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2019順義高三語文一模 2018順義一模高三化學答案 2017高三順義一模數學 2018順義一模化學高三 2019順義高三化學一模
碳的還原性
1.與氧氣反應(燃燒)
2.與SiO2高溫反應(工業應用:制硅單質)
3.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如氧化銅配孫、氧化鐵(冶煉鐵用焦炭,實際的段賣梁還原劑主要是什么(CO)?)
4.被熱的濃硫酸氧化
5.被熱握運的濃硝酸氧化
6.高溫下被二氧化碳氧化。
7.高溫下被水氧化生成水煤氣。
I-、Fe2+、I2三種粒子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I-____>___Fe2+_____>_____I2___;
0.1mol的氯氣氧化I-,0.02mol的氯氣氧化了0.04mol的Fe2+,生成0.04mol的Fe3+,還剩余0.06mol的Fe2+,
6Cl2 + 5FeI2 = 5I2 + 3FeCl2 + 2FeCl3
由圖可知,Fe2+的物質的量=0.1mol,則褲輪弊I-的物質的量=0.2mol。
氯氣為氧化劑,得電子,而Fe2+和I-為還原劑,失電胡族子桐殲
Fe2+變為Fe3+失去一個電子,則失去電子的物質的量=0.1X1 mol
I-變為I2失去一個電子,則失去電子的物質的量=(0.2-x)X1 mol
I-變為IO3-失去六個電子,則失去電子的物質的量=x X 6 mol
Cl2得2個電子變為2Cl-,則氯離子的物質的量=得到電子的量= 8x mol
電子得失守恒:0.1X1 + (0.2-x)X1 + x X 6= 8x
1.化學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地溝油”經過加工處理后,可以用來制肥皂
B“亞硝酸鹽”可作某些食品的添加劑
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DSO2用作食品增白劑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2.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遇到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Na+ 、NH4+ 、K+ 、NO-3
B遇[Fe(CN)6]3-產生藍色沉淀的溶液:Ca2+ 、Cl- 、ClO- 、Fe3+
C水電離出的c(OH- )=1×10-12 mol/L的溶液:S2O3- 、Cl- 、NO3- 、Na+
D與鋁反應產生大量氫氣的溶液:Ba2+ 、HCO3- 、I- 、Fe3+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3.下列事實及解釋的化學(或離子)方程式均正確的是()
A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 ,可添加難溶電解質MnS除去:Cu2+ +S2- =CuS↓
B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是因為:SiO2+2OH- =SiO2-3+H2O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遲歲量氯氣:2Fe+2Br- +2Cl2==2Fe3+ +Br2+4Cl-
D向氨水中滴入少量飽和氯化鐵溶液制各Fe(OH)3膠體:Fe3+ +3NH3·H2O==Fe(OH)3(膠體)+3NH4+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4
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0.3 mol·L-1 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O-3數目為0.3NA
B常溫常壓下,5.6gC2H4和C3H6的混合氣體中含氫原子數為0.9NA
C將標準狀況下11.2L的Cl2通入足量水中,轉移的電子總數為0.5NA
D一定量的Fe與含1 mol HNO3的稀硝酸恰好反應,則被還原的氮原子數小于NA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5.用下列裝置能達到有關實驗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用甲圖裝置灼燒海帶成海帶 灰
B用乙圖裝置實驗室制氨氣
C用丙圖裝置可制得金屬錳
D用丁圖裝置驗證NaHCO3和Na2CO3的穩定性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6
6.分子式為C10H18的烴中,含有六元環、核磁共振氫譜有碼頃睜兩個吸收峰且不能使溴水褪色的分子結構(不考慮立體異構)有
A1種B2種C3種D4種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7.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①液態HF中存在氫鍵,所以其分子比HCl更穩定
②將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③可用濃氨水檢驗輸送氯氣的管道是否有泄漏
④在Fe(NO3)2溶液中通入過量碘化氫氣體,最終Fe2+ 被氧化為Fe3+
⑤將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硅酸鈉溶液中,然后加熱蒸干,再在高溫下充分灼燒最后得到的固體為碳酸鈉和二氧化硅。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簡答題(綜合題) 本大題共58分。簡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8
(16分)硫元素具有廣泛的應用。
8.S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一定條件下,硫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X可組成兩種常見的化合物,則X是_________,兩種化合物均含有的化學鍵為_________
