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地理智慧樹答案?正確答案:BC 4、歷史上的中國,是一個文化之地,代表的空間是中間之地。正確答案:√5、20世紀30年代顧頡剛先生創辦了(①)與(②),成為現代歷史地理專業的開端。A、①地理學會②地理學報 B、那么,中國歷史地理智慧樹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上)2023章節測試答案_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上)超星爾雅答案不知如何解決,為此小編給大家收集整理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上)2023章節測試答案_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上)超星爾雅答案解決辦法,感興趣的快來看看吧。
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上)2023章節測試答案_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上)超星爾雅答案
1.1歷史地理學科簡介
1、【單選題】目前已知的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
A、2700年
B、3700年
C、4700年
D、5700年
我的答案:B
2、【單選題】學術界認為,中國的歷史時期通常是指()文明的時間段。
A、2000年
B、3000年
C、4000年
D、5000年
我的答案:D
3、【單選題】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包括()。
A、歷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
B、歷史區域地理
C、歷史地圖(集)
D、以上都對
我的答案:D
4、【單選題】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地理學的學科構成的是()。
A、歷史人文(社會)地理
B、歷史自然地理
C、歷史地理信息
D、以上都對
我的答案:D
5、【判斷題】本課程是關于歷史地理的,所謂的歷史地理是指:歷史時期的地理。()
我的答案:
6、【判斷題】歷史上的人文地理現象,一般情況下是無法通過考察、觀測獲得的,只能依靠文獻記載來重構和重復。
智慧樹返蠢空知到《中國歷史地理概況》2023見面課答案
1、下列地域文化,與其他三個類項不在一個層級的是()
A.滬文化
B.三秦文化
C.齊魯文化
D.吳越文化
正確答案:滬文化
2、以下哪一項不是地域文化產生的原因( )
A.地理的阻隔
B.交通出行艱難
C.人員流動較少
D.國家政策引導
正確答案:國家政策引導
3、分布在山西黃土高原的特殊建筑樣式是( )
A.吊腳樓
B.圍樓
C.窯洞
D.四合院
正確答案:窯洞
4、以下地方信仰,分布在太湖流域的是( )
A.媽祖
B.蠶花娘娘
C.許真君
D.二郎神
正確答案:蠶花娘娘
5、以下地域文化表現形式,與華北平原不相匹配的是( )
A.服飾用料以棉毛為主
B.飲食以紅薯、玉米為主
C.民居以四合院為主
D.避免蝗災是地方信仰神靈的功用
正確答案:飲食以紅薯、玉米為主
6、西漢時期,處于統治階層的地域集團是( )
A.豐沛集團
B.南陽集團
C.北府軍集團
D.關隴集團
正確答案:豐沛集團
7、以下人為因素不會導致地域文化發生變化的是( )
A.交通方式的改進
B.行政力量的推動
C.政治分裂局面的形成
D.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
正確答案: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
8、以下哪一種文化表現形式,體現了移民進入后,在原有地域文化內部形成“文化島”的現象( )
A.民國時期上海出現的石庫門民居樣式
B.西漢時期中原農耕文化在河西走廊的推廣
C.晚清以來基督教在東南沿海的傳播
D.南宋以后杭州地區形成的杭州方言
正確答案:晚清以來基督教在東南沿海的傳播
9、地域文化對于當代社會所具有的特殊價值不包括以下哪一項( )
A.地域文化更適合當地自然、人文環境
B.地域文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歷史漏瞎
C.地域文化提供了文化演進的多檔皮種可能
D.地域文化可以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正確答案:地域文化可以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10、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地域文化的未來發展( )
A.對于某些不適應當代社會需要的地域文化內容的消亡,要坦然面對
B.對于地域文化要不惜一切代表進行保護
C.推行主流文化,逐漸覆蓋原有地域文化
D.借助地方保護主義來保護地域文化
正確答案:對于某些不適應當代社會需要的地域文化內容的消亡,要坦然面對
1、最早提出“絲綢之路”稱法的是( )
A.李?;舴?/p>
B.斯文·赫定
C.日本NHK電視臺
D.甘肅省歌舞團
正確答案:李?;舴?/p>
2、以絲綢為主要貿易品主要在中國古代什么時期( )
A.漢唐時期
B.晚唐五代時期
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
正確答案:漢唐時期
3、狹義“絲綢之路”主要是指我們今天通常所說的( )
A.海上絲綢之路
B.草原絲綢之路
C.高原絲綢之路
D.綠洲絲綢之路
正確答案:綠洲絲綢之路
4、絲綢之路存在的地理環境基礎是( )
