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歷史復習資料?(1)國內(nèi): ①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②中國人民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③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shù)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那么,八下歷史復習資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的知識點記憶起來很雜,所以很多小瞎高伙伴都掌握得不全,考試的時候很難取得好成績,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提綱,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提綱
新文化運動
1.開始時間:1915年
2.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3.兩面旗幟:“民主或神饑”和“科學”。
4.主要陣地:《新青年》。
5.主要內(nèi)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對”(提倡民主,反對x;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
6.對象:封建x尊孔復古思想。
7.性質(zhì):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fā)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后來。
戊戌變法
1.背景:民族危機的加重(表現(xiàn)為:《馬關條約》簽訂);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
2.時間:十九世紀末的1898年(舊歷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
4.主張: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制,進行資產(chǎn)階級改良運衫返動,以挽救民族危亡。
一、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
1、時間地點:1949年9月在北平舉行。
2、主要任務:籌備建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式成立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3、內(nèi)容:
①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作用)
②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以北京為首都;
④采用公元紀年;
⑤決定在首都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二、開國大典: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① (國內(nèi)意義)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② (國際意義)壯大了世界和平塵激、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3、如何理解“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從此擺脫了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獲得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人民從此政治上當家作主,經(jīng)濟上成為生產(chǎn)資料的主人,國家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將不斷提高。
三、西藏和平解放:
1、時間:1951年
2、西藏首席談判代表:阿沛·阿旺晉美
3、意義:祖國大陸獲得了統(tǒng)一,各族人民實現(xiàn)了大團結。
第五單元 工業(yè)文明的來臨
第一課工商業(yè)的興起
一、 工廠從這里發(fā)展而來
1、 手工工場最早出現(xiàn)在14世紀的意大利
2、 中國手工工場出現(xiàn)在明清時期
3、 手工工場的特點:
(1) 出現(xiàn)了雇傭勞動,工場主不再親自參加生產(chǎn)
(2) 工人多,分工合作
(3) 生產(chǎn)規(guī)模大,產(chǎn)量高
4、 手工工場的發(fā)展和社會影響:
(1) 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2) 促進了商業(yè)貿(mào)易的發(fā)展
(3) 促進了社會階級、社會結構的變化
二、 商人的地位變了
1、 商人地位的變化
(1) 身份的變化:他們既是手工工場主,又是商人
(2) 經(jīng)濟地位的變化:經(jīng)濟實力超過了王公貴族
(3) 政治地位的變化:商人可以擔任市長
2、 新誕生的社會階層
手工工場主——早期資本家
雇傭工人——工人階級的前身
3、 沒落的階層——貴族
第二課沖破思想的牢籠
一、 文藝復興運動
1、 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于14世紀的意大利,通過文藝創(chuàng)作,宣傳人文精神
2、 主要代表
(1) 達.芬奇:意大利藝術家,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代表作品:《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
(2) 莎士比亞:英國劇作家,代表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3) 但丁:意大利作家,代表作品《神曲》
4、 人文精神——以人為本,將人尊奉為世界的中心
三、 歐洲的宗教改革
1、 贖罪券——羅馬天主教會為聚斂錢財而兜售
2、 “教皇的奶牛”——德國
3、 宗教改革:
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拉開了宗教改革序幕,主張:宗教信仰人人平等
4、 宗教改革使歐洲各國擺脫了羅馬教會的控制,走上了獨立發(fā)展的道路。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的歷史。這一時期是中國人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探索與發(fā)展中國,使中國走向富強、民主、自立的一段發(fā)展史。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歸納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
1.時間:1949年9月。
2.地點:北平。
3.目的:討論成立新中國的問題。
4.內(nèi)容
(1)會議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
A.共同綱領的地位:起臨時憲法的作用。
B.共同綱領的主要內(nèi)容: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óng)聯(lián)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nèi)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
②國家政權屬于人民,各級政權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
C.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職能: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2)會議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3)會議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
(4)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五星紅旗為國旗。
(5)采用公元紀年。
(6)會議還決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目的:表示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緬懷。
歷史學是一門整合型的社會科學,研究歷史的意義,就是在于借遲彎鑒過去,更好更科學地投身到革新現(xiàn)在與創(chuàng)造未來的過程中去。因此,八年級學生在學習下冊歷史答型課程時應該要重點關注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下面我給大家分享關于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4課知識點
(一) 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
1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建立國家工業(yè)化和國防現(xiàn)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發(fā)展交通運輸業(yè)、輕工業(yè)、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相應培養(yǎng)建設人才。
2一五計劃的成就
①基礎工業(yè)與新工業(yè)部門的建立:
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chǎn); 長春一汽生產(chǎn)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chǎn)。
②交通運輸業(yè)的成就: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影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
(二)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guī)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以上就是八下歷史復習資料的全部內(nèi)容,2、新中國成立的意義:① (國內(nèi)意義)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② (國際意義)壯大了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