9.煅燒黃鐵礦(FeS2)的原理為:4FeS2+11O2==2Fe2O3+8SO2。該反應中氧化劑和氧化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產生的SO2可用FeCl3溶液吸收,該反應的離子方程乎散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過二硫酸鈉(Na2S2O8)在較高溫度完全分解,1mol Na2S2O8分解生成1mol焦硫酸鈉和標況下11.2L O2,則焦硫酸鈉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Na2S2O8溶液可降解有機污染物4-CP。 原因是Na2S2O8溶液在一定條件下可產生強氧化性自由基(SO- 4·),通過測定4-CP降解率可判斷Na2S2O8溶液產生SO- 4·,的量。某研究小組設計實驗探究了溶液酸堿性、Fe2+ 的濃度對產生SO- 4的影響。
①溶液酸堿性的影響:已知S2O82- +H+ =SO- 4·+HSO- 4,由此判斷,溶液酸性增強,降解4-CP的效果___________(填“越好”、“越差”或”無影響”)
②Fe2+ 濃度的影響:相同條件下,將不同濃度FeSO4溶液分別加入c(4-CP)=1.56×10-4 mol·L-1 、c(Na2S2O8)=3.12×10-3 mol·L-1 的混合溶液中。反應240 min后測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已知:S2O82- +Fe2+ = SO- 4·+SO2- 4+Fe3+ 。則由圖示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A反應開始一段時間內,4-CP降解率隨Fe2+ 濃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是Fe2+ 能使Na2S2O8產生更多的SO- 4·
BFe2+ 是4-CP降解反應的催化劑
C當c(Fe2+ )過大時,4-CP降解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Fe2+ 會與SO- 4·發生反應,消耗部分SO- 4·
D4-CP降解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生成的Fe3+ 水解使溶液的酸性增強,不利于降解反應的進行③當c(Fe2+ )=3.2×10-3 mol·L-1 時,4-CP降解的降解率為_________,4-CP降解平均反應速率的計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值: 1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9
(14分)鋁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2.鋁屬于活潑金屬卻能在空氣中穩定存在,原因是(用化學用語及相關文字說明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實驗能比較鎂和鋁的金屬性強弱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測定鎂和鋁的導電性強弱
b.測定等物質的量濃度的Al2(SO4)3和MgSO4溶液的pH
c.向0.1 mol/LAlCl3和0.1 mol/L MgCl2中加過量NaOH溶液
14.冶煉金屬鋁時,用石墨做電極電解熔融_______(填化學式),液態鋁在______(填“陰”或“陽”)極得到。
15.AlCl3與NaN3在高溫下反應可制得高溫AlCl3與NaN3在高溫下反應可制得高溫結構陶瓷氮化鋁(AlN),且生成N2。NaN3晶體中陰、陽離子個數比為______,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16.聚合鋁(PAC)是一種新型高效的無機高分子絮凝劑,廣泛用于水的處理。用鋁灰、鋁土礦、鋁渣等為原料(主要成分為Al、Al2O3)可制取聚合鋁。實驗步驟如下:
①寫出酸溶過程中發生的非氧化還原反應的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聚合鋁(PAC)的分子式為m,聚合鋁中OH- 與Al3+ 的比值對凈水效果有很大影響,定義鹽基度B=n(OH- )/3n(Al3+ ),當B=2/3時,b=________(填入合適數字)。
③制取聚合鋁的方法有多種,若將步驟I后的溶液pH直接調制4.2—4.5時,將在過程II發生聚合而得到某種聚合鋁Alm(OH)nCl3m-n,寫出生成該聚合鋁的離子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值: 14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0
(13分)四氯化錫是無色液體,熔點-33℃,沸點114℃。氯氣與金屬錫在加熱時反應可以用來制備SnCl4,SnCl4極易水解,在潮濕的空氣中發煙。實驗室可以通過下圖裝置制備少量SnCl4(夾持裝置略)。
17儀器C的名稱為_________;
蒸餾燒瓶
18.裝置I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裝置II中的試劑為_________,裝置VII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若省掉裝置III,在IV中除生成SnCl4外,還會生成的含錫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21.IV中加熱的作用之一是促進氯氣與錫粉反應,加熱的另一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若IV中用去錫粉11.9g,反應后,Ⅵ中錐形瓶里收集到23.8g SnCl4,則SnCl4的產率為_______。
分值: 1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1
選做一-有機化學基礎(15分)
芳香化合物A是一種基本化工原料,可以從煤和石油中得到。OPA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中間體。A、B、C、D、E、F和OPA的轉化關系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23.A的化學名稱是__________
24.由A生成B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在該反應的副產物中,與B互為同分異構體的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寫出C所有可能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6.D(鄰苯二甲酸二乙酯)是一種增塑劑。請用A以及不超過兩個碳的有機物及合適的無機試劑為原料,經兩步反應合成D。則D的合成路線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如下:
