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音樂的異同?1、音列的不同調 東方音樂主要是五聲調式,宮、商、角、徵、羽,清音多。西方音樂主要是用的大小是七聲,1、2、3、4、5、6、7,其中4、7是兩個半音,所以出現濁音。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是兩個大的概念范疇,那么,中西方音樂的異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中西方樂器區別:
中國樂器常見的有古琴、笛子、二胡、古箏之類,選材主要以土木金石等自然材質為主廳迅,中國古代的八音就是按照樂器的材質歸類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這八種;西方樂器的特點也比較顯而易見,更多的融合了機械制造的因素在里面,材質以金屬、塑料等工業制品為主,比如鋼肆吵琴、小提琴、架子鼓等。
一句話,中國樂器讓胎兒感受自然美;而西方樂器則讓孩子接受現代美,都是對胎兒審美、思維能力的提升。
2.兩者調式的區別:
中國樂曲是宮商角徵羽五音劃分,而西方音樂則是我們熟知的1234567,中國典籍記載,五音可以應五臟,動五情,也就是說在身體和心靈兩方面給胎兒影響,提高孩子健康指數,進一步提升情商和智商;西方音樂形式豐富,能讓孩子的思維更具有靈活性。
3.兩者文化角度的區別:
在文化角度來說,西方音樂強調自我的表達,而中國傳統音樂則更注重整體的和諧。因此,長久以來積存在中國人骨子里的中華文明基因讓扮雹此中國人更容易對國樂產生認同感,也就更加容易接受音樂對身體和大腦以及情緒的調節作用。
總之,中西方胎教音樂各有優勢,選擇自己適合的才是好的,中國的胎教音樂我建議你聽--家和國樂,中國五行音樂效果很不錯的。
1、性質上的區別:
東方音樂好像用線條畫出的國畫,如果沒有輪廓(旋律)則不成其為音樂,但和聲是可有可無的。所以從未接觸東州大跡方音樂的西方人聽東方音樂“如同飄在空中的線”,而從未接觸西方音樂的東方人則覺得西方音樂如同“混雜的噪聲”。
2、起源上的區別:
中國音樂,文獻一般追溯到黃帝時代,據考古發現,中國音樂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華民族冊并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的音樂文化。中國音樂仿碼曾經對中國周邊地區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西方音樂實際上是從十六世紀末開始,尤其是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這一期間,音樂史上稱為巴洛克時期。西方古典音樂有理論,有規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響文獻,易于流傳;著重美學及功能性,故此比較客觀。
擴展資料
在中國音樂理論話語體系中,“理論”是核心詞,“中國音樂”是修飾“理論”的,而“話語體系”則是“理論”及其知識體系借助語言進行表達的方式。
要建立“中國音樂理論話語體系”,首先要厘清中國傳統音樂的基本樂理。
音樂以聲音為媒介,在聲音的四個物理特征中,音高和音長更重要,是各種基本樂理研究的重點。
音高包括樂音、樂音體系、律制、音階、調高、調式、調型等方面的問題,而音長則包括拍、節奏、節拍、速度等方面的問題。
東西方音樂最大的不同就是音列的不同
調東方音樂主要是五聲調式,宮、商、角、徵、羽,清音多。西方音樂主要是用的大小是七聲,1、2、3、4、5、6、7,其中4、斗困7是兩個半音,所以出現濁音。
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是兩個大的概念范疇,東方音樂包括很多國家的音樂,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好多別的東方國家的音樂,不同國家的音樂由于調式構成的不同,在聽覺上有很不同的地域特色;西方音樂也包含了很多國家的音樂,來自德奧、法國等不同國度的音樂各有不同。別說是東西方有差別,就是同一個國家不同省份、不同少數民族的音樂有時也大相徑庭,這也就是風格的不同。所以判襲,不是一兩句話能說的清楚的。不過大致的說,中國傳統音樂主要以五聲調式為基礎,西方以大小調為基礎,中國傳統音樂比較質樸。西方音樂色彩變幻多,不過都不是絕對的,不同國度也有相似的音樂。音樂是在世界各地是相通的,是無國界的,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
這個要說是說不完的,掘銷兄你出本書都說不完,你可以去圖書館看看,或者在網上多找點資料
這里要羅列的實在太多了~~~~
滿意請采納,還有不懂給我留言
1、音列的不同調
東方音樂主要是五聲調式,宮、商、角、徵、羽,清音多。西方音樂主要是用的大小是七聲,1、2、3、4、5、6、7,其中4、7是兩個半音,所以出現濁音。
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是兩個大的概念范疇,東方音樂包括很多國家的音樂,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好多別的東方國家的音樂,不同手伏判國家的音樂由于調式構成的不同,在聽覺上有很不同的地域特色;西方音樂也包含了很多國家的音樂,來自德奧、法國等不同國度的音樂各有不同。
別說是東西方有差別,就是同一個國家不同省份、不同少數民族的音樂有時也大相徑庭,這也就是風格的不同。
中國傳統音樂主要以五聲調式為基礎,西方以大小調為基礎,中國傳統音樂比較質樸。西方音樂色彩變幻多,不過都不是絕對的,不同國度也有相似的音樂。
音樂是在世界各地是相通的,是無國界的,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
2、古典音樂差異
技術層面上西方古典音樂有理論,有規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響文獻,易于流傳;而中國傳統音樂,沒有一套完備的作曲理論與法則,較易失傳。中國傳統音樂以線條為主,而西方古典音樂更講究和聲。
中國傳統音樂注重氣息,而西方古典畢改音樂更講究節奏。兩者技術方面的最大不同在于音色與演奏方法。 藝術層面上中國傳統音樂主要表達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并且講求悟性慧根,因此比較主觀。
1、音列的不同調
東方音樂主要是五聲調式,宮、商、角、徵、羽,清音多。西方音樂主要是用的大小是七聲,1、2、3、4、5、6、7,其中4、7是兩個半音,所以出現濁音。
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是兩個大的概念范疇,東方音樂包括很多國家的音樂,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好多別的東方國家的音樂,不同國家的音樂由于調式構成的不同,在聽覺上有很不同的地域特色;西方音樂也包含了很多國家的音樂,來自德奧、法國等不同國度的音樂各有不同。
2、流行音樂差異
國內流行音樂市場存在的流行誤區。我們的國內流行聲樂停留在非常非常淺表的聲樂虛動,這類流行聲樂波段的最大特性就是波度低糜,脈動平實。
從深層說就是要通過數次的神經脈動磨合,才能在記憶神經里對這類聲波的脈動波進行強迫式接納。所以這類流行聲樂波命名為‘神經被動式脈動聲樂波’。
西方的流行樂:西方流行樂它最大的聲樂特性就是聲樂波與人的神經傳導相接近,當我們在那種聲樂中呆久時,我們就難免跟著那種聲樂來調整我們自身的神經動感節奏,也就難免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來。所以這種聲樂波命名為‘神經強迫式脈動聲樂波’。
3、兩者的古典音樂不同
中國傳統音樂注重呼吸,西方古典音樂注重節奏。兩者在技術上的最大差異在于音調和演奏方式。
以上就是中西方音樂的異同的全部內容,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好多別的東方國家的音樂,不同國家的音樂由于調式構成的不同,在聽覺上有很不同的地域特色;西方音樂也包含了很多國家的音樂,來自德奧、法國等不同國度的音樂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