A.①春播 ②稻麥一年兩熟
B.①越冬 ②稻麥一年兩熟
C.①越冬 ② 稻麥兩年三熟
D.①夏播 ②雙季稻
正確答案:①越冬 ②稻麥一年兩熟
4、中國歷史時期南方一年兩熟制,主要實行稻麥輪作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5、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從北方移向江南是對亞熱帶水鄉農業全面開發過程,北方南下移民參與所有農業活動的同時,并成為水稻插秧與稻麥復種兩項技術的隱山攜帶者與推廣者,這兩項技術結束了江南地區火耕水耨的粗放農業,并將土地利用率從___提升至__,又提升至__。
A.25%,50%,100%
B.50%,100%,200%
C.100%,150%,200%
正確答案:50%,100%,200%
1、中國古人談到軍事問題,提出“_①”,具有_②__與_③_兩項地理特征。
A.①根據地 ② 良好的交通道路 ③人口眾多
B.①根本之地 ② 易守難攻的地理形勢 ③天府之國的物產
C.① 戰略基地 ② 天險 ③ 豐富的物產
D.①起事之地 ② 平原 ③ 天險
正確答案:①根本之地 ② 易守難攻的地理形勢 ③天府之國的物產
2、秦漢以前“關東”,指___以東地區。
A.崤關
B.函谷關
C.山海關
D.武關
正確答案:函谷關
3、關中地區被古人稱為①,由于這里土壤肥沃,被張良稱為②__。
超星爾雅學習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下(復旦大學)》2023章節測試答案
1.1中國人口的來源
1、關于中國人口的來源,機械增長是指()。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結果
B、外地人口遷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結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遷出的結果
D、外地人口遷入和本地人廳伏口遷出的結果
正確答案:D
2、根據記載,中國古代的人曾遷往()。
A、日本
B、東南亞
C、歐洲
D、美洲
正確答案:ABCD
3、歷史上,()曾遷入古代中國的中原地區或今天中國范圍。
A、回鶻
B、高麗
C、契丹
D、昭武九姓
正確答案:ABCD
4、關于中國人口來源的基本觀點,“外來說”一派認為今天的世界人口來源于南美洲。()
正確答案:X
5、根據記載,公元前2世磨伏滑紀左右,烏孫、月支等南遷。()
正確答案:X
1.2人口與戶口
1、中國歷代實際人口與戶籍人口對比情況是()。
A、實際人口大于戶籍人口
B、戶籍人口大于實際人口
C、實際人口和戶籍人口相當
D、實際人口長期是戶籍人口的兩倍
正確答案:A
2、在中國歷史時期,調查戶口主要是為了()。
A、兵役
B、徭役
C、征收賦稅
D、劃分土地
正確答案:ABC
3、中國歷史上真正符合現代意義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現在清朝末年。()
正確答案:√
4、中國古代,兵役制度對戶籍登記的影響最大。
智慧樹知到【中國歷史地理(北京大學)》2023章節測試答案
緒論
1、中國歷史時期的疆域包括:
A、領海
B、領空
C、具有主權的島嶼
D、大陸疆土
正確答案:D
2、歷史時期中國的版圖是以明朝的疆域和版圖為基礎的。
正確答案:X
3、羅塞塔碑上有以下哪幾種文字:
A、拉丁文
B、古希臘文
C、古埃及文
D、阿拉伯文
正確答案:BC
4、歷史上的中國,是一個文化之地,代表的空間是中間之地。
正確答案:√
5、20世紀30年代顧頡剛先生創辦了(①)與(②),成為現代歷史地理專業的開端。
A、①地理學會②地理學報
B、①禹貢學會②《禹貢》半月刊
C、①禹貢學會②地學雜志
D、①地理學會②地理研究
正確答案:B
6、侯仁之先生認為歷史地理研究()的地理。
A、今天、明天
B、現在
C、昨天、前天
D、未來
正拿段敬確答案:C
第一章測試
1、疆域是在歷史進程中,經過多次境域伸縮與多民族融合形成的政治領屬空間
正確答案:√
2、法國人儒勒·格魯塞在他的名著《草原帝國》中清楚地指出:“乾隆皇帝對伊犁河流域和喀什葛爾的吞并,標志著實現了中國自班超時代以來的十八個世紀中實行的亞洲政策所追隨的目標,既定居民族對游牧民族,農耕地區對草原的還擊。
正確答案:√
3、中國疆域變遷的歷史進程中,無論疆土局限在農耕區之內,還是邁出農牧交錯帶向非農業區域延伸,民族之間的交融始終貫穿其中,因此疆域既是歷史產物,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結果,并非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功績
正確答案消慎:√
4、“中國”一詞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代表,從1689年
A、中俄《北京條約》開始
B、中俄《尼布楚條約》開始
C、中俄《璦琿條約》開始
正確答案:B
5、“中國”兩字最早出現在()中
A、《尼布楚條約》
B、《禹貢》
C、何尊
D、甲燃笑骨文
正確答案:C
6、(①)不僅僅是一條自然界限,也是一條人類生產方式的界限,這條界限以東以南以(②)為主,這條界限以西以北以()③()為主。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地理智慧樹答案的全部內容,1、2017年一帶一路峰會,習近平主席報告中提到14世紀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到過中國___港。A.廣州 B.泉州 C.揚州 D.南京 正確答案:泉州 2、歷史時期“一帶一路”是中國通向域外的兩條主要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