27.OPA經中間體E可合成一種聚酯類高分子化合物F,由E合成F發生反應的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28.芳香化合物G是E的同分異構體,G分子中含有酯基和醚鍵且可以發生銀鏡反應,寫出G可能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兩種)
11 第(1)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鄰二甲苯或1、2--二甲苯
解析
A和溴發生取代反應生成B,根據B的結構簡式知,A的結構簡式為:化學名稱是鄰二甲苯或1、2--二甲苯
故答案為鄰二甲苯或1、2--二甲苯
考查方向
有機物推斷和物質的命名
解題思路
A和溴發生取代反應生成B,根據B的結構簡式知,A的結構簡式為: 化學名稱是鄰二甲苯或1、2--二甲苯
易錯點
不能準確推斷有機物的結構致錯
11 第(2)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取代反應
解析
鄰二甲苯和溴發生取代反應生成B,鄰二甲苯的甲基上氫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代烴,在該反應的副產物中,與B互為同分異構體的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取代反應,
考查方向
有機化學反應類型和結構簡式
解題思路
鄰二甲苯和溴發生取代反應生成B,鄰二甲苯的甲基上氫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代烴,在該反應的副產物中,與B互為同分異構體的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
易錯點
不能根據反應特點判斷反應類型致錯
11 第(3)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解析
在溴化鐵作催化劑條件下,鄰二甲苯和溴發生苯環上的取代反應,取代位置為甲基的鄰、對位,所以C可能的結構簡式為:
故答案為:
考查方向
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解題思路
在溴化鐵作催化劑條件下,鄰二甲苯和溴發生苯環上的取代反應,取代位置為甲基的鄰、對位,所以C可能的結構簡式為:
易錯點
沒有掌握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規律致錯
11 第(4)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解析
酸性條件下,鄰二甲苯被高錳酸鉀氧化生成鄰苯二甲酸,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鄰苯二甲酸和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鄰苯二甲酸二乙酯,故答案為:
考查方向
有機物合成路線流程的考查
解題思路
酸性條件下,鄰二甲苯被高錳酸鉀氧化生成鄰苯二甲酸,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鄰苯二甲酸和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鄰苯二甲酸二乙酯,
易錯點
不能熟練掌握有機物的轉化關系致錯
11 第(5)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羥基、羧基
解析
OPA的化學名稱是鄰苯二甲醛,中間體E是羥基羧酸,所以含有羥基、羧基,E發生縮聚反應生成F,該反應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羥基、羧基,
考查方向
官能團的名稱和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解題思路
OPA的化學名稱是鄰苯二甲醛,中間體E是羥基羧酸,所以含有羥基、羧基,E發生縮聚反應生成F,該反應方程式為:
易錯點
沒有掌握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要求致錯
11 第(6)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解析
E的結構簡式為
,芳香化合物G是E的同分異構體,G分子中含有醛基、酯基和醚基三種含氧官能團,則G的結構簡式可能為:
故答案為:
考查方向
限定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的書寫和判斷
解題思路
E的結構簡式為
芳香化合物G是E的同分異構體,G分子中含有醛基、酯基和醚基三種含氧官能團,則G的結構簡式可能為:
易錯點
不能準確掌握限定條件致錯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6O和18O互為同位素
B漂粉精、液氯、干冰均為混合物
C稀硫酸、氨水均為電解質
D溶于水能電離出H+ 的物質一定是酸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3.右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關系正確族旁的是()
A還原性:Se2->S2->Cl-
B熱穩定性:HCl>H2Se>HBr
C原子半徑:Se>Cl>S
D酸性:HBrO4>HClO4>H2SO4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檸檬雖然酸味較濃,但屬于堿性食物
B向煤中加入適量的石灰石,可以減少燃燒產物中SO2的量
C氧化鋁是冶煉金屬鋁的原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耐火材料
D石英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可以制成光電池,將光能直接轉化成電能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4
5.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mol Na2O2固體中含有O22- 2 NA
B常溫常壓下,3.2 g CH4中含有電子2 NA
C標準狀況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分子0.5NA
D100 m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CH3COOH分子0.1 NA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6.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用電子式表示HCl的形成過程:
