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物理壓強?八年級下冊物理第九章《壓強》。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符號為p(pressure)。壓強用來表示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那么,八年級下冊物理壓強?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八年級下冊物理第九章《壓強》。
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符號為p(pressure)。壓強用來表示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有:在辯亂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顫備況下增大受力面積。
八年級物理壓強的知識:
⑴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⑵ 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B、特例:對于放在桌子上的直茄灶毀柱體(如:圓柱體、正方體、長放體等)對桌面的壓強p=ρgh。
⑷ 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 。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 。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大氣壓強》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教案欄目。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大氣壓強》教案
教學目標
1.知道大氣壓的變化規律;
2.能舉例說明 大氣壓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科學眼光發現大氣壓強的存在的事例。
難點:理解大氣壓強的應用及變化過程分析。
教學過程
一、大氣壓的變化規律
●自主預習
閱讀課本第41、42面頁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測量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常見的氣壓計有金屬盒氣壓計和水銀氣壓計冊知握,它們各自有什么優缺點?
2.大氣壓的特點:
觀察上圖,總結大氣壓強變化的特點:
(1)特點: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州慶強,且空氣中某點向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都相等。大氣壓隨海拔高度增加而減小,且大氣壓的值與氣溫的變化有關。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氣壓變化規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內,每上升10米,大氣壓大約降低100Pa.
●小組討論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第41面圖9.3-4“無液氣壓計”中的甲圖,完成以下問題:
①表盤上的兩行數字的單位分別是什么?
②請你讀出此時的壓強值是多少?
2.海平面附近的氣壓(1標準氣壓)約為105Pa,海拔高度越高,大氣壓越低.
●教師點撥[]
1.天氣和季節變化也會影響大氣壓的變化,冬季氣壓比夏季高,晴天氣壓比陰天高;
2.登山用的高度計的實質也是氣壓計。
【 #課件#導語】傳統的教學手段枯燥無味,沒有直觀的形態供學生了解。有了課件教學,使古板變生動了,抽象變形象了,深奧變淺顯了,沉悶變愉悅了。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的使學生理解其意義。下面就是 考 網為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課件,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1.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課件:摩擦力
教學目標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產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
3.知道摩擦的利與弊。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返悉派應用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設計探究實驗。
教學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推桌子前進時很費力,為什么?
(二)新課學習
實驗:學生將手掌放在桌面滑動,腳在地板上來回擦動等。我們的手、腳運動受到阻礙的現象叫摩擦現象,這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兩物體要相互接觸,摩擦力只能發生在接觸面上;
兩物體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
兩物體之間要有壓力。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你認為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請同學大膽猜想。
猜想一:與壓力大小有關(可能有同學會提出與重力有關,可舉把黑板擦壓到黑板上所受摩擦力與重力無關來引導學生找到壓力影響摩擦)
猜想二: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猜想三:與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猜想四:與運動速度有關
針對學生的猜想設計實驗并進行驗證得出結論。
該是對八年級物理下冊壓強與壓力兩個物理量的深入分析,希運碼望兆悄褲讀者朋友能領會的精粹,提高自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能力。同時提高自己的解族簡題水平,取得好成績。
壓強
⒈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單位:牛(N)。
壓力產生的效果用壓強大小表示,跟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壓強單位:牛/米2;專門名稱: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積,兩物體接觸的公共部分;單位:米2。】
改變壓強大小方法:①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②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⒉液體內部壓強:【測量液體內部壓強:使用液體壓強計(U型管壓強計)。】
產生原因:由于液體有重力,對容器底產生壓強;由于液體流動性,對器壁產生壓強。
規律:①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上壓強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壓強也越大③不同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大的,壓強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體某點的豎直高度。]
公式:P=ρgh
h:單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氣壓強:大氣受到重力作用產生壓強,證明大氣壓存在且很大的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測定大氣壓強數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管傾斜后,水銀柱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1個標準大氣壓=76厘米水銀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盒式氣壓計)。
以上就是八年級下冊物理壓強的全部內容,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壓強》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壓力,什么是物體的受力面積。(2)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3)了解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