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書人教版?高中人教版的歷史書一共有六本巡修,分別是:選修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二: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選修三: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選修四: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選修五: 探索歷史的奧秘、那么,高中歷史書人教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從教材編寫體例來看,兩種教材版本都注意吸收史學最新研究成果,但相比較而言,岳麓版教材貫徹得更為徹底。
從教材結構體系上來看,兩種版本存在較大的區別,但相比較而言,岳麓版教材更為科學。
從教材的編寫內容來看,兩種版本各有千秋。
從教材特色來看,兩種版本教材都具有鮮明的特色。
必修3本(必修一,二,三),選修6本
必修1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第3課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第4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5課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探究活動課“黑暗”的西歐中世紀——歷史素材閱讀與研討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第8課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第9課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
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課鴉片戰爭
第11課太平天國運動
第12課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第13課辛亥革命
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第15課國共的十年對峙
第16課抗日戰爭
第17課解放戰爭
第五單元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18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第19課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第六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第20課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第21課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第22課祖國統一大業
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第24課開創外交新局面
第八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
第26課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第27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必修2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1發達的古代農業
2古代手工業的進步
3古代商業的發展
4古代的經濟政策
第二單元資本主義世界的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5開辟新航路
6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7第一次工業革命
8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9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10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第四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11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12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13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五單元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4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
15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
16大眾傳媒的變遷
探究活動課中國民生百年變遷
第六單元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17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8羅斯福新政
19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第七單元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20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斯大林模式”
21二戰后蘇聯的經濟改革
第八單元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22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23世界經濟的區域集團化
24世界經濟的全球化
必修3
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第1課“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2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第3課宋明理學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第二單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第5課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第6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7課啟蒙運動
第三單元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第8課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
第9課輝煌燦爛的文學
第10課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
第四單元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展歷程
第11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
第12課破解生命起源之謎
第13課從蒸汽機到互聯網
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
第15課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第六單元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第16課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第17課毛澤東思想
第18課新時期的理論探索
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科技、教育與文學藝術
第19課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20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第21課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第八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第22課文學的繁榮
第23課美術的輝煌
第24課音樂與影視藝術
新版普通高中歷史統編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歷史綱要》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經濟與社會生活》和《文化交流與傳播》3冊。
新版教材也是人教版的,人教版即人教版的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簡稱為人教版。小學到高中都有這個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數學校所用的教材。
其他教材版本都有:
1、北師大版(這個全國也都有用的,但是比人教版的受眾少多了)。
2、江蘇教育版(江蘇本省用)。
3、西南師范版(四川部分地方用)。
4、其他的地區有魯教版、外研版、粵教版、岳麓版、科教版、中地版、浙科版、牛譯版、湘教版等。
你好
人民版的是人民出版社編寫的,人教版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
兩個版本的教材體例編排、章節設置、選取內容都有好多不一樣的地方。
根據課標的要求,這兩個版本的教科書整體都采用“古今中外”合編的“模塊—專題”體例。
在這個大的體例框架內,各個版本的教科書在體例構建上又各具特色。
人教版對課標進行了一定的整合,即模塊內把古代和近現代的中西歷史按時期有限混編在一起,強調有限混編,是因為教科書雖然把某一時期中西歷史編到了一起,但是在邏輯結構和內容上卻未將中西歷史交融在一起。
人民版教科書是教育部歷史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的教科書,在體例構建上嚴格遵循課標的結構體系,先中國后西方,注重歷史的時序性。
就必修部分來看,人民版教科書與課標規定的三個學習模塊,25個學習專題的內容和順序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專題名稱上稍有改動。
從其體例安排來看,編寫者顯然主張在模塊內中外分開編寫。
但人教版的好用 理由是:我們正在學習人民版的歷史,但歷史老師說人教版的內容更翔實。
謝謝 望采納
1、必修:3本;選修:6本。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由必修課和選修課構成。
2、普通高中歷史必修課分為歷史(Ⅰ)、歷史(Ⅱ)、歷史(Ⅲ)三個學習模塊,包括25個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學習專題,分別反映人類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等領域的重要歷史內容,是全體高中學生必須學習的基本內容。
3、普通高中歷史選修課是供學生選擇的學習內容,旨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歷史視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歷史選修課分為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世界文化遺產薈萃等六個模塊。在教材編寫和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相關學習內容。
擴展資料:
一、必修課程
歷史(Ⅰ)著重反映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共有9個專題。
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了解中外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是高中歷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歷史(Ⅱ)著重反映人類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共有8個專題。
以上就是高中歷史書人教版的全部內容,人教版對課標進行了一定的整合,即模塊內把古代和近現代的中西歷史按時期有限混編在一起,強調有限混編,是因為教科書雖然把某一時期中西歷史編到了一起,但是在邏輯結構和內容上卻未將中西歷史交融在一起。