B中的原子核內的中子數與核外電子數之差是99
C在空氣中加熱金屬兆行橡鋰:
D鋁熱法煉鐵: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6
7.在pH=13的無色溶液中,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a+、HCO3- 、NO3-
BNa+、NH4+、NO3-、Cl-
C K+、Na+、NO3-、Br -
DK+、Cu2+、Cl-、SO42-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8.向某無色溶液中分別進行下列操作,所得現象和結論正確的是()
A加入氨水,產生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存在Al3+
B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存在Cl-
C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產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證明原溶液中存在NH4+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8
10.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Cu(OH)2中加入硫酸:OH- + H+ === H2O
B鈉加入水中:Na+ 2H2O=== Na+ + 2OH- + H2↑
CFeSO4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 + 4H+ + NO3- === 3Fe3+ + 2H2O + NO↑
DAl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2Al3+ + 3SO42-+ 3Ba2+ + 6OH-=== 2Al(OH)3↓ + 3BaSO4↓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9
11.下列物質間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②④B③④C①④D①②③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0
13.已知下列實驗事實:
① Cr2O3固體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
② 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
③ 將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變藍。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為+3價
B實驗①證明Cr2O3是兩性氧化物
C實驗②證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D實驗③證明氧化性:Cr2O72- > I2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1
14.綠原酸的結構簡式如圖,下列有關綠原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分子式為C16H18O9
B能與Na2CO3反應
C能發生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
D0.1 mol綠原酸最多與0.8 mol NaOH反應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2
15.第ⅠA族的X、Y、Z三種金屬元素, 其原子半X>Y>Z,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價氧化物水化物的堿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XOH>YOH>ZOH
B金屬性X>Y>Z
C陽離子的氧化性按X、Y、帶滑Z的順序由強到弱
D與水反應按X、Y、Z的順序由強到弱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填空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橫線上。
13
2.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4
9.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下列對實驗現象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5
12.下列圖中的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簡答題(綜合題) 本大題共55分。簡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
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之比為1:2, 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之和為20,W和R是同周期相鄰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請回答下列問題:
16.元素X的價氧化物的電子式為;元素Z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17.單質銅和元素Y的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稀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8.元素W位于周期表的第族,其非金屬性比元素R弱,用原子結構的知識解釋原因。
