南滾滾奔騰而來,向東北滔滔而去。
石家莊地理位置:華北平原腹地,太行山東麓,滹沱河上游。
石家莊是河北省的政治、經濟、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中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是國務院批準實行沿海開放政策和金融對外開放城市,也是全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北方重要的大商埠。
石家莊于民國十四年建市,時名“石家市”,1947年更名為石家莊市。
1968年河北省會遷至石家莊市。
1、南京位于中國的南方地區。
2、秦嶺-淮河線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南京位于該線以南,因此被劃分為南方。
3、南京的地理位置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這一位置明確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進一步確認了南京屬于南方。
以上就是南京地理位置的全部內容,綜上所述,南京地理位置上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是南方的一部分。其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在歷史上一直較為繁榮,尤其是在唐宋元等朝代,南京在文化藝術和絲織業等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