19.R的一種氧化物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工業上用Y的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做其吸收劑,寫出吸收劑與足量該氧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0.Y和Z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電子元件。工業上用Z的氧化物、X單質和Y單質在高溫下制備ZY,其中Z的氧化物和X單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分值: 11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7
自然界中氮元素有多種存在形式。
21.合成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2.NH3在一定條件下可被氧化。
已知:ⅰ.4NH3(g)+3O2(g)=2N2(g)+6H2O(g) ΔH=﹣1269 kJ/mol
ⅱ.
① 斷開1 mol H-O 鍵與斷開 1 mol H-N 鍵所需能量相差約______kJ;
② H-O 鍵比H-N鍵(填“強”或“弱”)______。
23. 右圖是某壓強下, N2與H2按體積比1: 3投料時,反應混合物中氨的體積分數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其中一條是經過一定時間反應后的曲線,另一條是平衡時的曲線。
① 圖中b點,U(正)______ U(逆)。(填“>”、“=”或“<”)
② 圖中a點,容器內氣體n(N2):n(NH3)=。
24.水中的氨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被氧化為亞硝酸,其化學方程式是。
25.電解法能將堿性溶液中的NO2-轉化為N2而除去,其電極反應式是。
分值: 10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8
某實驗小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質,發現實驗室里盛放兩種固體的試劑瓶丟失了標簽。于是,他們先對固體A、B進行鑒別,再通過實驗進行性質探究。
26.分別加熱固體A、B,發現固體A受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A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27.稱取兩種固體各2 g,分別加入兩個小燒杯中,再各加10 mL 蒸餾水,振蕩,測量溫度變化;待固體充分溶解,恢復至室溫,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 發現Na2CO3固體完全溶解,而NaHCO3固體有剩余,由此得出結論。
② 同學們在兩燒杯中還觀察到以下現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燒杯中出現的現象是(填字母序號)。
(a).溶液溫度下降
(b).溶液溫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淺紅色
(d).滴入酚酞后呈紅色
28.如圖所示,在氣密性良好的裝置I和II中分別放入藥品,將氣球內的固體同時倒入試管中。
① 兩試管中均產生氣體,(填“I”或“II”)的反應程度更為劇烈。
② 反應結束后,氣球均有膨脹,恢復至室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裝置I的氣球體積較大
(b).裝置II的氣球體積較大
(c).生成氣體的體積根據鹽酸計算
(d).生成氣體的體積根據固體計算
29.同學們將兩種固體分別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設計如下方案并對反應現象做出預測:
實施實驗后,發現操作2的現象與預測有差異:產生白色沉淀和氣體。則該條件下,NaHCO3溶液與CaCl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9
某工廠的廢金屬屑中主要成分為Cu、Fe和Al,此外還含有少量Al2O3和Fe2O3,該廠用上述廢金屬屑制取新型高效水處理劑Na2FeO4(高鐵酸鈉)等產品,過程如下:
I. 向廢金屬屑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II. 向I所得固體中加入過量稀H2SO4,充分反應后過濾;
III. 向II所得固體中繼續加入熱的稀H2SO4,同時不斷鼓入空氣,固體溶解得CuSO4溶液;
IV. ……
30.步驟I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1.步驟II所得的濾液中加入KSCN溶液無明顯現象,表明濾液中不存在Fe3+,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其可能的原因。
32.步驟III獲得CuSO4溶液的離子方程式為。
33.步驟II所得濾液經進一步處理可制得Na2FeO4,流程如下:
① 測得濾液中c(Fe2+) 為a mol·L-1,若要處理1 m3濾液,理論上需要消耗25 % 的H2O2溶液_________kg(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
② 寫出由Fe(OH)3制取Na2FeO4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0
某校化學實驗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在實驗室制備Cl2的過程中有水蒸氣和HCl揮發出來,同時證明氯氣的某些性質,甲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支撐用的鐵架臺省略),按要求回答問題。
34.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氣的正確組合是________。
① MnO2和濃鹽酸混合共熱② KMnO4和濃鹽酸混合③ 次氯酸鈉和濃鹽酸混合 ④ K2Cr2O7和濃鹽酸混合 ⑤ KClO3和濃鹽酸混合
A① ② ⑤B② ④ ⑤C① ② ④D全部可以
35.若用含有0.2 mol HCl的濃鹽酸與足量的MnO2反應制取Cl2,制得的Cl2體積(標準狀況下)總是小于1.12 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① 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裝置D和E出現的不同現象說明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 裝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寫出裝置G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有缺陷,不能確保最終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氣體只有一種。為了確保實驗結論的可靠性,證明最終通入AgNO3溶液的氣體只有一種,乙同學提出在某兩個裝置之間再加一個裝置。你認為裝置應加在________與________之間(填裝置字母序號),裝置中應放________________試劑。
20 第(1)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D
解析
① MnO2和濃鹽酸混合共熱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
② KMnO4和濃鹽酸混合常溫下反應生成氯化鉀、氯化錳、氯氣和水,
③ 次氯酸鈉和濃鹽酸混合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氣,
④ K2Cr2O7和濃鹽酸混合反應生成氯化鉀、氯化鉻、氯氣和水,
故答案為:D;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實驗室制取氯氣的方法。
解題思路
利用強氧化劑氧化氯離子生成氯氣。
易錯點
本題考查實驗室制取氯氣的方法,題目難度不大,注意相關實驗基礎知識的積累。
20 第(2)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濃鹽酸隨著反應的進行濃度逐漸降低,最終變為稀鹽酸,反應不再產生氯氣
解析
濃鹽酸與足量MnO2反應制取Cl2,反應需要加熱,氯化氫易揮發,反應消化氯化氫,隨反應的不斷進行濃鹽酸的濃度逐漸變稀,稀鹽酸不反應不與MnO2反應,
故答案為:濃鹽酸隨著反應的進行濃度逐漸降低,最終變為稀鹽酸,反應不再產生氯氣;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的條件和限度。
解題思路
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與稀鹽酸不反應;
易錯點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的條件和限度,題目難度不大,濃鹽酸的濃度逐漸變稀,稀鹽酸不反應不與MnO2反應。
20 第(3)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①證明有水蒸氣產生白色固體變藍色 ②氯氣無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吸收氯氣 ④ Ag++Cl-===AgCl↓
解析
① 硫酸銅吸水生成藍色硫酸銅晶體,檢驗含有水蒸氣,故答案為:證明有水蒸氣產生;白色固體變藍色;② 干燥的有色布條不褪色,說明氯氣不具有漂白性;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與次氯酸,鹽酸不具有漂白性,所以使有色布條褪色的物質是次氯酸,故次氯酸漂白性,裝置D和E出現的不同現象說明的問題是:干燥的氯氣無漂白性,潮濕的氯氣(次氯酸)有漂白性,故答案為:氯氣無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③ 用四氯化碳吸收氯氣,防止干擾F中氯化氫的檢驗,故答案為:吸收氯氣;④ 氯化氫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和硝酸,反應離子方程式為Ag++Cl-===AgCl↓,故答案為:Ag++Cl-===AgCl↓;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水蒸氣的檢驗、氯氣的性質的檢驗、尾氣的處理及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解題思路
①硫酸銅吸水生成藍色硫酸銅晶體,檢驗是否含有水蒸氣;②干燥的氯氣不能使有色物質褪色,氯氣不具有漂白性;③氯氣易溶于有機溶劑,四氯化碳吸收氯氣,防止干擾F中氯化氫的檢驗;④加入G中的氣體為氯化氫,與硝酸銀反應;
易錯點
本題考查水蒸氣的檢驗、氯氣的性質的檢驗、尾氣的處理及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題目難度不大,注意相關實驗基礎知識的積累。
20 第(4)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FG濕潤的淀粉KI試紙(或濕潤的有色布條)
解析
氯氣與水反應會生成鹽酸,干擾G中氯化氫的檢驗,故在G、F之間加一裝置,用碘化鉀淀粉試液檢驗氯氣是否被完全吸收,故答案為:G;F;濕潤的淀粉KI試紙(或濕潤的有色布條)。
考查方向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
解題思路
氯氣與水反應會生成鹽酸,干擾G中氯化氫的檢驗,故在G、F之間用碘化鉀淀粉試液檢驗氯氣是否被完全吸收。
易錯點
氯氣與水反應會生成鹽酸,干擾G中氯化氫的檢驗。
(一)、反應物孝陵相對量大小影響產物舉例:
1)、多元堿與酸或多元酸與堿反應因相對量的多少有生成酸式鹽、正鹽、堿式鹽的不同
2)、磷與氯氣或O2反應,因量的比例不同而分別得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或P2O3、P2O5
3)、硫化氫燃燒因反應物量的比例不同而分別得硫單質或二氧化硫
4)、氫氧化鈣跟二氧化碳反應,因反應物量的比例不同而得碳酸鈣沉淀或碳酸氫鈣溶液
5)、碳燃燒因氧氣充足與否而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6)、鐵與判纖稀硝酸反應因鐵的過量或不足生成二價鐵鹽或三價鐵鹽
7)、鋁鹽與氫氧化鈉反應據量的不同而生成氫氧化鋁或偏鋁酸鈉
8)、偏鋁酸鈉與鹽酸反應,據量的不同而可生成氫氧化鋁或氯化鋁溶液
9)、硝酸銀溶液與氨水反應,因氨水的不足或過量而生成氧化銀沉淀或銀氨溶液
10)、碳酸鈉跟鹽酸反應,因滴加的鹽酸稀而少或過量,有生成碳酸氫鈉或二氧化碳的不同
以上7、8、9、10四條都是溶液間反應,因而有“滴加順序不同,現象不同”的實驗效果,常用
于“不用其它試劑加以鑒別”的題解.
(二)、溫度不同產物不同舉例:
11)、鈉與氧氣反應因溫度不同而產物不同(氧化鈉或過氧化鈉)
12)、乙醇與濃硫酸共熱,140℃生成物主要為乙醚,170℃主要為乙烯。
(三)、濃度不同產物不同舉例:
13)、硝酸與銅反應,因硝酸的濃度不同而還原產物不同(濃硝酸還原成NO2,稀硝酸還原成NO
(四)、催化劑不同反應不同舉例掘慎仿
14)、甲苯與氯氣反應,鐵催化時取代反應發生在苯環上,光照時取代反應發生在甲基上。
(五)溶劑不同反應不同舉例
15)、鹵代烴與氫氧化鈉的水溶液共熱發生取代反應(水解反應);與氫氧化鈉的醇溶液共熱,發生消去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